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禅寺是哪里?
海云寺,或许如今人们并不太熟悉它的名字,但却有着悠久而显赫的历史:它始建于南汉(公元917~971年)年间,由海商捐建而成,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明末清初,这里是文人骚客汇聚之所,形成岭南文化中的“海云诗派”、“海云书派”;清代至民国,这里香火鼎盛,被誉为“粤中四大丛林”之一,抗战爆发后,番禺沦陷,寺院被毁。从2008年开始,广东省规划重建海云寺。2014年海云寺被广州市政府定为广州市100个重点项目之一
海云寺,自汉代兴建之后,历经沧桑,经地震、地陷寺毁重建。明朝嘉靖年间在现址重新建造,原址被当地老百姓依然称呼“古寺里”。现如今海云寺坐落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县底镇卧虎山东麓下,被当地老百姓祈福消灾供奉之祥地,海云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39960平方米,现任住持是释普承,海云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曹洞正宗,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汉代古刹”。海云寺僧人众多,屡出高僧。从唐至清,有据可查的高僧就有39位,其中明代高僧碧天与其徒福稳和尚最为有名。海云寺信徒广布,利益四方,参观人员络绎不绝。
海云禅寺是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41号的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寺,据说创建于唐朝,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寺中有多座古建筑和文化遗产,其主要建筑包括佛堂、天王殿、藏经楼等。
义乌海云禅寺——南朝傅大士道场,位於义乌佛堂镇,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南北朝梁武帝时期,是洋川贾氏宗族为纪念傅大士而建,距今已有1500多年。傅大士(497-569)弥勒化身,姓傅名翕,字玄风,号善慧。《续高僧传》称傅弘,又称善慧大士、鱼行大士、双林大士、东阳大士、乌伤居士。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与宝志和尚、达摩大士合称南朝三大士。
每逢农历正月十八(庙会日)和五月初八(傅大士生日),贾氏宗族都要举行迎送傅大士(即傅翕)圣像的隆重仪式,届时万人云集上香设拜,香火鼎盛。
海云寺坐落在青岛四方区海云街1号,始建于明代,迄今已有500余年历史,为道教庙宇。庙内有南北唱殿堂两座,正堂供奉观音老母,南殿供奉国神比干、关羽,左右配殿供奉龙王、老君。古时,海云庵属崂山太清宫下院,长年驻道士3人。
广东地陷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广东地陷救人成功了吗、广东地陷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