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县(夏邑县人民政府官网)

民俗风情085

河南夏邑县属于哪个市?

属于商丘市。

夏邑县辖13个镇、11个乡、731个行政村,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夏邑县常住人口为896578人。   

夏邑县(夏邑县人民政府官网),夏邑县(夏邑县人民政府官网),第1张

河南省夏邑县属于商丘市,夏邑古称栗邑,有"中国孔祖之地"之称,位二河南省东部,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是中原地区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投资城市。

夏邑县,简称栗,古称栗邑,河南省商丘市下辖县,素有“中国孔祖之地”之称。位于河南省东部,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总人口120万人。东接永城、砀山县,西连虞城县,南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北依山东省菏泽市单县,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横穿夏邑全境,是中原地区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圈产业转移的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投资城市。

夏邑属于河南哪个市?

属于河南省商丘市。

夏邑县,简称栗,古称栗邑,河南省商丘市下辖县,素有“中国孔祖之地”之称。夏邑县位于商丘市东部。截至2019年6月,辖24个乡镇、731个行政村,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

夏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夏邑是黄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夏代属虞地,商代为栗邑,西周属宋国,秦置栗县,汉称下邑,金改为夏邑,延续至今。

夏邑境内的清凉山遗址、姜仁堌遗址、三里堌堆遗址分别为新石器时代和河南龙山文化时期遗址。夏邑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祖籍,孔子曾多次回栗祭祖和考察殷礼,后人立“还乡祠”以作纪念。夏邑是著名军事家彭雪枫将军殉难地,建有“彭雪枫将军纪念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夏邑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夏邑是“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年均粮食总产量24亿斤,连续9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夏邑是“中国食用菌之乡”,年产双孢菇16万吨、草菇4万吨,年产值10.5亿元,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标准 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全省较早 。

扩展资料

夏邑行政区划

2005年,夏邑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郭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李集镇管辖,李集镇政府驻地不变。

调整后,夏邑县辖8个镇、16个乡:城关镇、会亭镇、车站镇、李集镇、杨集镇、马头镇、韩道口镇、济阳镇、北镇乡、歧河乡、火店乡、中峰乡、罗庄乡、孔庄乡、业庙乡、何营乡、骆集乡、王集乡、太平乡、郭店乡、桑堌乡、曹集乡、刘店集乡、胡桥乡。

2011年,太平乡、罗庄乡撤乡设镇。2012年,火店乡撤乡设镇。2013年,北镇乡撤乡设镇。2017年郭店乡撤乡设镇。

调整后,全县辖13个镇、11个乡:城关镇、会亭镇、马头镇、济阳镇、李集镇、车站镇、杨集镇、韩道口镇、太平镇、罗庄镇、火店镇、北岭镇、曹集乡、胡桥乡、歧河乡、郭店镇、业庙乡、中峰乡、桑堌乡、何营乡、王集乡、刘店集乡、骆集乡、孔庄乡。

河南夏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夏邑大圣寺。大圣寺石塔位于夏邑县李集镇张庄村,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藏经阁、碑亭等。其建筑古朴庄严,飞檐画栋,雕梁玉柱,气势恢宏。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却渐渐使它声名远扬,香火越来越旺。僧众济济,香客如云,晨钟暮鼓,诵经礼佛

孔子还乡祠,天龙湖风景区

芒砀山汉文化景区,彭雪枫纪念馆

长寿苑文化景区,大圣寺石塔

商丘南湖风景区,蔡楼遗址

商丘古文化旅游区,吴家寺遗址

杨氏寿坊

夏邑县的城市规划?

夏邑县,河南省商丘市辖县,为龙山文化发祥地,中国长寿之乡之一。根据《夏邑县空间总体规划方案》,夏邑城乡建设将以县城区为核心,形成“中心引领,轴带拓展,四区协同,多点联动”的发展格局。依托铁路、高速、国道、省道、水运等交通优势,打造更加绿色宜居、繁荣富强新夏邑。

还有一定的改进和提升空间。目前该县的城市建设局已经开始了一系列的城市发展规划,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城市规划需要更好地考虑到市民的实际需求和生活习惯,突出重点发展区域,并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另一方面,需要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因此,夏邑县在城市规划方面需要加强一些方面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文化保护等。

规划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背景,提出建设“和谐夏邑、小康夏邑、宜居夏邑、魅力夏邑、可持续发展夏邑 “五个发展目标,并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三级城镇体系。

规划至2030年,夏邑县中心城区人口62万人,面积62平方公里。

商丘市夏邑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

从夏邑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可以看到,城市框架向北发展到北环路,向南发展到南外环路,向西发展到西外环路,向东发展到东外环路。

西外环路大致沿罗庄、彭集、刘路口、韩庄、槐刘村、三里村、齐庄、五里桥、白河涯、代集村,东外环路及南外环路大致沿小谭庄、阎庙、三姓庄、藏阁、王菜园、孙王庄、李王庄、吴代庄、代营、小孙庄,礼仪大道大致沿新放庄、刘枣园、大曹集、水司庄、焦庄、程楼、郭程楼,邢商永铁路大致沿何集、王集、朱双庙、西左庄、后左庄、左庄、班杜庄、孙王楼,郑商永城际铁路大致沿核桃园村、单庄、袁阁、小高庄、谭庙、东外环路西侧、司苇坑、大胡楼、蔡楼,永夏高速北延线大致沿北杨庄、小黄庄、张花园、小马庄、刘双阁、臧破楼、练庄、马庄、程庄、孙楼。

夏邑南站位于西左庄、后左庄北侧,夏邑东站及东环广场位于大棚楼村西北侧,仪园及礼仪湖位于大曹集村西侧,清风园位于瓦房庄南侧,文园位于王坡楼村东侧,礼园位于前夏庄西侧,仁寿园五里庙西侧,孔德园位于后刘庄西侧,汇智园位于后冉庄北侧,樱花园位于西崔集南侧,水厂蓄水池位于彭庄村东侧。

城市性质

国家纺织服装生产基地,豫皖鲁苏四省交界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宜居宜养的生态园林城市。

城市职能

(1)国家绿色农业发展区、国家健康养老之乡、国家重要的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2)河南省印染产业基地、豫东地区特色商贸中心。

(3)商丘市对外开放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窗口、商丘市旅游发展的重要节点、全县域经济文化服务中心。

城市规模

至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32万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控制在42.3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32.3平方米以内。

至2035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5.7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60万人,人均建设用地109.5平方米。

绿地广场系统

到2035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城市街道绿化普及率达到95%,居住区绿地率大于30%。

结合水系和重要的城市公共中心,构筑多层次、网络型的绿地景观系统,形成“一核统领、四带贯通、绿廊渗透、绿心匀布”的绿地系统结构,建设会“呼吸”的城市。

一核统领:以天龙湖公园作为区域生态绿核,服务于整个中心城区。

四带贯通:沿毛河-沱浍河、御道河、虬龙沟和东外环两侧规划大型的带状绿地贯穿中心城区。

绿廊渗透:沿主干路两侧规划绿地带形成连续的、纵横交错的绿色通廊渗入中心城区。

绿心匀布:在城市功能组团内部建设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街头绿地等生态绿心,形成配套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达到300米见绿(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绿地)、500米见园(面积4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的目标。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本次规划的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范围内用地,北至北环路以北800米,东至东外环路,南至南外环路,西至西外环路,面积共计86.5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7-2035年,其中近期至2020年。

空间结构

整体形成“一城织四区,一核引两带,三轴筑两心”的空间结构。

一城织四区:将中心城区划分为四个特色功能片区,分别为老城生活区、新城生活区、康体休闲区和产业集聚区。

一核引两带:天龙湖、毛河、沱浍河、御道河交界区域打造城市生态景观核心;沿毛河、沱浍河规划生态景观带,沿御道河规划文化休闲景观带;

三轴筑三心:三轴分别为县府路生活空间拓展轴、和谐大道商业商务集聚轴、东部新区公共服务集聚轴;两心分别为商业商务服务中心和市民公共服务中心。

综合交通规划

(1)快速路

外环路作为中心城区外围的快速路——北环路、东外环路、南外环路,主要为货运交通和过境交通服务。

(2)主干路

规划“七横六纵”的主干路网络,七横为雪枫路、县府路、北御道、南御道、华夏大道、振兴大道、腾飞大道,六纵为西环路、和谐大道、孔祖大道、长寿大道、东环路、礼仪大道。

夏邑县(夏邑县人民政府官网),夏邑县(夏邑县人民政府官网),第2张

(3)慢行系统规划

形成“两心、两轴、五带”的慢行系统。以天龙湖、礼仪湖为中心,重点打造主题绿道;以沱浍河、御道河为轴线,结合河旁绿地规划慢行绿道;以县府路、栗园路、孔祖大道、长寿大道、礼仪大道为主线,形成公共自行车通道主骨架,串联公共自行车租赁点。

县域规划范围

夏邑县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1481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范围

规划区范围包括规划中心城区、城市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本次规划划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城关镇、曹集乡、李集镇、桑堌乡、何营乡、刘店集乡、太平镇、胡桥乡、郭店乡、北岭镇、歧河乡的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约689.3平方公里。

城乡产业发展布局

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打造纺织服装和印染两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现代大农业、休闲旅游及养生、物流商贸、金融商务服务五大支柱产业。

城乡发展规模

至2020年,全县常住人口为95万人,户籍人口为125万人。全县常住城镇化水平为45%,户籍城镇化水平为34%。

至2035年,全县常住人口为120万人,户籍人口为138万人。全县常住城镇化水平为66-68%,户籍城镇化水平为59%。

城乡居民点体系

确定夏邑县“城—镇—村”的三级城乡居民点体系,细分为“中心城区—中心镇—特色镇—大型农村居民点—一般新农村”五个序列。

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规划县域形成“中心引领,轴带拓展,四区协同,多点联动”的城镇发展格局。

中心引领:中心城区作为夏邑县城乡发展极核和统筹城乡、吸纳农村人口就近转移的重要载体。

轴带拓展:沿“车站—中心城—会亭”打造县域工业发展轴,沿“济阳—中心城—太平”打造县域休闲旅游产业集聚轴。

四区协同:中心城及其周边紧密发展区、东部经济区、北部经济区和西南经济区四个功能各异而又协同发展的经济发展区。

多点联动:中心镇、特色镇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通过示范效应带动整体发展。

城乡综合交通规划

加强对外交通衔接,依托国家铁路和公路干线交通系统,形成便捷的对外交通体系;对内加密路网,强调中心城区对周边乡镇的交通辐射,完善城乡公交线网,鼓励发展绿色交通,形成外通内达、层级分明、绿色低碳的综合交通体系。

铁路:保留现状陇海铁路及其在车站镇的场站,进一步完善其客运和货运功能。预留郑商永城际铁路线位,并在中心城区东部设置城际站点。预留邢商永铁路线位,并在沱浍河和南外环路交汇处设货运场站1处。

水运规划:沱浍河按照4级航道建设,通航能力达到500吨级船舶。规划在南外环和长寿大道附近设置货运码头1处;在天龙湖景区附近,南御道和西环路处设置游览观光码头1处。

高速公路:保留连霍高速公路,由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六车道,建议在S319处、现状高速公路服务区东侧各新增1处高速出入口。预留永夏高速公路及北延线线位,南接永登高速,北连规划商砀高速,并在S513处设置高速公路出入口。

国省干道:预留国道343线位,形成“五横六纵”的省道网络,五横为:S207、S513、S316、S317、S320,六纵为:S206、S319、S516、S202、合纵路、夏车路。

夏邑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0)

空间拓展方向

东向拓展:行政中心向东迁移,整治运河环境,对接永夏高速北延线出入口、夏邑至高铁站快速通道等大交通格局发展态势,促进城市东向拓展。

西向延展:整治天龙湖景区,以生态为核心吸引力,并增加连霍高速在S326段出入口,带动城市西向延展。

南部完善:以现状产业集聚区为基础,重点进行空间体系、路网结构、产业配套等的完善。

北部优化:结合现状省道,对该区域空间结构进行适度优化,不鼓励大规模拓展。

整体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整体形成“一城织四区,一核引两带,三轴筑三心”的空间结构。

一城织四区:老城生活区、新城生活区、产业集聚区、康体休闲区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合力组成夏邑县中心城区。

一核引两带:以天龙湖景区为城市生态核心,沿毛河、御道河两侧打造城市生态景观带。

三轴筑三心:沿县府路打造城市空间拓展轴,沿滨河大道构建商业商务集聚轴,东部新区规划公共服务集聚轴;保留老城现状商业商务服务中心,天龙湖景区区域打造康体休闲中心,东部新城区构建综合公共服务中心。

夏邑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规划期限

近期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30万人,用地规模33.71平方公里,人均112平方米;

中期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40万人,用地规模44平方公里,人均110平方米;

远期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62万人,用地规模66.66平方公里,人均108平方米。

城市性质

豫东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商丘市域副中心,以纺织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贸城市。

城市发展方向

南跨、东拓、西延、北优,即以南向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东向为辅助方向,并在保护西向良好的自然环境的同时,约束城市向北发展。

总体布局结构

“一带”:沿人工运河生态景观带;

“三轴”:县府路三产特色服务发展轴、孔祖大道文化旅游发展轴和长寿大道产业综合发展轴;

“两心”:综合商业中心、行政文化中心;

“一区”:中心商务区。

规划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发展背景,提出建设“和谐夏邑、小康夏邑、宜居夏邑、魅力夏邑、可持续发展夏邑 “五个发展目标,并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三级城镇体系。规划至2030年,夏邑县中心城区人口62万人,面积62平方公里。

夏邑县:

夏邑县,简称栗,古称栗邑,河南省 商丘市下辖县,素有“中国孔祖之地”之称。位于 河南省东部,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北依山东菏泽,南临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东接永城市、 砀山县,西连 虞城县, 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横穿夏邑全境。

2014年,夏邑全县总面积为1481平方公里,总人口120.59万人,常住人口为87.75万人。 是中原地区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经济圈产业转移的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投资城市。

夏邑县的规划:

“十二五”期间夏邑县地区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素质明显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发展后劲大为增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

对外开放全方位拓展,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持整体和谐稳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成就为“十三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夏邑县 “十三五”产业研究与战略规划参考指导报告》由中商产业研究院的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参考国家统计局、政府部门机构发布的最新权威数据,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市场研究的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

夏邑县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夏邑县人民政府官网、夏邑县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