西门豹祠(西门豹祠堂)

旅游攻略051

高陵是谁的陵?

高陵是曹操的陵墓,在河南。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

高陵是曹操的陵墓。

高陵一般指安阳高陵,安阳高陵,又称曹操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薨于洛阳,灵柩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即今址)。

历史沿革:

2006年,安阳高陵被发现。

2008年12月12日至2009年12月下旬,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阳高陵进行了发掘。

2009年12月27日,经中国考古学界相关学者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安阳高陵墓主为曹操。

2010年8月21日,在苏州召开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上,曹操墓被怀疑伪造。

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曹操高陵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对其进行了进一步发掘。

2017年,河南安阳市政协委员向安阳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交提案,建议把“安阳高陵”恢复为起初的定名“曹操高陵”。

2018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安阳高陵2016—2017年度考古发现,曹操遗骸基本被确认。

建筑格局:

安阳高陵由墓道、墓门、封门墙、甬道、前后主室和四个侧室组成,是一座多墓室的大型砖室墓,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墓平面呈甲字形,坐西朝东,方向110度。斜坡墓道,墓圹平面呈前宽后窄的梯形,长18米、宽19.5米~22米。墓门宽1.95米、高3.02米,砖券顶。有石门,石门外有三层封门砖封闭。墓室为砖室,分前、后两室,并均有南北两侧室。前室近方形,四角攒尖顶;南侧室平面为长方形,弧形券顶;北侧室平面也为长方形,四角攒尖顶。后室为四角攒尖顶,南北两侧室均为弧形券顶。墓室青石铺地,四个侧室有石门封闭。

人物历史: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曹操自幼机警,既长,喜结交名士。20岁时,受州郡举荐,以“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在任期间,造五色棒悬于尉廨门上,有犯禁者,不论地位高低,皆棒杀之。后迁顿丘令,征拜议郎。东汉光和七年(184年),改任骑都尉,随皇甫嵩镇压颖州黄巾军,迁为济南相。中平六年(189年),曹操与袁绍讨伐董卓兵败。后镇压黄巾军,队伍日益壮大,于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都许县,封为大将军、武平侯。从此,曹操大权在握,号令四方,灭吕布、破袁绍,征乌桓,统一了中国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军大举南下,与孙权、刘备大战于赤壁,曹军大败。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击败了马超、韩遂,夺取了关、陇。后南攻孙权不成,形成了南北对峙局面。这时,曹操由汉中进攻刘备亦告失利,统一中国的壮志未能实现。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进为魏公,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晋封为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病逝于洛阳。其子曹丕代汉建魏后,追封为魏武帝。

是曹操的陵寝,2009年12月得到考古确认。

曹操高陵的发现与发掘,为汉魏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准确的年代标尺,为研究汉魏帝王陵寝制度和汉魏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开启了曹操及汉魏历史研究的新篇章。

曹操家训全文?

《诸儿令》

今寿春、汉中、长安,先欲使一儿各往督领之,欲择慈孝不违吾令儿,亦未知用谁也。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

曹操曾对他的夫人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曹操从孩子们小时候就制定较高的培养目标,希望他们长大都成为孙权那样的人物,决不能像刘景升的儿子那样,是无能无用的豚犬!在儿子们长大懂事后,曹操特地颁布了一道《诸儿令》,规范儿子们的行为。他提出“慈孝不违吾令”、“长大能善,必用之”、“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的用人准则,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曹操还有一篇著名的《戒子植》:“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可谓是言短而意丰,既有对自己这一生的自豪之感,亦有对儿子的谆谆期盼。

曹操家训

作者介绍:曹操(155-220年),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少机警有权术,二十岁举孝廉,征拜为议郎。东汉末,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壮大自己的势力。后起兵讨董卓。建安元年(196年),迎汉献帝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削平吕布,击灭袁术、袁绍,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刘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召集流民垦荒,整饬地方吏治,抑制豪强兼并,减轻赋税,使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善诗歌,散文风格清新质朴。有《曹操集》行世。

一、诸儿令

今寿春、汉中、长安,先欲使一儿各往督领之,欲择慈孝不违吾令,亦未知用谁也。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录自《曹操集》

【译文】

现在寿春、汉中、长安三个地方,我打算先各派一个儿子前往督率治理。想选择慈善孝顺不违背我命令的,也不知用谁好。儿子们小时候我都喜欢,长大后是好样的,我一定用他。我说一不二,不但对部属不徇私情,对儿子也不想有所偏爱。

二、诫子植

吾昔为顿丘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欤!

【译文】

我从前做顿丘县令,年龄才二十三岁。回想当时的所作所为,没有什么愧对今天的。你现在也二十三岁了,能不努力上进吗?

三、曹植私出开司马门下令

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

自临菑侯植私出,开司马门至金门,令吾异目视此儿矣。

——录自《曹操集》

【译文】

起初我认为子建是几个儿子中最能成就大事的。

自从临菑侯曹植私自外出,开司马门走至金门,使我改变对他的看法了。

四、内戒令

孤不好鲜饰严具。所用杂新皮韦笥,以黄韦缘中。遇乱无韦笥,乃作方竹严具,以帛衣粗布作里,此孤之平常所用也。

百炼利器,以辟不祥,慑服奸宄者也。

吾衣被皆十岁也,岁岁解浣补纳之耳。

今贵人位为贵人,金印蓝绂,女人爵位之极。

吏民多制文绣之服,履丝不得过绛紫金黄丝织履。前于江陵得杂采丝履,以与家,约当著尽此履,不得效作也。

孤有逆气病,常储水卧头。以铜器盛,臭恶。前以银作小方器,人不解,谓孤喜银物,今以木作。

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香薰。后诸女配国家为其香,因此得烧香,吾不好烧香,恨不遂所禁,今复禁不得烧香,其以香藏衣著身亦不得。

房室不洁,听得烧枫胶及蕙草。

——录自《曹操集》

【译文】

我不喜欢装饰漂亮的箱子。平日所用的掺杂新皮制成的箱子,用黄牛皮镶在中间。遇上战乱没有皮箱,就用方竹制成箱子,用丝帛或粗布作里子。这就是我平常所用的东西。

经过千锤百炼的兵器,是用来消除凶恶、使坏人畏惧服从的器具。

我的衣服、被褥都用了十年了,每年不过拆洗缝补后收起罢了。

现在贵人地位为贵人,金的玺印,蓝色的绶带,女人的官位也到了极点了。

官吏百姓多制作纹绣衣服,履丝的颜色不得超过绛紫金黄丝织履。我以前在江陵得到各种花色的丝织鞋子,拿来给家里,约定穿完这些鞋子,不得仿效制作。

我有逆气病,常常准备好水浸头,用铜器盛水,气味不好。前些日子改用银制成小方器,别人不理解,以为我喜欢银物,现在改用木做。

以前天下刚刚平定,我便禁止家内熏香。后来几个女儿当了贵人,为她们熏了香,因此能够烧香。我不喜欢烧香,遗憾的是没能实现我的禁令。现在再次禁止家内不能烧香,把香放在衣内带在身上也不许。

房室不洁净,任凭烧枫树脂和蕙草。

五、遗令

吾夜半觉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

吾在军中执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著帻。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殓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

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總帐,朝晡上脯椭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余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录自《曹操集》

【译文】

我半夜觉得有点不舒服,到天明喝粥出了汗,服了当归汤。

我在军中执法是对的,至于小的发怒,大的过失,则不应当效法。天下还未安定,我的丧事宜简,不能遵循古制。我有头痛病,很早就戴上了头巾。我死了以后,穿的礼服要和活着时穿的一样,别忘了。文武百官应当来殿中哭吊的,只要哭十五声,安葬完毕,便脱去丧服;那些驻防各地的将士,都不要离开驻地;各部门的官吏要各自坚守他们的职贵。入殓时穿当时所穿的一般衣服,埋在邺城西面的山冈上,跟西门豹的庙靠近,不要用金玉珍宝陪葬。

我的婢妾和歌舞艺人都很勤苦,把她们安置在铜雀台,好好地对待她们。在铜雀台正堂上安放一张六尺长的床,挂上灵幔,早晚供上干肉、于粮之类。每月初一、十五两天,从早上到中午,就向着灵帐歌舞。你们要常常登上铜雀台,看看我的西陵墓地。我遗下的薰香可分给各位夫人,不要用香来祭祀。各房的人没事做,可以学着编织丝带子和做鞋子卖。我一生历次做官所得的绶带,都要放置在库里。我遗留下的衣服、皮衣,可另放在一个库里,不行的话,你们兄弟可以分掉。

关于西门豹祠和西门豹祠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