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锦鸡的词条

民俗风情060

锦鸡儿花名字由来?

《中国植物志》记载,明代朱橚所撰的《救荒本草》,其卷六有云:“欛(bà)齿花,本名锦鸡儿花,又名酱瓣子。生山野间人家,园、宅间亦多栽。叶似枸杞子叶而小,毎四叶攅生一处;枝梗亦似枸杞,有小刺。开黄花,状类鸡形,结小角儿,味甜。”

“锦鸡儿”获名,首先,是因为花形像鸡。其次,锦鸡儿的花为黄色而常带红色,用“锦”来形容很恰当。于是便得了“锦鸡儿”这个名字。

锦鸡的种类、习性、分布?

学名 Chrysolophus pictus

英文名 goledn pheasant

雉科 Phasianidae

分布青海、甘肃、陕西、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西。

雄鸟全长约100厘米,雌鸟约70厘米。雄鸟头顶具金黄色丝状羽冠;后颈披肩橙棕色。上体除上背为深绿色外,大都为金黄色,腰羽深红色。飞羽、尾羽黑褐色,布满桂黄色点斑。下体通红,羽缘散离。嘴角和脚黄色。雌鸟上体棕褐,尾淡棕色,下体棕黄,均杂以黑色横斑。栖息于海拔600~1800米的多岩山坡,活动于竹灌丛地带。以蕨类、麦叶、胡颓子、草籽、大豆等为食。3月下旬进入繁殖期,筑巢于乔木树下或杂草丛生的低洼处,每窝产卵5~9枚,淡黄褐色,无斑,孵卵期22天。

白腹锦鸡:

白腹锦鸡又称铜鸡,雄鸟体长113~145厘米,体重650~960克;雌鸟体长54~67厘米,体重585~900克。雄鸟的头、顶、背、胸等均为翠绿色,散出金属光泽;头上有一绺发状羽形成的紫红色羽冠,像“小辫”一样,披散在后颈;颈部由白色镶黑边的羽毛形成翎领,像披肩一样围着头和颈部;下背和腰部是明黄色,往下转朱红色;腹部银白色;尾羽银灰色,具黑白相杂的云状斑纹和横斑。虹膜褐色;嘴蓝灰色;腿、脚青灰色。当它拖着光亮似锦的长尾,在高山灌丛和矮竹林中轻盈袅娜地奔走时,很是令人喜爱。 杂交锦鸡,白腹锦鸡与红腹锦鸡杂交所得的一种锦鸡,具有两种锦鸡与众不同的色彩。

锦鸡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锦鸡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