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的市区是建阳区还是延平区?
不管是建阳区还是延平区都是南平市区,区在地级市相当于县级单位。在地级市中,市区设一个或若个区,区里大部分权力属于南平市,地级市的学校,医院,体育馆,各类大中型企业都归市直接管辖,区只本辖区民生保障工作,跟其它单位很多带有协作关系。
现在的南平市城区已经从延平区发展到建阳区。
南平市为福建省下辖地级市,南平市有2个市辖区,两个市辖区之间夹着一个县级市,市政府驻地为建阳区,建阳区之前也是一个县级市,后来改设为建阳区,南平市政府也由延平区搬迁至建阳区。
细心的人们肯定会发现,很多机关单位其实还留在延平区,有很多市直部门并没有跟随市政府一起搬迁至北部的建阳区,南平本地人一般都会认为延平才是南平,而不是现在的建阳,因为南平人早就习惯了之前的行政区划。
为什么要把市政府迁到建阳呢?因为建阳地处整个南平的中心位置,可以更好地带动全市的发展,延平比较偏南,对于全市县市的辐射比较有限。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是以前坐高铁去建阳都是在武夷山东站下车,而不是建阳站,所以让外地人觉得很混乱,所以武夷山东站于2019年更名为南平市站。
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明白了了,南平市政府在建阳区,而不是延平,相信随着时间流逝,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把建阳当成南平
建阳市位于哪个省?
隶属于福建省。
建阳市(古属建宁府建阳县),隶属于福建省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另称潭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
建阳区位于福建省北部,北纬27°06′-27°43′,东经117°31′-118°38′。总面积3378.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3.57万人(2003年末),其中非农业人口12.17万人。通行闽北方言建瓯话。区人民政府驻潭城街道。全区辖2个街道、8个镇、3个乡:潭城街道、童游街道、麻沙镇、水吉镇、将口镇、莒口镇、黄坑镇、漳墩镇、徐市镇、小湖镇、崇雒乡、书坊乡、回龙乡。
建阳隶属于福建省南平市,因盛产稻谷被南宋皇帝宋理宗赐予嘉禾之名,建阳位于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以闽北粮仓"、"林海竹乡"、"茶果基地"著称于世,为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之一。
建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有宋代法医学鼻祖的宋慈、"道南儒宗"的游酢、著名医学家和刻书家熊宗立、明代福建省第一个状元丁显、北宋高僧杰出的画家惠崇、北宋音乐家阮逸等等不胜枚举,一代大儒朱熹在建阳考亭著书讲学因此建阳有"理学名邦"之誉,如今考亭书院牌坊仍然伫立在考亭书院门前,"考亭书院"四字为南宋理宗御笔。
福建省
建阳别称潭城,辖8镇3乡5街道,194个行政村35个居委会,面积3383平方公里,人口35.7万。建国后曾两次作为地区行署驻地,历时25年。1994年撤县设市,2015年3月撤市设区。主要区情:
历史文化悠久。公元205年置县,是福建省最早设置的五县之一,获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是宋代理学家、教育家、哲学家朱熹的故里,“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和程门立雪主人公游酢的家乡。建阳是“中国建窑建盏之都”,建窑建盏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阳为宋代三大印刷中心之一,享有“图书之府”“建本之乡”的美誉。
闽北区位中心。南平市行政中心正式搬迁至建阳,建阳已成为闽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一座能容纳60万人口的闽北新兴中心城市。建阳地处闽北区位中心,与南平市十个县(市、区)中除延平区外的8个县(市)接壤。
交通方便快捷。距武夷山机场约40公里。三条高速公路贯穿境内,京福高铁、横南铁路和规划建设中的温武吉快铁在此交汇,拟迁建武夷山新机场选址在建阳,成为闽浙赣三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
生态环境优良。建阳为标准 生态示范区,是全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森林面积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8.6%,为全国南方重点林区。桔柚、葡萄、茶叶、食用菌等特色现代农业名扬省内外,是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全国商品粮基地、中国锥栗之乡,“建阳桔柚”“建阳白茶”“小湖杨梅”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红色资源丰富。建阳是福建重要的老区县、中央苏区县和“红旗不倒”县。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时期,建阳革命根据地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隶属于** 闽浙赣(赣东北)省委、闽赣省委、福建省委、闽浙赣区党委领导。抗战时期建阳书坊乡太阳山曾为** 福建省委机关驻地,现建有太阳山革命历史纪念园等一批红色旅游点。
福建省
建阳区丘陵山地面积30.58万公顷,占总面积90.4%;耕地面积3.1万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87万公顷,草场面积2.26万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2.19万公顷,年理论载畜量3.04万标准黄牛单位。。
建阳市已经在2015年3月更名为建阳区,位于福建省北部的南平市,总面积约为339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5.7万,是福建最古老的5个县之一。
建阳区(古属建宁府建阳县),隶属于福建省南平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另称潭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介于北纬27°06′-27°43′,东经117°31′-118°38′之间。东邻松溪县、政和县,南接建瓯市、顺昌县,西连邵武市、光泽县,北倚武夷山市、浦城县,以“闽北粮仓”、“茶果基地”、“林海竹乡”著称于福建省。宋代曾以“图书之府”和“理学名邦”闻名于世。下辖5个街道、8个镇、3个乡、194个自治村、35个居委会[33]。[1]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建阳区常住人口为340843人。[22]
2014年5月27日,经报国务院同意,同意撤销建阳市,设立南平市建阳区,以原建阳市的行政区域为建阳区的行政区域,建阳区政府驻潭城街道人民路28号;南平市政府驻地由南平市延平区八一路439号,迁至南平市建阳区南林大街36号。
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2]
建阳区辖区面积3383平方公里,[24]耕地面积506726.3亩,森林面积26.4万公顷,2019年造林面积1999公顷,2019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170.73万平方米,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574.58公顷。[1]
2020年1月,南平市行政中心迁至建阳区。[32]
2020年,建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261.9亿元。[25]
中文名
建阳区
外文名
Jianyang District
别名
潭城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福建省南平市
建阳市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建阳市邮编、建阳市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