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话题:三国时期的地图,为什么不包括关中和陕北?魏国疆域只占领了长安,关中和陕北地区都是空白势力?
三国时期并不是纯粹的只有魏蜀吴,三个国家都同时有外敌。。魏国有匈奴、鲜卑、辽东公孙渊,吴国有山越,蜀国有南蛮。同时魏蜀还有西羌。。。
曹操为了稳固北方,软禁了匈奴单于呼厨泉,将匈奴分成五个部落,居住在关中一带。。。
三国和现在的版图对比?
三国和现在的版图对比还是明显小了很多,三国中的魏国当时所涵盖的版图主要包括河南,河北,甘肃省的东部,山西省的大部以及辽宁省的南部,山东省的全部,江苏省的北部等地区,而如果包含的主要是江苏省的南部,浙江省的全部,还有江西省的全部,湖北省的南部,湖南省的全部,广东和广西等,而蜀国主要包括的就是四川省的全部以及陕西省的南部和云南,贵州两省的大部。
三国地图全图高清版?
整理了一整套三国地图,从238年三国正式鼎立开始,一直到公元280年晋国天下统一
三国时期主要城市地图。?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曹魏的都城,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汉时期的都城,后来被曹魏取代为长安。
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刘备在蜀汉时期的重要城市,也是蜀汉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刘备在蜀汉时期的都城,也是蜀汉的文化和经济中心。
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孙权建立的吴国的都城,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是吴国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孙权在吴国后期迁都的城市,也是吴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荆州(今湖北省荆州市):刘备在蜀汉时期的重要城市,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是蜀汉的经济和军事中心。
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孙策建立的东吴的都城,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是东吴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这些城市在三国时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的中心。当然,除了这些主要城市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城市和地区在三国时期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挥师南下,刘表病亡,刘琮不战而降。刘备放弃樊城,在曹操的追击下投奔孙权。赤壁之战,黄盖率数十艘艨艟斗舰开往曹军水寨,相距二余里处时点燃船上浇满膏油的干柴,艘艘战舰如条条火龙借着东风,霎时间“烟炎张天”,吞没了曹军连环战舰及岸边曹军大营。曹军兵士、战马烧死、溺死者不计其数。曹操带着残兵仓皇逃往江陵,长江中下游为东吴所得,荆州落入刘备之手,曹操统一全国的希望瞬间破灭,三国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三国主要城市分布图。
三国国土排名?
三国时期国土排第一的是魏国,排第二的是吴国。蜀国最小排第三。因为当时的天下九州曹魏集团独占其六,整个黄河流域,外加部分淮河流域一直到南边的向阳,还有整个陕西甚至延伸到了西域,都是曹魏集团的。
吴国占据着长江以南,还有东南及湖广广州一带,但是大部分土地都被开发。
蜀国地盘占据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地排第三
众所周知,三国中以魏国实力最强,被称为“三分天下有其二”,蜀国和吴国只占得三分之一,依靠长江天险和蜀川险关抵御魏国的南下。可是,从三国的地图来看,蜀国和吴国的面积也不小,对比一下,似乎魏国没有到“占据三分之二”的地步。
中国自古以来是农耕国家,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口多就象征着生产力强,国家就富强。从夏商周到秦汉,人口大多集中在北方,尽管东汉末年中原战乱,有许多人避难到南方。尽管如此,南方的人口依然不能与北方相比。这也是为什么刘备逃跑时要“扶老携幼”,诸葛亮失去街亭后,还不忘在掳掠凉州人口的根本原因。
东汉时天下分为十三州,魏国大约占据九州之地,分别为司州(司隶)、豫州、兖州、徐州、青州,雍州(自设凉州)、并州、冀州、幽州,另外还有荆州北部和扬州一小部;吴国大约占据三州之地,分别为荆州南部、扬州大部、交州(自设广州);而蜀国只占据了一个州,即益州(自设梁州)。
东汉末年各州的人口数量排名如下:1.荆州(628万);2.冀州(580万);3.益州(568万);4.豫州(516万);5.扬州(433万);6.衮州(404万);7.司隶(307万);8.青州(299万);9.徐州(279万);10.幽州(247万);11.交州(107万);12.并州(66万);13.凉州(46万)。
由上可知,总人口约为4500万,其中南方的荆州、益州、扬州和交州一共占据1736万,约占38%。但是,荆州北部和扬州一小部被魏国占领,此消彼长。曹魏占据的人口是蜀国和吴国的两倍,因此才有“三分天下有其二”的说法。
笫一魏国,笫二江东吴国,笫三蜀国
三国时期地图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三国时期地图全图对比现在地图、三国时期地图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