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
东沙群岛位于北部陆坡区的东沙台阶上;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则扎根于西陆坡区的西沙台阶和中沙台阶上;南沙群岛形成于南陆坡区的南沙台阶上。西南中沙群岛共有大小岛礁200多个,一般按照它们在海面上下的位置分为五类:岛是露出海面、地势较高、四面环水的陆地。岛的形成时间较长,陆地形状不易受台风吹袭而变形,面积相对较大,一般有植物生长。中国西南中沙群岛的岛屿属于海洋岛,有珊瑚岛(沙岛、岩岛)、火山岛之分。沙岛是由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沙粒堆积在珊瑚礁礁盘上,日积月累而形成的珊瑚沙岛,西南中沙群岛绝大部分是这一类岛屿,岩岛是由珊瑚沙岩和珊瑚石灰岩结成的坚固的珊瑚岩岛,西沙群岛中的石岛就是一个典型的岩岛。
火山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岛屿。西沙群岛中的高尖石是南海诸岛中较早 的火山岛。上述的岛屿在中国渔民中称之为“峙”、“峙仔”。沙洲是已经露出海面的陆地,一般不被海潮淹没,只是台风和大潮时才被淹没。沙洲的外形不稳定,面积较小,由于受潮水冲刷,植物很少生长。
沙洲和沙岛一样,是由大量松散的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泥沙堆积在礁盘上而形成的。沙洲和沙岛的区别在于:形状稳定与否,离海面高低,面积大小,植物多寡等。中国渔民一般把两者都称为“峙”“峙仔”或“沙帽”,亦称沙洲为“沙仔”。暗礁也称礁,是接近海面的珊瑚礁体。涨潮时多数被淹没,退潮时多数可露出水面。有巨大礁盘的暗礁,经过地壳上升的作用,或者经过海浪的冲积,是形成沙洲的良好地点。中国渔民称之为
“线”、“沙”、“铲”等等。暗沙是淹没在水下的较浅的珊瑚沙层或珊瑚礁滩,海水最低潮时也露出水面,也可以说它是水下的珊瑚沙洲。中国最南的领土曾母暗沙就是这一类的沙洲,它的面积有2.12平方公里,最浅处仅有17.5米。中国渔民把暗沙称为“线排”、“沙排”。暗滩也称滩,是隐伏在水面以下较深处的珊瑚礁滩地。暗滩由海底突起,滩面呈广阔平坦的台状,偶有礁墩向上隆起,甚至上升到海面附近。中国渔民称之为“廓”。
南海中分布着许许多多的珊瑚碓和珊瑚岛,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湛蓝的海面上。这些岛碓总称南海诸岛,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曾母暗沙、南沙群岛和黄岩岛。 群岛 礁体 天然岛屿数量 礁体面积(km2) 礁坪面积(km2) 礁湖面积(km2) 数量 面积(km2)东沙群岛141712529211.74中沙群岛1130537713(m2)西沙群岛101836.4221.61614.8297.86南沙群岛522903.1507.62396.8231.81合计 64 5286.5 907.1 4380.6 54 11.41 海南岛是南海上镶嵌的最大的一颗明珠,海南有人口800多万,于1988年正式成立经济特区,也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南海名称很早就出现于古籍。谢承《后汉书》说“交趾七郡贡献皆从涨海出入”。东汉杨孚《异物志》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铁锢之,至此关,以磁石不得过。”三国吴万震《南州异物志》称:“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引三国吴康泰《扶南传》:“涨海中到珊瑚洲”。
“涨海”之称一直延续到南北朝,而《梁书》卷54《海南诸国列传》:“干陁国在南海洲上”(干陁国故地在今苏门答腊岛),已开始使用“南海”名称,至唐宋时期“南海”之称渐多,初唐被流放越南的诗人沈佺期有“身投南海西”的诗句(《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以上引述说明,远在1500年前中国人民已经认识南海和南海诸岛,把南海称为“涨海”、“南海”;南海诸岛泛称“涨海崎头”、“珊瑚洲”;而以“磁石”指称暗礁暗滩,其含意是南海暗礁暗滩多,来往船只搁浅难脱,象被磁石吸住一样。
《琼州府志》在解释“涨海”的含义时说:“南溟者天池也,地极燠,故曰炎海;水恒溢,故曰涨海。” 清初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也有类似解释:“炎海善溢,故曰‘涨海’。”反映中国古人对南海潮汐现象的认识。南海在古代除了称为“涨海”、“南海”、“炎海”之外,还有“朱崖海”(晋郭璞注《山海经》:“(离耳国)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水中”;又唐李善对晋左思《吴都赋》注:“朱崖海中有渚……”)、“大洲洋”、“琼洋”(《崖州志》:“州东接大洲洋,有千里石塘、万里长沙,为琼洋最险之处”,《琼州府志》同此)、“琼海”(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至琼海万州,曰万里长沙……”;《琼州府志》:“则琼之海,其涨海乎”)等。对南海诸岛的称呼,除了上述“涨海崎头”、“珊瑚洲”之外,还有“木饮州”(前引唐李善对《吴都赋》“饮木”一词的注:“朱崖海中有渚,东西五百里,南北千里,无水泉,有木斩之,以盆瓮承其汁而饮之”,按“饮木”当指饮椰子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饮州,珠崖一州,其地无泉,民不作井,皆仰树汁为用”)等。其中康泰《扶南传》关于“涨海中到珊瑚洲,洲底有盘石,珊瑚生其上也”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对南海诸岛珊瑚岛礁成因作出的科学说明。 1973年12月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古地图,被历史学家谭其骧命名为《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又称《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简称《地形图》,这地图画在长宽各96厘米的正方形绢上,根据与该图同时出土的一件木牍上 “十二年二月乙已朔戊辰”的字样,可知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所以成图时间当在2100年之前。《地形图》是现存最早标绘南海的地图。《地形图》的方位是上南下北,从全图看,主要区域绘制精确细致,其他部分则精度下降。从主区向上往南直到南海,这是西汉诸侯南越(南粤)王的辖区。这部分图的比例尺变小,绘图精度显著下降,图上画有河流,海岸线象征性地画为半月形曲线。不管怎样,2100多年前中国的地图上就已经出现了南海 。到了唐代,中国古代航海家在“南海”这一地理概念外,又增加一个新的地理概念:“西南海”,它泛指今日印、巴** 南部海域,还包括了今日阿拉伯海。应该指出的是“南海”、“西南海”均是以中国本土为基准,以中国本土为观察中心点,其地理坐标中心是中国,它们都是中国古代航海家——舟师命名的。
汉代就对南海诸岛有过记载。元代史料更是将“千里长沙”(即今天的南沙群岛)划入海南岛的管辖范围。明代郑和下西洋曾途经西沙和南沙,并留下了南海海域航海图。 到了现代,中国在南海主权的最主要依据是传统疆域线,即“九段线”。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时为国民政府)从侵略者日本手中收回了南海诸岛。1946年,中国政府有感于南海海域地图混乱,展开了南海划界工作。当时负责划界的一艘军舰名为“永兴”——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永兴岛就因此得名。
1947年,当时的内政部完成了南海划界,确定“九段线”。这条线最南到北纬4°的曾母暗沙,奠定了当代中国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黄岩岛也在“九段线”中国领海范围内。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另一个佐证是,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时,以东经118°划界,以东为菲律宾领海;但是黄岩岛的位置约为117°48’,在法理上也在菲律宾国土以外。在1947年划界之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周边国家一直没有提出异议,这就在国际法意义上产生了历史性主权。
南海争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发现。此后菲律宾、越南等国非法控制一些地方,这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本原则。
南海争端的起源与当时的历史因素也有关。当时,联合国正在制定海洋法,而海洋法长期对划界原则定义模糊不清。模糊的划界原则给了一些国家可乘之机。
2015年5月,温哥华旧货摊出售一本1947年版本的《Collier's World
Atlas and Gazetteer》的地图兼地理词典,该词典中收录的一幅地图由Rand McNally公司绘制,其题目为《中国、法属印度、暹罗、及韩国的大众地图》。地图将中国、越南、与泰国并列在一起,故此南海也包含在内。内中地图对中国南海岛礁有详细描述,部分岛礁更明确标明主权属于中国。
我国南海有几个群岛?
4个
我国的南海有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众多岛礁,都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中国与南海周边的国家加强合作,确保南海稳定。
四个,南海是南中国海的简称,南海位于中国内地的最南端,面积一共有350万平方公里,南海一共有四个群岛,分别是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南海有四个群岛,东沙、西沙、南沙和中沙,它们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祖国的神圣领土,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在南海的西北面,它就像一颗珍珠镶嵌在蔚蓝色的海面上,人们称它为美丽的“南海明珠”。
南海位于中国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该海域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领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为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南海南北纵跨约2000公里,东西横越约1000公里,北起广东省南澳岛与中国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一线,南至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西依中国、中南半岛、马来半岛,东抵菲律宾,通过海峡或水道东与太平洋相连,西与印度洋相通,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闭海。
我国南海有四大群岛。
我国的南海在我国的南部,面积约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在这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有无很多岛礁,并且有四大群岛,即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
南海有四个群岛。
南海诸岛位于中国海南岛东面和南面海域,包括西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包括数百个由珊瑚礁构成的岛、礁、滩、沙和暗沙。
依位置不同分为4群:东沙群岛由东沙岛和附近几个珊瑚暗礁、暗滩组成;西沙群岛由30多个沙岛、礁岛、沙洲和礁滩组成,以沙岛为主;中沙群岛由20多个暗沙和暗滩组成,一般距海面10~20米,大多尚未露出水面;南沙群岛由200多座沙岛、礁岛、沙洲、礁滩等组成,其中立地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端。
4个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分布在辽阔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是中国南海诸岛的主要组成部分,习惯上合并称为西南中沙群岛。西沙群岛,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由宣德群岛、永乐群岛、东岛、中建岛、华光礁等构成,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另有10多个暗礁暗滩。南沙群岛,隶属于海南省三沙市(县级)。南沙群岛为永署礁虚拟镇。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为最大岛屿,台湾的军队在此驻军。现由高雄市旗津区中兴里管辖。中沙群岛古称“红毛浅”、“石星石塘”等,位于南海中部海域,西沙群岛东面偏南,距永兴岛200公里。
4个
按其分布位置,分为4群: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南海诸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设立海南省,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划归海南省管辖。东沙群岛归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管辖,实际隶属于中国台湾省高雄市旗津区。
我国南海有四个群岛,最南部的是南沙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我国三沙市的驻地是位于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你兴岛是我国南海岛屿中第二大岛,第一大岛是东沙群岛的太平岛。
我国在南海的四个群岛分别是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自然海域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公里,分布各种岛礁、暗沙、洲和滩等合计有252个,其中以岛相称的有25个。南海是位于中国南边的陆缘海,又名南中国海,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属于西太平洋的一部分,西面通过马六甲海峡与印度洋相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南海是我国四大沿海之一,南海上的很多岛屿都是属于我国海南省和广东省,包括广泛分布的200多个岛、礁、沙滩。
其中按照分布来说,共分为4大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
不就是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东沙群岛。这些群岛都是分布在我国的南海及南海周边,在九段线以内所以,都是我国的领海……。
南海之间东西宽度为1000千米,南北宽度为2000千米。我国在南海拥有四大群岛,这分别是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东沙群岛。
我国南海目前有四个群岛,东沙,西沙,南沙和中沙,它们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只不过因为我国近代积贫积弱,被周边领土强占了不少岛屿!
4大
群岛是指彼此距离很近的许多岛屿的合称。在我国南海分布的四大群岛,分别是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南海诸岛是南海中许多岛屿、沙洲礁、暗沙和浅滩的总称。诸岛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止黄岩岛。
南海有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曾母暗沙。三沙市建在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最大的行政单位。这些岛屿分散在南海,被称为南海诸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处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洋的边缘叫海,我国从北到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南海有诸多岛屿和群岛,著名的群岛有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从地图上看,南海有三个群岛。那就是西沙群岛,东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其中西沙群岛最大,距海南岛最近。三沙市就设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
按其分布位置,分为4群: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南海诸岛,为南海中中国许多岛礁的总称,属海南省和广东省,包括广泛分布的200多个岛、礁、沙滩。
据中国地名委员会1983年发表的公告,南海诸岛被标准化处理的岛、洲、暗沙、暗礁、滩共252个,其中被称为岛的有25个。
南海又名南中国海,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属于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自古以来南海都是商旅要道,海上丝绸之路由此经过,如今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生命线”之一。
南海共有岛礁沙滩230多个,分属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个群岛,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大部分岛礁的生存条件较差,不适合人类居住。
关于黄岩岛地图和黄岩岛地图高清版大图永暑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