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都有哪些特产?
1、下屿肉燕
下屿肉燕,来自连江县坑园镇的下屿岛。它因下屿岛而闻名遐迩,下屿岛因它而锦上添花。有人说,下屿肉燕,实质就是下屿岛人制作的馄饨。它与馄饨的差别只在于,肉燕是纯肉性的食品。近些年,下屿肉燕之所以名声大振,最主要是因其皮薄的特点。
2、连江鲍鱼
当地近海地形平坦开阔,潮流通畅,为连江渔业生产尤其是鲍鱼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我国在同一海区养殖来自不同地理带和不同国家鲍种的最适宜地区。
3、清炒鱼面
鱼面以黄瓜鱼、鳗鱼为主要原料,去皮刮肉,剁成烂泥,和以上等菇粉,适量食盐,打成条块状,放温火锅底烤干,刀切条丝即成。
4、红虫寻桂圆汤
连江县沿海千百年来驰名中外的特产,味美肉鲜,营养价值很高。红虫寻煨桂圆,不仅是历代官家宴席上的珍品,而且列入福建靠前 名菜之一。
5、百胜缢蛏
百胜村位于连江县东部沿海,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百胜缢蛏独特的品质,壳薄肉厚,肉嫩味鲜,口感独特。
6、定海湾丁香鱼
定海湾丁香鱼以味道甜嫩、咸淡适中、肉质鲜美、纯度高无杂质、不易断碎、营养丰富的特点而广受推崇。
1、连江鲍鱼
连江鲍鱼 连江县地处福建东部沿海,属中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肉质鲜美。
2、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已有近千年历史。
3、百胜缢蛏
缢蛏,俗称蛏,因外壳中央稍靠近前方,有一条自壳顶至腹缘微凹的斜沟,似缢痕,故称缢蛏,栖息于河口和有淡水注入的浅海内湾。
答:福州连江靠前 特产有:
连江特产一:鱼丸
鱼丸是福建连江的传统特色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制作工艺十分精细,选用鲜黄鱼、马鲛鱼、鳗鱼等为主料。剁碎鱼肉,加适量姜汁、食盐、味精,捣成鱼泥,调进番薯粉,搅匀后挤成小圆球,入沸汤煮熟,所制作出来的鱼丸富有弹性,脆而不腻,皮薄均匀,色泽洁白晶亮。
连江特产二:扁肉
扁肉是福建连江的传统特色小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说起源于南北宋时期。其制作工艺十分精细,选用优质的新鲜猪瘦肉和扁肉皮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所制作出来的扁肉薄如纸张,色泽洁白,韧而有劲,久煮不烂,柔软滑润,细腻爽口。
连江特产三:连江鲍鱼
连江县地处福建东部沿海,属中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全县海岸线长238公里,海域面积为3112平方公里,海岸线曲折,港湾和岛屿众多,近海地形平坦开阔,潮流通畅,为连江渔业生产尤其是鲍鱼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连江因此还有“中国鲍鱼之乡”的称号。
连江特产江东湖镇西庄水蜜桃 连江棺头镇海蜇皮 连江棺头镇鲥鱼 南竿镇连江大曲、连江老酒 连江长龙乡:名茶“鹿池绿茶 连江筱埕镇:石斑鱼 连江浦下木画 连江元红酒 连江马鼻蜜橘 连江缢蛏
湄洲岛在福建哪里?
湄洲岛,福建莆田市秀屿区湄洲镇辖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 仅1.8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是妈祖的成神地。
湄洲岛自古属于福建莆田,在台湾海峡西岸中部,交通部确定的中国四大国际中转港之一的湄洲湾港的北部。南北长约9.6公里,东西宽约1.3公里,全岛南北纵向狭长,形如娥眉,故称湄洲。
湄洲岛是莆田市第二大岛,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包括大小岛、屿、礁30多个。
其东南有莆田乌丘乡,包括大乌丘屿、小乌丘屿(下屿),原为莆田县湄洲乡乌丘,全镇使用莆田话,乌丘屿六百多人原住民也全部保留使用莆田话。
湄洲岛在福建的莆田市。
湄洲岛因形如眉宇,故称湄洲,亦名湄屿。1978年改革开放后,福建省将其列为重点发展的地区之一加以建设。1988年,湄洲岛被辟为福建省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1992年,湄洲岛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旅游度假区。2010年,湄洲岛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1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正式获批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截止2011年,湄洲岛属于莆田市直接管辖,下辖湄洲镇,共宫下、东蔡、高朱、莲池、寨下、汕尾、西亭、北埭、港楼、后巷、下山11个行政村,至2008年底,全镇总户数9817户,总人口数4万人。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湄洲大道
坑园镇有什么历史?
坑园镇在清朝时属王贤乡集镇下里,民国时期坑园、颜岐、前屿、下屿属象厦公所管辖,红下属官坂乡公所管理。解放初期坑园又称英雄乡。1958年7日公社化时,坑园从筱埕公社分出,建立坑园公社,辖17 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1984年改为乡建制后又改称坑园乡,辖17个行政村。1993年9月分为坑园、下宫两乡后,坑园乡设8个村委会(分属14个自然村),128个村民小组。2000年7月撤乡改镇建制,镇驻地坑园村。2007年末全镇5711户,21456人。镇内人口以汉族为主,少量畲族,约20户,89人,聚居于红下村。
长乐古槐郑姓村庄有几个?
有2个村庄。因为据历史文献和现场考察,长乐古槐地区有两个村庄均姓“郑”,分别是长乐市古槐镇郑姓村和长乐区古槐镇新槐村郑姓村。另外,长乐古槐地区还有一些类似的村庄名,如古槐镇陈姓村、祝姓村等等,可以进一步了解。
长乐古槐郑姓村庄有3个。因为长乐市古槐镇郑姓村庄按照行政区划可以分为郑厝、郑坂、郑旗三个村,均以郑姓命名。郑姓是中国姓氏中的一个古老姓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据统计,我国有约占全国人口3.7%的郑姓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郑姓还有许多知名的历史人物,如唐代诗人郑光祖、明代武将郑芝龙等。同时,郑姓还是很多企业家和明星的姓氏,如前阿里巴巴CEO马云和影视明星郑爽等。
不确定因为长乐古槐郑姓村庄的具体数量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需要进一步查询相关资料或者实地考察。如果对长乐古槐郑姓村庄感兴趣,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图书资料进行更多的了解,也可以前往现场寻找和探索。
不确定。因为我不知道提问者指的是哪个地方的长乐古槐郑姓村庄,如果能提供更加具体的信息,我可以尝试给出更准确的回答。如果指的是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的古槐郑姓村庄,那么据我了解只有一个。如果指的是其他地方,那么我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回答这个问题。
不确定。因为我不知道“长乐古槐郑姓村庄”的具体定义和范围,没有准确的数据和资料来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和考察才能得到准确的数量和具体情况。
不清楚。因为“长乐古槐郑姓村庄”可能是一个地名,但没有太多的细节信息可以确定其具体的数量。同时也没有明确的统计数据给出。如果能提供更多细节信息,例如相关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族谱信息等等,或许能够更具体地回答这个问题。
不清楚因为长乐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槐树也是比较常见的树种,郑姓也是一个常见的姓氏,所以在长乐可能有多个古槐郑姓村庄。但如果要具体确认数量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调查。
长乐郑氏主要聚居村落:
玉田、潭头、猴屿、大田、桃源、福圣、仓埕、流水、仙岐、沙京、洋屿、亩忠、恩连、岱西、郑村、象屿、院里、流沙、岱边、三星、龙台、岱阳、筹阳、漳港、漳光、大祉、河阳、郑店、东郑、连仓、郑村、炉下、井尾、朝阳、路顶、洋头、马头、新马、洞头、山田、上湖、华墩、蕉岭、渡桥、郑晓、首占,凤山、郑朱、岭头、感恩、石门里、十八般、万花寮、金峰街、梅花、山门顶、莲逢洋、后岐、登贤、广文、桥头、东湖、下郑、上墩顶
大约有25个
长乐郑氏村落及迁始祖:
(一) 航城镇六平山郑姓
唐光启末年。郑颖叔由河南固始入闽,从邵武驻泉州入福州转福清,后定居长乐六平山下,亦称明堂郑氏。传至郑良,迁闽县至德里渡口道头山山坪项。其后裔分迁城关下橹桥、马头、新马、洞头、山田、上湖等地。
(二)航城镇 河下街郑姓
始迁年代与始迁祖名讳失考(郑乐后裔),移迁河阳(今河下街)。
(三)首占镇 首占村郑姓
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郑了翁从福湖迁徙首占。今居村1000多户、外迁香港,美国,新加坡等。后裔有名人郑振铎,陈怀凯,陈凯歌等。
(四)首占镇 岭头村郑姓
始迁年代与始迁祖名讳失考(郑了翁后裔),移迁岭头村。现居村1000余户,侨居海外400余户。
(五)玉田镇 玉田村郑姓
元代(年代失考)郑遂良三兄弟由平潭县钟门澳迁闽县玉瀍乡港头南厅(今玉田村)。现居村2000余户。其后裔分迁桃源、福圣、大田、仓埕里等地。
(六)猴屿乡 猴屿村郑姓
元至治元年(1321年)郑时济、炎盛由长乐仙山濠溪移迁闽县江右里下屿侯封(今长乐猴屿村)。现居村600余户。侨居海外300多户。
(七)江田镇 三溪村郑姓
宋景炎年间(1276~1277年),郑球的后裔,由福城板桥头迁长乐八都三溪村洋头。传三世郑佛寿、郑岩移迁华墩,其后裔分迁阳夏(今洋尾下)蕉岭等地。
(八)松下镇 大祉村郑姓
明建文年间(1399—1402年),始迁祖名讳失考(郑炫后裔)。移迁大祉村。其后裔分迁城关、松下及外迁霞浦、连江等地。
(九)梅花镇 梅花村郑姓
明洪武二年(1369年),始迁祖名讳失考(郑孟敏后裔),由福湖移迁梅花村。
(十)鹤上镇 沙堤村郑姓
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郑京由潭头移迁沙京(今沙堤村)。
(十一)漳港镇 仙岐村郑姓
明嘉靖年间,始迁祖名讳失考,(郑得骏后裔),移迁仙岐村。现居村1400余户。
(十二)潭头镇 桥头村郑姓
始迁年代与始迁祖名讳失考,现居桥头村百余户。
(十三)潭头镇 潭头村郑姓
唐光启年间,郑摄、郑琼、郑琏迁长乐崇德里潭头,不久,郑琼、郑琏先后移迁梅花、东门等地。
(十四)漳港镇 渡桥村郑姓
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郑懈(郑比夫)由福湖移迁渡桥村。
(十五) 漳港镇 上墩顶郑姓
明景泰五年(1454年)郑维德移迁上墩顶。
(十六)文岭镇 郑朱村郑姓
始迁年代失考,郑伙禧由城门黄山迁长乐文岭郑朱村。
(十七)古槐镇 雁塘村郑姓
宋末元初,郑廊,字思闽,由河南人闽,定居长乐郑屯(今雁塘村)。
(十八)古槐镇 北湖村郑姓
宋绍兴年间(约1145~1159年),郑摄由潭头移迁北湖村。
(十九) 湖南镇 下郑村郑姓
始迁年代失考,天贽公后裔郑秉祯迁十七都龙塘境(今下郑村)。又有郑秉瑞迁后团郑。
(二十)湖南镇 登贤村郑姓
明建文三年(1401年),郑以正后裔,始迁祖名讳失考,由福湖移迁登贤村。
(二十一) 湖南镇 广文村郑姓
始迁年代失考,郑君达移迁广文村。
(二十二)金峰镇 凤山村郑姓
始迁年代失考,天贽公后裔郑秉瑞由龙塘移迁凤山村。侨居海外后裔众多。
(二十三) 金峰镇 东湖村郑姓
明建文三年(1401年),郑愎由福湖移迁东湖村。
(二十四) 金峰镇 高岐村郑姓
始迁年代失考。郑丙由连江谷口迁长乐新昌十六都仙山濠溪(今高歧郑村)。
(二十五) 金峰镇 郑店村郑姓
明洪武二年(1369年),郑孟圭后裔,始迁祖名讳失考,由福湖移迁郑店村。
长乐古槐郑姓村庄有25个。古槐郑姓村庄到处分布都是。人口不计其数,大约有五百三十六万人。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所以人很多。
很难确定准确的数字,但至少有两个。因为长乐古槐郑姓村庄是一个地方名称,而在浙江省和福建省都有一个这样的村庄。所以,至少有两个长乐古槐郑姓村庄。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村庄或小镇在中国的许多地区是很普遍的,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长乐是福建省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关于长乐古槐郑姓村庄的数量,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但没有找到确切的数字。不过,长乐境内的确有不少古槐和姓氏为郑的村庄,其中比较有名的有:
1. 古槐郑氏村:位于长乐市翔云街道办事处翔云社区。
2. 郑家古槐:位于长乐市翔云街道办事处翔云社区。
3. 郑家村:位于长乐市翔云街道办事处翔云社区。
4. 郑家山村:位于长乐市翔云街道办事处翔云社区。
5. 郑家岭村:位于长乐市翔云街道办事处翔云社区。
以上仅是部分长乐古槐郑姓村庄的名称,可能还有其他的村庄没有列出。如果您需要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您向当地政府或相关机构咨询。
华原村(华源)有刘、郑两姓,东边刘朱为刘姓,西边郑朱为郑姓。
郑朱的郑阳本为竹田林廷选的娘舅,林廷选少时经常生活在这里,后拜刘朱的刘汝财为师,又与刘则和、刘则玉等同窗共读,交往甚密。
谁知道福州连江哪里可以钓鱼?
连江县海域辽阔、岛屿众多,是一个理想的垂钓天堂,鱼类品种丰富,海钓行业逐渐兴起吸引着很多海钓爱好者。
1、黄岐半岛
黄岐半岛位于连江县东北部沿海,半岛南北面岛礁棋布、港湾众多。是理想的的矶钓胜地,在北面海上牧场可以沉底钓,筏钓等。主要目标鱼:黑鲷、鲈鱼、黑毛、黄鸡、鲈鱼等。
2、罗源湾
罗源湾深水、避风、避浪是全国少有的天然深水港湾。当然也是一个很好的海钓基地,大部分以沉底钓法为主,主要目标鱼:黑鲷、真鲷、鲈鱼、命鱼、黄鮉鱼等。
3、定海湾
定海湾位于筱埕镇,是个渔业特色展示区,海域辽阔,是沉底和船钓的理想去处。目标鱼:瓜宝鱼、春只鱼、黄翅鱼、鲈鱼等等。
福州连江钓点很多,淡水钓最出名的是潘渡溪流域,源头在山仔水库。海钓最出名的是连江下屿。楼主可以登录“福州钓鱼网”论坛进行查询。
关于下屿和下屿中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