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在中国哪里?
惠安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地处台湾海峡两岸经济繁荣带的中心位置,隔海峡与台湾相望,惠安属泉州管辖,为国务院批准的闽南金三角对外开放县,素有“建筑之乡”、“石雕之乡”、“渔业强县”称誉。1984年被辟为对台贸易开放点,1985年被国务院列为闽南金三角开放县。 惠安县是中国福建省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
惠安有哪些名人事迹?
1 泉州名人 现当代 陈树林 1949年5月生,曾用名陈树人,号搏风斋主人,福建晋江人,大专文化,图书馆员,任职于民盟晋江市委员会。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收藏文化研究会理事、省钱币学会会员、省图书馆学会会员、晋江市政协委员、海内外多家文博单位文物鉴定顾问。1966年5月开始收藏,主集中国历代货币、古籍、古陶瓷、金石书画、碑帖拓片,现藏中国历代货币三千余种,古籍三千六百余种六千八百余册计二万余卷,古陶瓷、金石书画、碑帖拓片等文物四千余件(种)。1985年,福建省图书馆为其举办个人古籍展览。1990年,晋江市政协为其举办个人历代货币展览。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古籍版本目录学专家顾廷龙、科技史专家知道静等分别为其题词。早年随名师专攻古籍版本目录学研究及文物鉴定。曾参与国务院规划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普查及考古发掘,受到专家好评。出版有《搏风斋藏印集》,整理有《宝泉庵药方》及《平夷策论》抄本。中央电视台、《福建日报》、《厦门日报》、《世界日报》、《大公报》(香港)等新闻媒体专题报导过其事迹,被誉为“文物鉴定收藏家”。 补充: 张文裕 张文裕,高能物理学家 。福建惠安人,1910年1月9日生,1927年毕业于泉州培元中学。193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38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主要从事核物理和宇宙线等方面的实验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验证了N.玻尔的液滴模型。发明了多丝火花计数器。40年代后期他在美国用云室进行宇宙线研究,进一步确定μ子和原子能没有强作用,并在μ子吸收的研究中确证了μ介原子的存在,从而开创了关于μ介原子的研究工作。在Λ超子与粒子散射研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的奠基性工作、筹建高山宇宙线实验室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1992年,张文裕先生临终时留下遗嘱,将三万元存款捐给母校培元中学。学校为激励培元学子学习张文裕先生的崇高精神,爱祖国,爱科学,献身“四化”建设,用张文裕先生的捐款设立“张文裕奖学金”,将校实验楼命名为“张文裕科学实验楼”。希望采纳
惠安的历史资料?
惠安县,隶属福建省泉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置县于北宋兴国六年,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惠安海岸线长141公里,沿海有大小港口14个,其中崇武港是历史最悠久的渔港和避风港。惠安拥有中国古代第一座梁式海港大石桥,洛阳桥,它建于北宋皇五年。
惠安风俗,含岁时节日、衣食住行、婚丧喜庆、行业习俗、信仰崇拜、礼仪风尚等等,是经过千百年来古越族文化、中原文化以及海外华侨长期交融,嬗变而逐渐形成的,颇具闽南侨乡特色的民俗风情,显得古朴淳厚,而又五彩缤纷。
考古发现,惠安先民属闽越族,人们滨海而居,资食于海,有断发纹身的习俗。
入宋之后,惠安置县,民俗简朴,“有太古遗风”。
元末,蒙古族人入惠定居。
明初,阿拉伯人始由泉州移居境内白崎等地。
他们带来自己的信仰和风俗。
明代中后期,籍人陆续远渡重洋,遍居东南亚诸岛国,本土民俗逐渐渗透到侨居国。
因此,惠安民俗,不仅沿海与山区,城镇与农村都有各自奇异的色彩,而且民间崇鬼神、信巫卜也是普遍的。
民国25年(1936年),国民政府强制推行“新生活”运动,民国自发倡议移风易俗,但均未有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深入发展,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破旧俗,立新风,社会风俗逐渐趋向文明进步。
早在新石器时代,惠安就已经有人类在此聚居、生息、开发,境内崇武大岞山和东园音楼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得到证明。
1987年涂岭蚁山又发现商周时期文化遗址。
在张坂、东园海滨均发现与人类出现时有着密切相关的更新世时期的象化石和鹿化石。
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惠安始有史可查。
这时期古墓葬较多,且多数为地下砖室券顶墓,随葬品也较丰厚。
至今还有多座名人墓,如晋招远将军、晋安郡王林禄墓,唐福建观察使、威武军节度使王潮墓,唐户部大司徒吴仁禄墓等。
这时期还建不少寺观,并开始生产陶瓷器。
宋元时期,境内陶瓷业发展很快,冶铁业随之兴起。
由于经济繁荣,大建桥梁,据清修《惠安县志》记载,宋建17座,元建4座,都为石构平梁桥,这是惠安劳动人民力量和智慧的结晶。
明代,福建沿海包括惠安在内屡遭倭寇的侵扰,为了巩固海防,先后筑起崇武、莲城、东山、浮山、峰尾、辋川海滨6城和惠安县城,烟墩23座,形成比较完整的防御设施。
今天这些古城都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清及近代,境内留下不少人民反帝、反封建、反殖民地化的遗迹和革命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和人民政府重视文物的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
县里建立管理机构,实行保** 规,拨出维护专款。
同时宣传、组织广大群众共同保护文物。
至1989年,全县发现不可移动文物已近200处,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2处,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处,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55处。
馆藏文物近1000件。
这些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惠安县1000多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面貌。
惠安多少面积?
惠安总面积646.7平方公里。
惠安县,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与晋江、南安,合称泉州三邑。惠安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东北部介于泉州湾和湄洲湾之间,东临台湾海峡,地理坐标为北纬24°49′-25°15′,东经118°38′-119°05′。辖境东北连泉州湾,西接洛江区,北邻泉港区,南隔泉州湾与晋江市相望。总面积646.7平方公里,年末户籍人口953,805人(2009年),常住人口94.60万人(2009年)。人口以汉族为主,有回、畲、蒙古等民族。惠安县,是闽南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素有“海滨邹鲁”、“雕艺之乡”、“建筑之乡”、“渔业强县”、“食品工业强县”之美誉。全县陆域总面积含泉州台商投资区共720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833平方千米。
福建惠安县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福建惠安县GDP、福建惠安县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