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殿台词)

民俗风情098

圆明园必看靠前 景观?

圆明园内的西洋景观有:谐奇趣、线法桥、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和线法墙等十余个建筑和庭园。

西洋楼全部景观占地80亩,大约占圆明园总面积的1.5%,它地处东北角,是中国首次仿建的一座欧式园林,位置不甚重要,由西向东依次包括了:

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殿台词),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殿台词),第1张

谐奇趣、黄花阵、养雀笼、五竹亭、方外观、海晏堂、蓄水楼、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方河、线法画等景观,建筑材料多用汉白玉石,石面精雕细刻、屋顶覆琉璃瓦、占地约七公顷。大众熟知的残石柱只是远瀛观和大水法的一景,由于西洋建筑独特的残缺美,遂成为圆明园的标志。

圆明园有名的景色有四十处,称为圆明园“四十景”。在这些景观中,人们又推荐出十景为必看之处。

1、正大光明殿。此为圆明园中四十景之首。

2、方壶胜境。公认的最宏伟的建筑,可惜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但通过这些残存的景象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初建筑的宏美。

3、大水法遗址。是西洋楼景区的一部分,主要是人工喷泉故称之为“水法”。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齐。

4、海晏堂。是园内最大的一处欧式园林景观。正楼朝西,楼门左右叠落式喷水槽,阶下为一大型喷水池。排列十二生肖人身兽首铜像。十二时辰依次喷水。

5、观水法。曾经皇帝看喷水景色之地。

6、万方安和。位于后西湖以卐字为主体的园林。

7、双鹤斋。仿无锡寄畅园而建。

8、九州清宴。后湖九岛中最大的主岛。

9、智慧海。园中最高处万寿山顶峰,无梁佛殿。

10、福海。又称东湖,园中最大的湖。

圆明园毁灭前的著名景点有: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州清晏、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枯、汇芳书院、日天琳宇、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镜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

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始建于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康熙为之题匾“圆眀园”,“圆眀”为雍正法号。

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殿台词),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殿台词),第2张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西侧。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清朝乾隆皇帝为纪念其母亲孝庄太后而修建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350公顷,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宏伟的皇家园林之一。

圆明园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前、中、后三园。前园主要是宫殿和广场,中园是山水园林,后园则是以湖泊为主的水景园林。圆明园内有众多的建筑和景点,如大水法、长春真人、翠微亭、御花园等。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圆明园被洗劫一空,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悲剧。后来,圆明园曾多次修复,但在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再次被毁。目前,圆明园已经成为了一处遗址公园,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历史遗迹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圆明园,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博物馆。 

圆明园是清代的代表作,建筑宏伟壮观,满圆金光灿烂,走廊的柱子雕龙画凤,门圆明园中遍地都是标准 珍宝,圆中有山,有水,由如人间仙境,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称万春园)组成,通称为“圆明三园”。圆明园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有园林风景一百五十余处。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此事件成为中国近代上的一页屈辱史。

1、圆明园的规模

清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花植木,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园内珍藏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除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圆明园西郊诸园再遭劫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往西安,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控制,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将圆明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彻底毁灭。圆明园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总面积等于8.5个紫禁城。

2、圆明园的主要建筑

(1)圆明园的位置在挂甲屯的北面,在北京大学的北面,清华大学以西。圆明园是清代帝王150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大型皇家宫苑。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长期居住游乐于圆明园,并于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被清帝特称为“御园”,光是悬挂的匾牌就有600余座。主要园林景观风景区群有圆明园四十景、紫碧山房、文渊阁等。

(2)绮春园原是清怡亲王允祥的赐邸,名为“交辉园”,始建于康熙末年。后改赐给大学士傅恒,乾隆三十四年正式归入御园,定名绮春园。嘉庆年间,该园有千亩规模,成为清帝园居的主要园林之一。嘉庆先有“绮春园三十景”诗,后又陆续新成20多景,当时比较著名的园林景群有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等近30处。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有百余座。该园1860年被毁后,在同治年间试图重修时,改称万春园。

(3)长春园共占地一千亩,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约200座。长春园西洋楼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筹划,至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建成。由谐奇趣、线法桥、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和线法墙等十余个建筑和庭园组成。西洋楼景区整个占地面积不超过圆明三园总占地面积的百分之二,是成片仿建欧式园林的一次成功尝试。

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殿台词),正大光明殿(正大光明殿台词),第3张

3、圆明园的主要景致

(1)大宫门,大宫门共5间,南向,门前有大型月台,东、西朝房各5间;房后另有曲尺型拐角朝房各27间等。

(2)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正殿,皇帝每年举行生日受贺、小宴廷臣、欢庆龙舞、散馆乡试复试等活动的地方。

(3)勤政亲贤殿,即养心殿西暖阁前室,位于正大光明殿的东面,为盛暑时皇帝办公之处。

(4)养心殿西暖阁,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单独接见大臣,批阅殿试考卷的地方。

(5)九州清晏,位于前湖北岸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进南向大殿组成。

(6)长春仙馆,建于乾隆九年,位于前湖西面,乾隆即位前曾居住于此。

此外,圆明园主要景致还有镂月开云、碧桐书院、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万方安和、山高水长楼、同乐园等。

4、小结

圆明园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是当时最出色的一座大型园林。它集中国几千年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造园艺术之大成,把中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有部电影关于传位十四阿哥改为传位于四阿哥?

关于雍正的电影很多都有这个内容,比如香港功夫片《功夫皇帝》还有一些电视剧。

功夫皇帝的剧情简介:

  本片是少见的将雍正做为正面角色描写的影片,讲述四皇子胤祯寻访民间高手以及在少林高僧和侠客义士协助下,改遗诏、杀隆亲王,最终登位的故事。影片拍摄于1978年,狄龙当时才32岁,正值当打之年,他扮演的雍正一身正气,英俊潇洒,可以说是最不象雍正的一个雍正了,或者说是比较“另类”的雍正,另外陈星的隆科多、谭道良的白泰官、慕思成(高强)的甘凤池、史仲田的少林高僧在片中都有精彩的表现,狄龙的夫人陶敏明在片中也客串了吕四娘一角,片中后半段的谭道良与看守正大光明殿的太监抢夺遗诏的打斗以及陈星和史仲田拼内力的打斗场面都可看性很强。

园明圆的历史?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抢掠文物,焚烧。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正大光明殿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正大光明殿台词、正大光明殿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