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 值此2024年全国科普日之际,来自国内外自然科学、文化遗产、博物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 开幕式上,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及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外事局负责同志分别致辞。 国际博物馆理事会自然历史委员会副主席、法国南特自然学会理事菲利普·桂尔,中国博物馆协会会长刘曙光,中国自然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郭喆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徐星等在致辞中表示,北方作为一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科学殿堂,新疆博物馆藏有丰富的自然科学遗产和历史文化遗产。 合作平台在不断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在科技事业发展、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研讨会上,天津自然历史博物馆与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南特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洛比埃历史考古学会签署了图书馆合作协议。 开展展览领域特别是北疆博物馆藏品收藏方面的深度合作; 分别与高校、天津外国语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以获取更多人才。 法语培训、合作研究、翻译编译等 成果:携手中国国家博物馆、南通博物院等15家具有100年历史的自然科学博物馆,成立“中华百年自然科学博物馆联盟”并提出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