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佳木斯精神病院)

民俗风情060

佳木斯的发展史?

1954年设合江专区,专署驻佳木斯市。原松江省所属桦川(驻佳木斯市)、桦南(驻湖南营)、萝北(驻肇兴镇)、富锦、集贤、抚远(驻绥远镇,即今抚远镇)、依兰、汤原、勃利、饶河、宝清等11县划归合江专区。   1956年桦南县撤销,并入桦川县。桦川县驻地迁湖南营。合江专区辖10县。   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佳木斯、鹤岗、双鸭山3市划归合江专署领导。萝北县迁驻凤翔镇。合江专区辖3市、10县。   1959年抚远县驻地由抚远镇迁同江镇。   1960年撤销集贤县,以原集贤县的东部地区设立友谊县(驻友谊农场);原集贤县的西部地区划归双鸭山市。撤销饶河县,并入牡丹江专区的虎饶县。   1962年撤销友谊县,恢复集贤县(驻福利镇)。合江专区辖3市、9县。   1963年以富锦县松花江以北的绥滨地区设立绥滨县(驻绥滨镇)。合江专区辖3市、10县。   1964年恢复桦南(驻桦川县原驻地桦川镇,称为桦南镇)、虎林(驻虎林镇)、饶河(驻饶河镇)、友谊(驻友谊镇)4县。桦川县由桦川镇迁驻佳木斯市。合江专区辖3市、14县。   1965年由抚远县部分地区设同江县(驻同江镇)。抚远县由同江镇迁驻抚远镇,桦川县由佳木斯市迁驻悦来镇。合江专区辖3市、15县。   1966年佳木斯、鹤岗、双鸭山3市改由省直辖。合江专区辖15县。   1967年佳木斯市划归合江专署领导。辖1市、15县。   1968年撤销友谊县,并入集贤县。合江专区辖1市、14县。   1970年合江专区改称合江地区。将虎林县划归牡丹江地区。原七台河特区改设七台河市,属合江地区领导。辖2市、13县。   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佳木斯市升格为地级市。   1984年12月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4]170号)设立友谊县,以合并于集贤县的原友谊县行政区域为友谊县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友谊镇。   1984年12月1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4]178号)撤销合江地区,将桦南、集贤、宝清、富锦、依兰、汤原、桦川、萝北、绥滨、饶河、同江、抚远、友谊共十三个县划归佳木斯市管辖。   1987年2月24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85号):撤销同江县,设立同江市(县级)。以原同江县的行政区域为同江市的行政区域。   1987年11月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77号):(1)将佳木斯市的集贤县划归双鸭山市管辖。(2)将佳木斯市的萝北县、绥滨县划归鹤岗市管辖。   1988年8月30日,民政部批准(民[1988]行批19号)撤销富锦县,设立富锦市(县级)。以原富锦县的行政区域为富锦市的行政区域。   1991年2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1]4号)将佳木斯市的宝清县、友谊县划归双鸭山市。   1993年7月5日,国务院批准将佳木斯市的饶河县划归双鸭山市管辖。   全市有4个民族乡,分别是桦川县星火朝鲜族乡、汤原县汤旺朝鲜族乡、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和八岔赫哲族乡。全市共有42个民族村,其中朝鲜族村 35 个、赫哲族村5个、满族蒙古族村1个、满族村1个。街津口乡280平方千米、八岔乡287平方千米。伪满康德十年(1943年)十月设置东满总省和兴安总省的同时设置了鸡宁县,隶属于东满总省的乐安区域。1949年解放后,将鸡宁县(原合江省所辖)改称鸡西县,属松江省。 1956年双鸭山矿区改设双鸭山市,为黑龙江省辖市。1958年双鸭山市划归合江专署领导。1966年双鸭山市改由省直辖。      1980年4月15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双鸭山市尖山区、岭东区、岭西区、四方台区、宝山区。   1984年12月5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4]170号)设立友谊县,以合并于集贤县的原友谊县行政区域为友谊县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友谊镇。   1987年11月6日批准,国务院(国函[1997]177号):(1)将佳木斯市的集贤县划归双鸭山市管辖。(2)将双鸭山市岭东、岭西两区合并为岭东区。   1991年2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1]4号)将佳木斯市的宝清县、友谊县划归双鸭山市。   1993年7月5日,国务院批准将佳木斯市的饶河县划归双鸭山市管辖。鹤岗煤矿由满洲炭矿株式会社经营。随着煤炭开采业的不断扩大,此地迅速发展起来,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伪满洲国实行行政机构改革之际。由汤原、萝北两县析置鹤立公,隶属三江省管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撤销三江省,鹤立县划归合江省所辖。解放后,鹤立县升置市,名为兴山市。一九五一年改兴山市为鹤岗市,后为黑龙江省所辖。   1906年(清光绪三十工年)黑龙江省开始出放“鹤字段”毛荒。1916年清丈完毕。此时在今鹤岗附近出现数十个垦荒村落。1918年(民国7年)沈松年与孙丙午等人合资15万元成立兴华煤矿公司,开发石头河地方煤矿。1926年鹤岗铁路开通,煤矿发展。1929年3月,鹤岗煤矿公司驻矿事务所设街基管理员管理街政事务,从此矿山设治,名兴山镇。   1932年8月11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兴山湖,1938年日伪将兴山镇改治兴山街,隶属汤原县。1939年改隶鹤 立县。日本侵略者为了加强殖民统治,1941年5月将兴山街改为特翰街。还驻有日本宪兵分队、日本关东军守备以,设“鹤岗刑务署”、“鹤岗矫正辅导院”两所监狱。1944年二月兴山街改称鹤岗街。抗日战争胜利后,*** 、民主政府接管鹤岗,于1945年12月20日建立兴山市,先后隶属鹤立县、合江省、松江省。   1949年11月24日,兴山市改称鹤岗市,为松江省辖市。1954年鹤岗市为黑龙江省辖市。1958年鹤岗市划归合江专署领导。1966年鹤岗市改由省直辖。   1980年4月24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鹤岗市东风区、跃进区,设立南山区;撤销鹤岗市群力区、反修区,设立东山区;红卫区更名为兴山区;红旗区更名为兴安区。   1987年11月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77号):将佳木斯市的萝北县、绥滨县划归鹤岗市管辖。民国五年(1916年),以桃山脚下的王霸砬子河(今万宝河)为界,七台河地区分归依兰、宝清两县辖。   民国七年(1918年),经吉林省长公署批准设勃利县。从此,七台河地区由依兰县划出,归属勃利县辖。   1965年3月1日,** 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委根据** 中央、国务院2月2日电示,下发《关于建立七台河特区的通知》,决定组建七台河特区。同年5月20日,七台河特区正式建立,实行政企合一管理体制,七台河特区和七台河矿务局一体办公,属黑龙江省合江地区辖。   1968年4月20日,经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七台河特区革命委员会,仍属合江地区辖。   1970年4月1日,经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示下发通知,将七台河特区改称七台河市,隶属关系不变,为地辖市。   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七台河市升格为地级市,将合江地区勃利县划归七台河市管辖。11月,七台河由地辖市升格为省辖市,同时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合江地区管辖的勃利县和宝清县的宏伟、岚峰两公社,划归七台河市辖。 1954年合江专区嘉荫县划归伊春. 1993年.佳木斯市依兰县划归哈尔滨市管辖. 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伪省合并为九省,林口县划属合江省管辖,全国解放后划东北为三省,林口县又归属黑龙江省所辖,沿续至今。

佳木斯属于什么级别城市?

佳木斯属于地级市,是黑龙江省第四大城市,有前进区、东风区、永红区、向阳区四个市辖区,3个县和3个县级市有同江市、富锦市、抚远市、桦南县、桦川县、汤原县、全市面积3.246万平方千米,市区面积1875平方千米。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

佳木斯(佳木斯精神病院),佳木斯(佳木斯精神病院),第1张

佳木斯,黑龙江省管辖的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黑龙江东北部中心城市、以绿色食品工业和轻工业为主的内陆口岸开放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的地市级城市

黑龙江省所属地级市,是三江平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佳木斯市是黑龙江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地级市。

黑龙江第三大城市。

佳木斯的由来?

佳木斯原名“甲母克寺噶珊”、“嘉木寺屯”,为满语,意译为“站官屯”或“驿丞村”。

  据出土文物资料证明,早在 6 000年前,佳木斯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历史文献记载,在公元前20世纪夏商之际,肃慎人即在此地繁衍生息,并向中原王朝连年朝贡,接受管辖与封赏。

汉晋时代,肃慎改称为挹娄,南北朝时称为勿吉,隋唐时称为靺鞨,均臣服中原王朝。

唐朝曾设立黑水都督府,管辖今佳木斯一带。

辽时靺鞨改称女真,辽王朝在依兰以下沿松花江、黑龙江两岸建立五国部,管辖这一地区。

元初归开元路,后属水达达路。

明代于黑龙江入海口附近设立奴儿干都司,统辖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直至库页岛广大地区。

清代初年设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吉林、黑龙江地区,北至外兴安岭,东至滨海及库页岛。

清 雍正十年(1732年)增设三姓副都统。

1888年,依兰旗署设东兴镇(后改为佳木斯镇),1909年改属桦川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属伪满洲国三江省。

1937年设市,为省会。

佳木斯为什么这么出名?

佳木斯这个名字就非常独特,让人深刻,易记,再加上的渊远的历史,文化流长以及红色根据地小延安之称,都给佳木斯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厚重。

佳木斯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佳木斯精神病院、佳木斯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