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隆回县属哪个市?
隆回县,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稍偏西南的资江上游。东临新邵县,南接邵阳县、武冈市,西抵洞口县,北界淑浦、新化县。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雪峰山余脉,主峰白马山海拔1780米。东南属典型丘陵山区,山丘河川交错纵横。主要矿产有砂金、煤、铌、钽、冰洲石、独居石、绿柱石、锆石。全县辖2个街道,18个镇,5个乡。全县总人口人口1009778人(2020年)。
隆回县,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稍偏西南的资江上游。东临新邵县,南接邵阳县、武冈市,西抵洞口县,北界溆浦、新化县。总面积2868平方公里。[35]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雪峰山余脉,主峰白马山海拔1780米。东南属典型丘陵山区,山丘河川交错纵横。主要矿产有砂金、煤、铌、钽、冰洲石、独居石、绿柱石、锆石。全县辖2个街道,18个镇,5个乡。[1]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隆回县常住人口为1009778人。[33]
320国道贯通境内,赧水可常年通航。名胜古迹有关王桥、奎峰塔、望云山庵堂石刻、白马山庵堂石刻、长鄄贞节牌坊、罗洪贞节牌楼、化字塔、凤形山、清真寺等。县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源故居,湖南省第三大森林公园——“魏源湖”[2]。“滩头年画”是湖南省较早 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产地在湖南省宝庆(现为邵阳)隆回滩头镇[3],标准 重点风景名胜区花瑶虎形山的“花瑶挑花”、“花瑶呜哇山歌”先后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隆回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部崛起比照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县、湘西地区开发重点项目县和革命老区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金银花之乡”。[4][5]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6]2020年,隆回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30109万元,同比增长4.2%。[34]2020年2月2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隆回县退出贫困县。
邵阳有哪些区县?
行政区划 邵阳市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邵阳市辖3个市辖区、7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双清区 面积 137平方千米,人口 25万。邮政编码422001。区人民政府驻建设路。
大祥区 面积 215平方千米,人口 30万。邮政编码422000。区人民政府驻敏州路。
北塔区 面积 84平方千米,人口 8万。邮政编码422001。区人民政府驻江北大道资州。
武冈市 面积1532平方千米,人口 74万。
邮政编码422400。市人民政府驻迎春亭街道。
邵东县 面积1776平方千米,人口118万。邮政编码422800。县人民政府驻两市镇。
邵阳县 面积1997平方千米,人口 97万。邮政编码422100。县人民政府驻塘渡口镇。
新邵县 面积1763平方千米,人口 73万。邮政编码422900。县人民政府驻酿溪镇。
隆回县 面积2871平方千米,人口111万。邮政编码422200。县人民政府驻桃洪镇。
洞口县 面积2184平方千米,人口 78万。邮政编码422300。县人民政府驻洞口镇。
绥宁县 面积2899平方千米,人口 34万。邮政编码422600。县人民政府驻长铺镇。
新宁县 面积2751平方千米,人口 58万。邮政编码422700。县人民政府驻金石镇。
城步苗族自治县 面积2751平方千米 人口 37万。邮政编码422500。县人民政府驻儒林镇。
地级市取消将是趋势吗?
地级市不可能取消,会取消的是县,今后会市管镇,不要县一级。因为县太多,省管不过来。以山东省为例,山东自古一百单八县,省不可能管过来,学校一个班108学生,老师没法上好课。可是一个地级市,只有50来个镇,一个市长就容易管过来。
地级市不能取消,地级市是我国主要行政区。
我国可以把地级市确定为一级行政区,级别高于地级市的省级和副省级城市以及自治州和盟也确定为一级行政区。省政府改成中央政府派出机构,协助中央政府管辖省级城市之外的一级行政区。省政府的部门缩减一半,取消人大和政协。全国人大代表直接由一级行政区人大选举产生,一级行政区人大代表直接由选民选举产生。
中央财政收入归中央政府支配,地方财政收入归一级行政区政府支配。作为中央政府派出机构的省政府的开支由中央政府负责。一级行政区政府拥有现在省级政府所有权利,区政府、县政府、乡镇政府的开支由一级行政区政府负责。
一级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一般情况下,中央不插手一级行政区人事任命,一级行政区行政首长可以不是中管干部。
多数地级市无存在的必要。多了这个层级,要耗费大量物力财力人力,并影响省县的工作效率。一个不到二百万的地级市,其所在地的城市不过三四十万,根本带动不了各县的经济。且市级本身要供养大量的拿工资的人员(有很多人根本没有什么具体有效的工作,故不能称之为工作人员:,只能称之为拿工资的),其工资福利待遇大大超过辛苦工作的县乡工作人员,往往影响县乡工作人员积极性。所以还是实行省直管县为好。当然,可以适当合并一些县,减少省管县的数量!
取消地级市?个人认为,合并一些小的县级单位更好一些。全国有两千多个县,合并成一千多个县。可以减少相当大的一部分行政开支。把这些钱用来充实国防和发展经济教育。有利无害!
取消地级市不现实,虽然取消地级市也有它的好处,但有利也有弊,如果像大家说的那么好,难道国家就不知道吗?这个如果可行,国家早就这样去做了。
新中国成立后,改行政督察区为专区,1971年又改专区为地区,到了1980年地区与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就是当今地级市之肇始。全国大规模撤地区设立地级市就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 地区地级市数量逐渐稳定下来,截止目前,全国共有334个地级行政区,其中地级市294个,自治州30个,地区7个,盟3个。
诚然,取消地级市有很多好处,比如形成省——县——乡三级行政体系,一竿子插到底,少了层级,或许更能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劳动人民的供养成本,减少制约环节等,但调整地级市本身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中国幅员辽阔,县级行政区多达2851个,如果撤销地级市,平均下来每个省份要直接管辖90多个县,这样会造成无法有效管制;其次,地级市所辖区县在文化和经济上耦合度本来就比较高,这样便于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取消地级市,割裂了它们之间的纽带,对它们的经济发展未必有好处;再说了,取消了地级市,我国城市的经济实力瓦解,分为大大小小的县级经济体,龙头城市实力不强,对于国家战略的实施也没有好处,太过零散,群龙无首,还有拿的出手的城市参与世界竞争吗?
因此,取消地级市是不可取的,未来在行政改革上可能会有调整,但大规模取消地级市是不现实的。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地级市应取消,否则不利于区域经济融合,区划经济已过时。
坚决、坚定支持尽早取消地级市!!!为减少层级,节约资源,降低行政成本,实行扁平化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之目的,在通讯、交通非常发达的今天,必须撤销地级市这一虹吸资源的层级,才能减少人才、资源浪费,减少腐败,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县级积极性。
就目前国情实际,取消地级市是完全不可能的,地级市的设置是必要的。但事实上适当调整减少地级市是科学可行的,这就将有些中小省份存在十几个地级市,有些地级市区区一百多万人,没有存在的必要。中小省份完全可以合并成5至6个地级市。有些县二十几万人的县,甚至十几万人以及几万人的县也应该合并(当然** 及时边疆的特殊情况除外)。每个地级市可以辖二十几个县(县级市),一般情况下一个地级市至少辖六百万人口,较大一点的地级市和省会城市辖千万人口。一个县最少也得有35万以上人口,不足35万人口的县都应该合并。
强行取消地级市恐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成本,换个角度可以鼓励一些有区位优势经济也较强的地级市和周围经济互补性、融和性强的地区或地级市合并组合成一个大的地区,可以暂时定为副省级地区。像前不久济南和莱芜合并,还有不久以后的西安和咸阳、广州和佛山、成都和德阳、沈阳市抚顺鞍山、太原和晋中、长沙和湘潭、武汉和鄂州孝感、贵的和安顺等地区。其次一些大的省区也可以分割成不同地域的小省,像新疆可以分为天山以北的北疆和以南的南疆不天山以东到甘肃武威的河西地区,黑龙江尚也可东西二分。最后全国省下的地区可以按原有的省撤消地级行政机构按省县二级机构运作,还有相近的地区也可按经济区位或地理区位组成副省级大地区。最后这些副省级大市或副省级大地区及一些大省分割的大面积地理区域已经事实上完成了地级市取消,全国形成了更多次省一级的大地区或者也可以说是小省,只要原有的省一撤消全国就形成了中央、省、县三级机构,同时还可以强化县级的人事和财政权,在县域撤乡按经济人口规模设镇、居民点.。
神经病小编还管理不过来 古代骑马都可以管那么大地方 官还那么少 现在信息化社会中央直接管县都没问题 都立几个群就好
应该取消地级市,建国初期体制是非常科学的,地级行(专)暑是省政府派出联络机构,行(专)署首长是地委书记和专员,行政编制较简单
记得若干年前有撤区并乡,这个经验可用于撤市(指现在的地级市)并县,所有县和县级市归省直管。地级市本来就是个不伦不类的机构,它的存在对县一级的发展不但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是一个阻碍,同时又消耗大量的财政资源,所以必须撤消,并且越快对国家有利。
地级市的存在,是延用以前的旧体制,随着信息技术道路交通设施的健全,人的活动半径加大,应该减少地级市,扩大一个地区的范围
我个人意见有两个观点。一是撤地级行政,裁减行政人员,减轻县级被它所带来的压力和拖累,让县可放开手脚大胆干练的干。二是撤县拼乡镇设区,将每县改成五至六个区,直接由地级管辖,不再有乡镇和县,裁员更多,节省更大。
直辖市快速发展的成就,是有目共睹,这主要是中央高层的决策,能得以快速执行,使它的行政效率很高,而现在有些地级直接形成了中梗阻,中央和省的决策得不道有效执行,效率低下,建议省直管县,减少县的数量,2到3个县合并为一个县,2到3个乡镇合并为一个乡镇,2到3个自然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这样行政效率会得道很大提高,行政费用也会降低不少,这样干,可是要待1一2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首先的问题是在宪法中本身就没有地级市这个称呼,宪法中只有省,县,乡三级,在以前称呼为地级市,但是现在的叫法为(设区市)在现在的官方说法中都已经全部改了……还有一个问题是之前称呼的县,或者县级市全部都是省管,地级市代管。后来出现的省直辖县(市)就是取消地级市的代管权而已。财政,人事都直接归省直管,不在由地级市统一处理。
地级市取消是不可能的。过去十几年间,很多县改市成为了原辖属城市的“代管”区域。于是很多人猜想以后会不会都以单独县市模式组成新的构架,然而事实上什么情况,看看广东就知道了。
为什么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只有两个县级市入围全国百强县?因为广东曾经的百强县如今都成了区。是广东先行一步走在了各省前列,从县变成县级市,从县级市变成区,以此组成并扩大了新的大城市。比如花县改称花市,而后成为广州市花都区。
地级市也是一样的道理,尤其很多只有一个区两个区的中小城市,近年来都在扩容,县改区进程正在加速。
所以目前的情况是地级市规模正在逐步壮大,而不是萎缩,越来越少的是县和县级市。因此,未来随着城市化率的提升,居民城镇化提升,越来越多的县和县级市变成区到是一种流行趋势。
至少目前来说取消地级市的可能性不大,如果要强行取消,困难非常大。在目前地级市的运行中,实力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再加强。这十几年来,市改区或者县改区搞的非常火热,进一步加强了地级市市辖区的实力。
为什么说现在的地级市取消不可行呢?人有很多,最主要是有三条。
第一,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数量太少了。港澳台不说,就说** 。9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省级31个行政单位。平均下来每个省级单位面积达30万平方公里。尤其是西部地区,大几十万只过百万平方公里的省份不少。如此以庞大的省如果直接管县,那么难度就太大了。
以江西省为例。江西是一个面积在全国来说属于中等的省份,只有16万多平方公里。但是县级行政区却达到了100个。如果由省直接管理县,那么难度真的很大。比如说省里要统计一下数据,这100个县工作进度肯定不一样,很难捅得上来。
要是放到新疆、** 这些省区,省直管县那难度就更大了。县的部门要跑到省城去办事,几百上千公里的路程,效率就要大打折扣。
第二,和省级行政区划太少相对应的是县级行政区划太多。中国县级行政区划有2800多个,31个省市区平均下来,平均每个省超过了90个。而一些人口大省,比如河南、河北、山东、四川县的数量就更多了。如果省级直接对口这100个多个县,虽然跳过了市里,层级是减少了,但是工作量是大的多的大的多,势必导致工作效率的下滑。
第三,中国的人口规模太大了,省直接管县不可行。中国的省份,人口规模普遍在好几千万,8000万以上乃至过亿的也好几个。这个规模完全是标准 的。像宁夏、海南,以及四大直辖市这地方省直管县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他们的人口最多也是两三千万。但是你叫一个人口过亿的广东、山东直管县,管得过来吗?
目前的省市县三级体制,其实在我国人口只有几千万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下来了。比如在汉代,在实行郡县制的基础上,汉武帝又加了13个刺史部,变成了州郡县三级。那个时候人口最多不过5000多万,就已经是三级行政体制了。在全国有14亿人口,如果由省市县三级体制演变为省县两级,虽然行政级别少了,但行政效率未必能够提高。
如果像越南、泰国那样,把一级行政区划增加到五六十个乃至七八十个,取消地级市可能性倒是有。如果把现在31个省市区花成60个省,每个省的数量控制在50个左右。省级直接管50个县,是完全管得过来的。
省管县能减少管理环节,节约行政成本。但也面临辖区过大、辖县过多,管理不过来的问题。根据上述情况,可采用分省或直辖市处理。
人口较多的省分可分设直辖市或分省,全国保持每省管辖的县不超过50个,全面取消市管县体制。
例:设立洛阳中央直辖市(辖洛阳、三门峡、济源和郑卅的登封县)
设立丹江中央直辖市,辖南阳、襄阳两市
设立徐卅中央直辖市,辖徐卅、亳州、商丘、荷泽四市。
设立颍河中央直辖市,辖周口、驻马店、阜阳三市,市政府驻三市交界的沈丘县城。
日本没有地级市这一机构,中国也应取消这一似行政单位,实行省直管县。机构越多,办事效率越低,这样全国可精减几百万公务员及各级政府官员。
湖南撤县设市标准?
(一)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400人以上的县,达到下列指标,可设市撤县:
1、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含县属企事业单位聘用的农民合同工、长年临时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登记的有固定经营场所的镇、街、村和农民集资或独资兴办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城镇中等以上学校招收的农村学生,以及驻镇部队等单位的人员,下同)不低于12万,其中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8万。县总人口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30%,并不少于15万。
2、全县乡镇以上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低于80%,并不低于15亿元(经济指标均以1990年不变价格为准,按年度计算,下同);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1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2以上;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不低于人均100元,总收入不少于6000万元,并承担一定的上解支出任务。
3、城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其中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65%,道路铺装率不低于60%,有较好的排水系统。
湖南省撤县设市的标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或人均地方本级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连续2年位居本省所辖县前40%以内,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不低于80%
一般说,湖南撤县设市标准人口指标,拟设市区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位居本省所辖县前30%以内或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拟设市城区常住人口不低于15万人。
湖南省撤县设市需要达到以下要求:
1、市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5万人以上,其中市政府驻地具有非农业户口的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20万人以上;
2、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产值占80%以上;
3、国内生产总值在25亿元以上;第三产业发达,产值超过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35%以上;
4、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已成为若干市县范围内中心城市的县级市,方可升格为地级市。
隆回县政府网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隆回县政府内网、隆回县政府网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