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鱼山旅游景点?
鱼山
其他含义
河南省永城市条河镇
鱼山,又称虞山、睡美人,位于河南省永城市条河镇,是芒砀山群的一座山峰,位于芒砀山主峰东北5公里,长约3公里,海拔145米。
基本信息
中文名鱼山别名睡美人美人鱼虞山地理位置永城市条河镇
位置
鱼山位于河南省永城市条河镇,属于芒砀山群主峰北约5公里处,是一个东西走向、长约3公里、海拔145米的山峰,远远望去,鱼山就像睡在那里的一个美女。头、颈部、颈部上的项链、腹部、乳房、腿、脚都非常清晰,因此人们称她“睡美人”“美人鱼”。
历史
据清光绪本《永城县志》记载:西汉末年渤海太守蒋诩,弃官隐于芒砀群山的鱼山。今芒砀群山北面的鱼山有钓鱼台,一说姜子牙钓鱼台,一说就是蒋诩隐居的钓鱼台,明代嘉靖甲辰(1554年),永城教谕郑礼、生员秦时雍纂修的《永城县志·艺文志》中“涟川八景”即对鱼山诗题《渔叟钓矶》:
茅屋深居古屿东,生涯只在钓竿中。
短蓑几点芦花雪,斜日一丝杨柳风。
晦迹已知占在蛊,佐时谩说兆非熊。
得鱼迤逦暮归去,长啸数声云水空。
景点
风摆石
鱼山风摆石
在鱼山最西面山头的半山腰,有一个被称为“石捧鹅”的地方,它是由上下两块约5吨重的石头组成的。上面的石头压在下面石头的中上部,上面的石头向外突出约80厘米。看上去,随时有掉下来的危险。相传,古时候有两个外地商人路过此地,看到后非常好奇,其中一个商人到上面想把上面的石头推下来,他用力一推,上面的石头就摇晃,眼看就要掉下来,他赶紧叫另一个商人来帮忙,结果两人一起推,石头一动也不动了,这真是一人推着乱晃悠,两人推着却不动。
钓鱼台
在西面两山头的中间,有一块向南伸出5米的大石头,上面非常平整,相传那就是姜子牙在鱼山湖的钓鱼台。姜子牙每天在那里钓鱼,有一天,他钓了一条大鲤鱼,向后用力猛一甩,把鱼就甩到山后边去了,大鱼一扑腾,把地给扑腾弯了,一直到现在,这块地无论用人工犁,还是用机械犁,犁沟总是弯的,因此,当地百姓就把这块地称为“扑鲤弯”。
石麦垛
在鱼山的最高峰,有一个由很多麦穗状石块组成的石垛。当地百姓叫它“石麦垛”。站在“石麦垛”四处眺望,鱼山周围风景尽收眼底,使人心旷神怡,感觉到站得高看得远的心情。
饮马槽
在“石麦垛”的西边有一个直径30厘米,深50厘米的圆形旗杆座,相传,当年三国猛将张飞在此处打仗,帅旗就插在此处。“石麦垛”东边有一个饮马槽,面四季有水。张飞驻鱼山就在此饮马。
神龟探海
神龟探海
顺着“石麦垛”往东50米,有一块石头,酷像乌龟,两目有神,目瞪正南方,那就是传说中的“乌龟探海”。在“乌龟探海”的北边,有两块竖立的石头,合在一起,像一对夫妻。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妻,他们含辛茹苦把子女抚养成人。可是儿女不孝,把他们赶出家门,他们来到鱼山开荒种地,维持生活, 后来,妻子得重病,丈夫背着妻子四处求医。两块石头就是石老头背石老妈的真实写照。如果你有机会到鱼山来,从夫妻石向东走100至200米处,看得非常逼真。鱼山的传说景点还有很多,如石婆婆、石屋、石鼓、石棺、隔山掏火、小南门、白果寺等举不胜举。
姜尚故事之九:关于姜子牙的歇后语?
姜子牙一生--七死三灾 姜子牙下山--九死一生 姜子牙封神--自己没份、全给了别人 姜子牙他舅--神上的神 姜子牙复婚--覆水难收 姜子牙卖面--折了本、折了本儿、折本买卖、连本散、赔了大本、赔了本钱 姜子牙卖盐--出蛆 姜子牙搬家--访贤(房闲) 姜子牙算卦--好准 姜子牙钓鱼--怪刁(钓)、只是个幌子 姜子牙开饭馆--鬼都不上门 姜子牙开酒馆--卖不出去自己吃 姜子牙穿时装--不要老一套 姜子牙卖干面--卖馊了、渗出汤来了 姜子牙卖白面--正是倒霉的时候 姜子牙卖面粉--不遇时 姜子牙卖灰面--背时、亏了大本、折了本钱、倒担回家 姜子牙卖笊篱--没捞着啥 姜子牙娶媳妇--老来喜 姜子牙八十为相--好健忘(旺) 姜子牙开算命店--买卖兴隆 姜子牙开算命铺--生意兴隆、买卖兴隆 姜子牙开算命馆--买卖兴隆 姜子牙开酒饭馆--鬼都不上门、卖不出去自己吃 姜子牙火烧琵琶精--现了原形 姜子牙担着笊篱进城--没人买你的货 姜子牙卖面遇着大风--倒霉 姜子牙卖灰面遇着大风--倒霉、倒霉透了、活该倒霉 姜子牙担着笊篱进朝歌--没人买你的货 姜太公开口--老掉牙了 姜太公用兵--老谋深算 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没你的位置、没有你的位置、没有你们的坐位、哪有你的位置 姜太公卖盐--出蛆 姜太公卖面--吹了、捣蛋(倒担)、折了本、捣蛋(倒担)回家、倒霉透了 姜太公卖粉--越卖越穷 姜太公封神--一言为定、没有位子、没有位子了、没自己的份、自己没有份、没有自己的位置 姜太公钓鱼--直的、直钩、去为谁(渭水)、直钩儿、爱者便来、来不来随便、愿者上钩儿、周武王上钩 姜太公的卦--好准、准得很 姜在公说书--神聊 姜太公退休--吃老本 姜太公唱歌--老调 姜太公复婚--覆水难收 姜太公算卦--真准、好准、好准啊、未卜先知 姜太公敲门--老到 姜太公奏琴--老调重弹 姜太公晨跑--老练(炼) 姜太公长头癣--老毛病 姜太公关节痛--老毛病又犯了 姜太公讲故事--神聊 姜太公钓乌龟--愿者伸脖子 姜太公钓王八--愿者伸脖子 姜太公坐旗杆--望眼欲穿 姜太公抱孙子--老的老,小的小 姜太公的巴掌--老手 姜太公的主意--老办法 姜太公的曲子--老谱 姜太公的画像--老样子 姜太公的服装--老一套 姜太公的坐骑--四不像(象)、吓不倒 姜太公的钱包--有老本 姜太公的钓钩--伸的、直的 姜太公说相声--神聊 姜太公练长跑--起步晚了 姜太公穿马褂--老套 姜太公唱渔鼓--陈词滥调 姜太公煮果羹--老糊涂 姜太公卖灰面--倒霉透顶、捣蛋(倒担)回家 姜太公做买卖--精打光、光赔不赚、样样赔本、样样赔本儿、样样儿赔本 姜太公摆资格--倚老卖老 姜太公娶媳妇--老来喜 姜太公不啃骨头--老掉牙了 姜太公坐主席台--资格老 姜太公坐钓鱼台--愿者上钩 姜太公直钩钓鱼--愿者上钩 姜太公的钓鱼钩--直来直去、直出直入、直进直出 姜太公的脑袋瓜--老手(首) 姜太公背封神榜--替别人搞一套、替别人搞了一场 姜太公封板壁神--百无禁忌 姜太公卖面刮大风--倒霉事都赶到一起了 姜太公钓鱼断了线--大鱼小鱼都不来 姜太公八十遇文王--交老运 姜太公八十养儿子--难得 姜太公的眼镜没镜片--老框框 扮姜太公的角色带了黑髯口--受了不白之冤
封神榜里面的渭水河边是指哪里?
渭水,又称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源于甘肃省,流经陕西省。姜太公垂钓的地方就是陕西的宝鸡市的渭水河,在那渭水河畔还留有姜子牙垂钓的钓鱼台。渭水沿岸还留有许多与姜子牙有关系的相关的地名和其他命名,如:太公庙、尚庄、子牙坡等等。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写道:“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可见这姜子牙是在渭水这里上演一出不同寻常的垂钓,吸引住了周文王的关注。当然,是个人都会被姜子牙这种独特的钓鱼之法感到不解与好奇。周文王也是同样,带着不解上前与他搭话,这一家聊可不得了。
姜子牙钓鱼台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姜子牙钓鱼台图片、姜子牙钓鱼台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