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在湖北武汉落下帷幕

旅游攻略031

10月28日,“锦绣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落下帷幕。 作为长江文化艺术季的重要内容,本次活动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和谐厅、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 武昌区文物保护中心、人民政府。 六天时间里,通过展览、表演和体验活动,充分展示了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以及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的成果。 它是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集合体,传递着灿烂长江的魅力。 长江创造了千年文化文脉,从巴山蜀河到江南水乡,非物质文化遗产蔚为壮观。 在总面积10000平方米的武汉四米塘文化园展厅,来自长江主流域和长江经济带区域13个省区市的360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带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210项,万余件。 展品以服装形式呈现。 展出项目中,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项目有1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110余项,涵盖音乐、舞蹈、戏剧、通俗艺术、体育、娱乐、杂技、美术、医学领域等 展览分为“情怀长江”、“感知长江”、“品味长江”、“悦游长江”四个版块。 触手可及的技能和美味佳肴。 你的舌头会让你忘记离开。 其中,序厅“长江情怀”呈现了来自长江主流域和长江经济带区域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作品,涵盖藏族唐卡、蜀锦等17件作品。 、大足石。 雕塑、铜编钟、东阳木雕、龙凤旗袍等,充分体现了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量大、覆盖面广、种类繁多、民族气息浓厚的特点。 这是传承与创新的对话。 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面貌。 太平猴魁制作技艺传承人、国家一级茶艺技师方丽艳是“95后”茶行业的青年工作者,为了在家乡弘扬茶文化,她辞去工作来到了这里。后退。 上山扎根创业电子商务、视频拍摄、传承创新。 “太平猴魁与奶茶的融合正在进行中,未来有无限可能。”她说。 传统蔬菜染色技艺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 “我们的作品也通过传承和创新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比如柿漆挂帘、植物染菩提子手链等。继承人黄荣华表示,希望借此机会进行联系。” 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千家万户。 展出作品中,茯苓耳环、祁门红茶含片、川锦新中式服饰等,以新颖、抢眼的方式凸显了古代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是一件属于群众的大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智慧,传承创新的成果当然要与人民群众共享。 《黄鹤归来》、《百鸟逐凤》、《江天万种争自由》等作品被列入“武汉市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欣赏这些作品。这些作品由武汉剪纸传承人与社会各界共同制作完成,主题鲜明、品种多样,反映了武汉剪纸的美好生活日常生活——切割给人们带来的同时,也激发了大家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青春——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及作品展”介绍了一些武汉高校青年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作品,增添了力量。孩子们最喜欢的是有趣、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习课程,六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带大家体验了中国刺绣等项目,现场气氛热烈。 展厅外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生活·武汉菜市场”。 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氛让观众排队等候。 武汉吉庆街、昙华林历史文化街等武汉知名地区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围绕社区居民和景区游客,举办了30余场丰富多彩的非遗表演和体验活动。 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线下、云端欣赏。 本次活动还推出了主题为“游长江,分享非遗鉴赏”的云端非遗活动。 通过云直播、直播、实时互动等方式扩大了沟通范围。 并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直播间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公众足不出户就能领略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