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熟悉的现代社会里,个人自由似乎是理所当然、随处可得的;但在20世纪初的中国,封建社会压抑了人们的自由意志。鲁迅刻画出了这种社会下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便是一个劳碌者,他深受生活的折磨,不仅受到了资本家的欺骗,更被生存迫不得已而做出令人唏嘘的选择。
祥子看似不起眼的生活中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的阶级落差,他的婚姻、就业和未来都受到了社会和制度的限制和影响。祥子和舅舅曾在城里当过“板车夫”,但因为没钱被城里资本家抓住机会欺骗并逼得流落到郊外。在郊外,他又深受现代化的冲击而被迫放弃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只有拼尽全力奋斗才能摆脱生活的困境。
祥子显然不是一个中提琴演奏家或者高级经理,他只是一个在封建社会下谋生的老百姓,但却有对自由的执着和向往。他不断在洒脱和理智中矛盾前行,直至走向悲剧。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从祥子身上看到自我和尊严的追求。
我们现代人可以理解祥子的苦难之旅,倘若没有自由意志,我们也无法想象自己的未来。鲁迅的《骆驼祥子》让我们再次了解到封建社会中的个人自由困境。这样的叙述让我们有机会认真反思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并反思我们是如何对待那些因为经济地位或者社会地位而被剥夺自由的人们。
最后,在这个自由充裕的社会里,我们也应该留心看一看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剥夺自由的人们;想一想,我们是否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来帮助他们重获自由和尊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