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难惹的五大神兽?
第一名:夔(kuí)
夔是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夔牛是古时代神兽,古时生于东海流波山,形状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后来黄帝得到这种兽,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兽的骨做槌,敲击鼓,鼓声响彻五百里之外,威慑天下。
第二名:白泽
白泽是传说中昆仑山上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是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
第三名:凤凰
凤凰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和百鸟之王,和龙一样为汉族的民族图腾,羽毛一般被描述为赤红色,亦称为朱鸟、丹鸟、火鸟、鹍鸡等。在西方神话里又叫火鸟、不死鸟,形象一般为尾巴比较长的火烈鸟,并周身是火,估计是人们对火烈鸟加以神话加工、演化而来的。神话中说,凤凰每次死后,会周身燃起大火,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大的生命力,称之为凤凰涅槃。如此周而复始,凤凰获得了永生,故有不死鸟的名称。
第四名:麒麟
麒麟,亦作骐麟,雄性称麒,雌性称麟,简称麟。麒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是神的坐骑。古人把麒麟当作仁兽、瑞兽,现实中常认为长颈鹿是麒麟的原型,常用来比喻杰出的人。
第五名:梼杌
梼杌,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猛兽。传说为远古四凶之一,是鲧死后的怨气所化。梼杌人面兽身,虎背熊腰,力大无穷,传说是鲧死后所化,能变化黄龙,吞吐息壤,止天下之水,举凡水族,皆不能伤,克尽天下水族,也是穷奇克星。
表达心情豪迈的诗句?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油天姥吟留别》
NO.1
苏轼· 《鹧鸪天·时谪黄州》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庄子·刻意》云:“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以豁达之心胸看人生,自是雨添新凉而非愁也。
NO.2
贺铸·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末句连用三个比喻,置愁绪于无穷无尽。贺方回这样的词句还有很多,把警句、名句、点睛之句放在结尾,这是他的特色,炼句已入化境。
NO.3
姜夔·《湖上寓居杂咏》
布衣何用揖王公,归向芦根濯软红。
自觉此心无一事,小鱼跳出绿萍中。
到底是有事,还是无事。颇有禅意,值得玩味。
NO.4
许浑· 《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一首诗就足以让许浑跻身一流诗人行列。
NO.5
张先· 《青门引》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张子野写杨花,独步一绝,深得其神韵。“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与“云破月来花弄影”和“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合称“三影”,同为名句,系描神之笔。
NO.6
张先·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朱彝尊评其曰:“余尝叹其工绝,世所传‘三影’之上。”大赞“无数杨花过无影”更在“三影”之上,学者也普遍认为该句应该与“三影”合称“四影”。余以为,写杨花者,唯苏子瞻《水龙吟》可敌之,而“四影”之神妙,唯此一人。
NO.7
苏轼· 《水调歌头》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何谓浩然气也?宏大刚正,吞吐天地之气。
NO.8
苏轼· 《浣溪沙》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NO.9
苏轼·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与上首结句有异曲同工之理,有驾舟流逝、浪迹江海、将余生融入大自然中的心音,使整首词增添了飘逸浪漫的情调。
NO.10
苏轼· 《临江仙》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末二句化用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借道家思想劝慰友人忘却升沉得失。
以极平易的语言表达出对漂泊、短暂人生的感悟,既动人心弦又引人深思。
NO.11
苏轼·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风格清冷奇峻,俨然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所语。
NO.12
苏轼· 《南堂·其一》
扫地焚香闭阁眠,箪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知何处,
挂起西窗浪接天。
诗家之“味真”。
NO.13
苏轼· 《戏张先》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
一树梨花压海棠。
NO.14
苏轼·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外也。
NO.15
苏轼·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坦荡胸怀,任天而动。
陶渊明有诗云:“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是陶潜的态度。
“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是苏轼的态度,两者心态是相类的。
NO.16
苏轼·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白乐天《醉歌乐妓人商玲珑》诗意悲观,苏子瞻反用其诗意,表达出乐观积极的人生精神。
NO.17
辛弃疾·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好一个“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堪称时代最强音也!稼轩词豪放的一面表露无遗。全词爱憎分明,情感激越,境界雄浑博大,读之令人气短。
NO.18
姜夔· 《踏莎行》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末二句为传世名句,然今人不解其美。“月冷千山”极言清冷广远,“冥冥归去”指离魂已远,永不可回。王静安先生赞曰:“白石之词,余所最爱者,亦反二语。”
增补
:
NO.18
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代文人参加科考前常作“行卷诗”,即为了给自己造势,迎合主考官,献诗给地位较高的达官贤贵,希望得到赏识和提拔。本诗就是朱庆余写给张藉的行卷诗。作者以新娘初见公婆的情状自喻,将自己的紧张心情表现得十分传神。
NO.19
李白·《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像李白,成熟之后就应该学苏轼。
NO.20
李商隐·《无题·其二》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噬锁烧香人,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NO.21
秦韬玉·《贫女》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
增补: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未完·待更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