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伊通属于哪个市
伊通满族自治县是吉林省四平市的一个下辖县。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中部,是四平市下辖的一个自治县。该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方。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省份,而四平市则是吉林省的一个地级市。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属于四平市。伊通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是吉林省四平市下辖的一个自治县。它地处长春、吉林两大城市之间,西与公主岭市接壤,南与梨树县为邻,东南与长春市朝阳区、二道区隔伊通河相望,东北与舒兰市毗邻,西北与双辽市交界。伊通县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满族的发源地之一。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的区号是0434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中国东北吉林省中部,隶属于四平市管辖。四平市素有“东北粮仓”之称,而伊通则以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独特的满族文化而闻名。县境东邻长春市,西接梨树县,南界公主岭市,北与四平市区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伊通满族自治县行政区划
1、伊通满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划包括12个镇和3个乡:伊通镇、二道镇、伊丹镇、马鞍山镇、景台镇、靠山镇、大孤山镇、小孤山镇、营城子镇、西苇镇、河源镇、黄岭子镇,以及新兴乡、莫里青乡和三道乡。这些行政区域下共有190个村庄和1168个自然屯。
2、1956年初,伊通满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划调整为4个区,1个镇以及61个乡。同年,该县又调整为4个区、1个镇、25个乡和9个公社。1958年,伊通满族自治县辖8个公社,下辖134个管理区。1960年,该县管辖范围缩减至1个镇和8个公社,共计134个生产大队。
3、根据查询百度百科显示,伊通满族自治县,隶属于吉林省四平市。“伊通”为满语音译,源于伊通河名,意为“宏大、汹涌之河”。最初于光绪八年(1882年)升为伊通州,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伊通直隶州。邮政编码:130700,行政区划代码:220323,电话区号:0434,车牌代码:吉C。
4、行政辖13个地市,分别是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鸡西、双鸭山、鹤岗、绥化、七台河、伊春、黑河和大兴安岭地区。
伊通满族自治县文化习俗
1、伊通满族自治县的文化习俗丰富多彩,体现了满族的历史传承和独特风情。首先,满族文字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6世纪,努尔哈赤为统一女真部落,创造了“无圈点满文”和后来的“有圈点满文”,这些文字见证了满族语言的发展历程。在社会变革中,满族民间文化也随之演变。
2、满族的礼节丰富多样,如请安、打千、叩头礼,以及尊重小姑的习俗,体现了他们的热情好客和诚信。在满族聚居区,拾物不昧,邻里间互相帮助,借贷无需立契,仅凭口头承诺。家庭聚会时,杀牲吃福肉,尊长坐南炕,肉需白煮无盐,客人享用时有特定规矩。春节期间,满族有拜年的传统,年轻人结伴拜访亲朋邻居。
3、传统信仰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萨满教,每到祭祖祭天等活动,萨满都会脱去常服,穿上神裙,戴上神帽,手持抓鼓和鼓鞭,进行一系列的仪式。满族人重视岁时节庆,主要节日有春节、上元节、端午节、颁金节等。满族的婚嫁礼仪庄重,从相亲到完婚有一套完整的过程。
伊通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
伊通火山群标准 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东北吉林省中南部,覆盖伊通县城西部和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4o50′至126o22′,北纬43o14′至43o35′。
伊通火山群位于中国东北吉林省中部,具体坐标为东经124o50′至126o22′,北纬43o14′至43o35′,覆盖了长春市、公主岭市以及伊通县的部分区域。
伊通县,位于中国东北吉林省的伊通满族自治县,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区域,尤其在农业领域,它是吉林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这里的轻纺、机械制造以及食品加工业基础坚实,发展势头迅猛,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伊通火山群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境内,环山路附近。该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标准 的火山群景区。伊通火山群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广阔,其中包含了16座火山,这些火山连绵成带,构成了一个壮观的火山群落。
伊通火山群标准 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中南部的长春市、四平市、公主岭市和伊通满族自治县、三市一县九个乡镇境内,北靠长春市,南与辽源市接壤,西临公主岭市,东与双阳市和磐石市毗连。地理坐标为东经124°50′—125°22′,北纬43°14′—43°35′,总面积768公顷。
伊通满族自治县历史沿革
1、伊通县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古代,原名一秃、伊敦、伊屯,源自伊通河的名称,寓意宏大汹涌。这片土地曾是肃慎、东胡、挹娄等族的领地,隋代时期属于高句丽。渤海国时期,伊通隶属于中京显德府,金代则划归东京路管辖。元代,它归属辽阳行省。明朝初期,伊通属于奴儿干都司,明末主要为海西女真叶赫部所控制。
2、辽天庆五年(1105年),女真族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灭辽称帝,创建金国,伊通属东京咸平路。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全国设11行省,辽阳行省下设一府七路,伊通属咸平府开元路。
3、历史沿革:民国三十七年(1947年10月1日)伊通县解放,伊通县政府迁回伊通县城,隶属吉林省。1956年11月,伊通县为公主岭专员公署所辖。1958年,伊通县为四平专员公署所辖。1983年8月,伊通县为四平市所辖。1985年2月,伊通县为公主岭市所辖,同年12月复归四平市所辖。
4、在明末清初,伊通大部地区隶属于海西女真叶赫部的版图。自1882年起,伊通经历了行政区划的变迁,先后隶属于伊通州、通阳县、伊通县,直至现在的伊通满族自治县。作为县级行政区的核心,伊通镇自古以来就是历代州县衙署的驻地,见证了历史的更迭。
5、伊通在1681年(康熙二十年),建成京师至吉林驿站后,至今有近400年的历史。伊通得名于伊通河。伊通满语叫伊秃,是汹涌澎湃之意。明末清初境内大部为海西女真叶赫部所属。1882以来,先后隶属伊通州、通阳县、伊通县、伊通满族自治县。
6、文物古迹: 众多古遗址、古城址,以及满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从历代隶属到人民政权建立,历经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开放,展示了伊通县社会的变迁。民族区域自治自治县的建立、自治机关建设,以及法制建设和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
伊通满族自治县基本简介
1、伊通满族自治县,作为吉林省较早 的满族自治县,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满族的发源地。它坐落在吉林省中部,东经124°49′-125°46′,北纬43°3′-43°38′,地理位置独特。与双阳、东辽、东丰、梨树、公主岭和长春市郊区相邻。
2、在国家民委主导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系列中,《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概况》隶属于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的一部。这套丛书由各自治地方在地方政府和党委的指导下独立编撰,旨在展示和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3、1988年8月,设立伊通满族自治县,隶属于四平市。1988年9月1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88]177号)文件通知:民政部1988年8月30日(民[1988]行批17号)文件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伊通县,设立伊通满族自治县,以原伊通县的行政区域为伊通满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伊通满族自治县设立后,仍由四平市直接领导。
4、简介:伊通满族自治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东经124°49′-125°46′、北纬43°3′-43°38′之间。东接长春市双阳区,西邻公主岭市,南连东辽、东丰、磐石市,北靠长春市。全县总面积为2523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47万人,其中满族约占38%。
5、位于中国吉林省中南部的伊通镇,坐落在伊通满族自治县的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5°167′,北纬43°217′。它与省会长春相距约48公里,东北方向的公主岭市约50公里,而南部的辽源市则有65公里的距离。作为伊通满族自治县的核心区域,伊通镇不仅是县里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经济、文化和交流的核心地带。
6、伊通满族自治县博物馆简介:位于吉林省中南部的伊通满族自治县,面积达2523平方公里。区域内有七座火山如同北斗七星般崛起,故有“七星落地”之美誉。伊通历史悠久,是满族的发源地之一。从古代的肃慎到宋、辽、元、明时期的女真,满族先民在此地生息繁衍,是满族的“祖地”。
关于伊通满族自治县和伊通满族自治县归哪里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