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隐(竹隐寺简介)

民俗风情059

竹隐凤凰松隐鹤的意思?

意思是:栽下竹子和松树,竹林中隐藏着凤凰,松树上栖隐着仙鹤。有好山好水,山中隐藏着虎豹,水中潜藏着蛟龙。

这是位于四川成都青城山圆明宫宫门两侧的一副门联,由清末江苏沭阳书画家周宗濂所书,据说对联为郑板桥所撰。

上联:栽竹栽松,竹隐凤凰松隐鹤;

下联: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龙。

物与景偕,山水多姿,全联景物壮观,含蕴至深。前者一片宁静幽深的隐者气息,后者却是一种桀骜强悍的翦径氛围。

扩展资料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景区内外,天师洞和圆明宫幽静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

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自建福宫北行两公里即至青城主观——天师洞。

天师洞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三面环山,一面临涧,古树参天,古分幽静。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细,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相传东汉末年张道陵曾在此讲经传道,观内正殿为“三清殿”,殿后有黄帝祠和天师洞等古迹。

天师洞右下角有一小殿,名三皇殿,内有轩辕、伏羲、神农石像。洞门前有一株古银杏树,高约50余米,胸围7.06米、直径2.24米。据说乃张天师手植,树龄已达1800余年。

1943年夏,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曾来青城山写生。他在天师洞独居一室,先后创作了屈原《九歌》中的插图《国殇》、《山鬼》等多幅作品,送给青城道士的《奔马》和《天马》图,已制成石刻陈列。

圆明宫,坐落在青城丈人山北木鱼山的缓坡谷地,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因供奉圆明道母天尊而得名。

宫内有四重殿堂:前为灵祖殿,供奉灵官神像;二殿为老君殿,供奉太上老君;三殿为斗姆殿,斗姆即圆明道母天尊,为北斗众星之母;后殿为三官殿,供奉天、地、水三官大帝,及全真道的吕祖、邱祖和重阳祖师。

殿堂之间,各有庭院,宫内宫外,瑞草奇花,楠木成林,松竹繁茂,环境十分出静宜人。

参考资料来源:

竹隐公原名?

朱璘

公朱璘,字公璧,号竹隐,乃清源公第25世孙,男性,家中排行为1。公出生年月:137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戌时,仙逝日期:1451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一酉时。

公朱璘于永乐年间,中孝廉,担任湖广随州(今湖北随州)刺史,赵州(今石家庄市赵县)知州。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孝廉是察举制常科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前134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不久,这种察举就通称为举孝廉,并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名公巨卿多出之”,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在明代已经称为举人的称呼。刺史为监察之职。知州在明朝是从五品,月俸十石,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地委书记。

竹隐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竹隐寺简介、竹隐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