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禹州市(河南省禹州市属于哪个地区)

民俗风情044

河南省禹州市都有什么名人?

大禹治水大禹。

秦朝丞相吕不韦。

御史大夫晁错。

东汉末年著名的谋略家张嘉。

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

“画圣”吴道子。

西汉名相张良。

禹州人杰地灵,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孕育出了杂家吕不韦、先秦法家韩非子、中华运气学始祖大鸿氏、西汉留侯张良、西汉改革家晁错、千古孝子黄香、三国名士徐庶、司马徽、谋士郭嘉、唐代画圣吴道子、行书鼻祖刘德升、华夏第一僧朱士行、补缀《史记》的褚少孙、《笑林》祖师邯郸淳、独步书坛的褚遂良、明代五朝元老马文升、游侠原涉,屯田制创始人枣祗等一批志士仁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领文明之先、开一代源流,为华夏文明的创建与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禹州市历史悠久,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以下是其中一些:

1. 钟繇:晋朝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画家、文学家,被誉为“笔精灵巧、文理潇洒”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对于后来的书法艺术影响深远,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2. 王安石:宋朝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他的“新法”政策曾经引领宋朝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哲学家,被誉为“王安石变法五百年,名垂千古”。

3. 徐敬业:明朝时期的抗倭名将,禹州市的土地神,并被封为“北伐元帅”,他的抗倭功绩堪比那一时代的岳飞。

4. 李舜臣:李舜臣是为世界知名的抗倭名将,他的抗倭战绩惊人,家喻户晓。

以上列举的仅是禹州市的部分历史文化名人,禹州市史上还有更多的知名人物,这些人的事迹和精神传统已经融入了中原文化的发展河流之中,并影响无穷。

禹州人杰地灵,数千年历史发展中孕育出了杂家吕不韦、先秦法家韩非子、西汉留侯张良、西汉改革家晁错、三国名士徐庶、司马徽、谋士郭嘉、唐代画圣吴道子、行书鼻祖刘德升、补缀《史记》的褚少孙、《笑林》祖师邯郸淳、独步书坛的褚遂良、明代五朝元老马文升、游侠原涉,屯田制创始人枣祗等一批志士仁人,声振华夏,遗址犹存,流传下来许多佳话趣事,令人流连忘返。   吕不韦,战国末年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是阳翟的大商人,后来在秦国的政治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召集门客遍汇《吕氏春秋》,成为杂家的代表。   韩非子,中国战国时期(前275-前221)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战国时期韩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 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良,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秦末农民战争中,率部投奔刘邦,不久游说项梁立韩贵族成为韩王,为韩司徒。后韩王成被项羽杀害,复归刘邦,为其重要谋士。楚汉战争期间,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合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都为刘邦所采纳。汉朝建立,封留侯。   晁错,颍川(今河南禹州)人。年轻时学法家学说,汉文帝时为太子家令,有辩才,号称“智囊”。汉景帝时为内史,后升迁御史大夫。曾多次上书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削减诸侯封地、重农贵粟。吴、楚等七国叛乱时,他被景帝错杀。晁错的经济思想,散见于《汉书》的《食货志》、《爰盎晁错传》等篇。   徐庶,字元直。东汉末年颍川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汉末颍川一代名士。归曹后,在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对于徐庶,因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对其有精彩的描写,中国人对他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书中许多情节虽与正史有所出入,但他至孝侍母,力荐诸葛,史籍却有详细的记载。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据史书三国志记载,庞德公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三国志·襄阳记),其中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十八岁时曾会见过司马徽,刘备会见司马徽时,司马徽曾向其推荐诸葛亮和庞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从“司马徽下阶相辞欲行。玄德留之不住”的内容来看,司马徽在三国演义中是属于闲云野鹤,与世无争之类型的人物,松形鹤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且琴艺甚高,与庞统私交甚笃,并称呼庞统为弟。   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手下著名军事家、谋士。世人称他为“鬼才”。郭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曹操说:“难奉孝为能知孤意”(《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吴道子,中国唐代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河南阳翟(今河南省禹州)人。 唐朝药王孙思邈曾长期游居禹州,行医采药、著书立说,孙思邈去世后,禹州人民在西关购地建“药王阁”永久纪念。故有“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之说。

禹州市属于哪个市?

河南许昌市代管。禹州市属于河南省许昌市代管,

禹州市,简称“钧”,河南省辖县级市,由许昌市代管,位于河南省中部,属温带季风气候,行政区域面积1469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3月,总人口130万。

许昌市禹州

  属于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因大禹治水有功受封于此而得名。1988年撤县建市,是河南省26个城镇化重点发展县(市)、47个扩权县(市)和10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之一,被列为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市、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市、国家深化县城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县。

河南禹州属于许昌市。

禹州市,古称阳翟、钧州、颍川,是河南省辖县级市,由许昌代管。禹州市是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还是中原城市群南缘的中心城市以及全国重要的中医药集散和加工、陶瓷研发、先进制造业基地。

截至2022年,全市下辖5个街道、19个镇、2个乡。总面积146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09782人。境内平禹铁路、禹登铁路贯穿全境,郑渝高铁在禹州按地级站标准设站。北距省会郑州80公里,位于中原经济区核心区,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禹州市属于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隶属于河南省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在东经113°03′-113°39′和北纬33°59′-34°24′之间东接许昌市建安区、长葛市,北靠新郑市、新密市,西北邻登封市,西及南部连汝州市、郏县、襄城县;属暖温带** 性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1461平方公里,下辖26个乡镇(办)、673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130万。

禹州有几个镇?

禹州市现下辖26个乡镇办,其中4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12个乡,1个回族乡,另有城东新区管委会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城西工业区)管委会。

1、禹州,简称“钧”,古称“夏邑”、“阳翟”、“钧州”,河南省辖县级市,许昌代管。 禹州市总面积1461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114平方公里 ,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城市群南缘的中心城市,2016年末禹州市总人口129万,市区常住人口47万人。

2、禹州市被誉为华夏第一都,以钧瓷文化、大禹文化、中医药文化著称。历史上,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中国“五大名瓷”之钧瓷的较早 产地,明清时期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境内现存地面历史文化遗存2420处,位列全省县级市第一;拥有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0处,1989年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2007年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陶瓷文化之乡”和“中国大禹文化之乡”。2008年被列入全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2011年被命名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11月荣膺“中国中原瓷都”称号。

3、禹州市现有AAAA级景区4家,荣获“中国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生态魅力市”“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等称号。

4、201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97.8亿元,增长9.2%;在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中,禹州市位居“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第49位。2018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以、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

关于河南省禹州市和河南省禹州市属于哪个地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