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厦镇(塘厦镇地图)

民俗风情012

塘厦镇的行政区划

在2011年时,塘厦镇的行政区划包括19个社区,分别是林村、莲湖、石潭埔、横塘、振兴围、诸佛岭、莆心湖、大坪、四村、田心、龙背岭、蛟乙塘、沙湖、平山、清湖头、石鼓、石马、桥陇和凤凰岗。这些社区分布在塘厦镇的不同区域,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和便利。每个社区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

塘厦镇的行政区划如下:塘厦镇是东莞市下辖的一个镇。塘厦镇位于东莞市的东南部,东邻清溪镇,西邻松山湖,南接深圳,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节点之一。该镇在行政区划上属于东莞市直接管辖的镇级行政单位。塘厦镇的行政架构包括多个社区和村落,这些社区和村落构成了塘厦镇的基本行政区划单元。

塘厦镇的行政区划在2011年时是相当细致的,它由19个不同的社区构成,这些社区各有其独特的名称和特色。首先是林村,以其宁静的环境闻名;其次是莲湖,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石潭埔则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人;横塘则以其商业繁华而著名。振兴围社区承载着历史的痕迹,诸佛岭则因佛教文化而知名。

行政区划:塘厦镇是广东省东莞市下辖的一个镇,直接由东莞市管辖,不属于东莞市内的任何一个区。历史沿革:塘厦地区在历史上先后设立过区、乡政府和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隶属于东莞县。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1987年改称为塘厦镇,并一直隶属于东莞市至今。

塘厦是一个镇,它并不归属于某个特定的区,而是作为东莞市内的一部分存在。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是一个地级市。塘厦镇位于东莞市的东北部,与深圳市、惠州市相邻。作为一个镇,塘厦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功能,但它并不拥有与区级行政区划相等的权力和地位。

塘厦镇人文历史

塘厦镇,历史悠久,先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这一带渔猎耕种,繁衍生息。宋代时,塘头厦已形成村落,人们傍石马河搭舍而居。在宋末,中原战乱频繁,大量汉族人南迁至珠玑巷,其中部分民众辗转至塘厦定居,至清末,塘厦共有3020户,10120人,形成以黄、李、罗、刘、赵、叶、林七大姓氏为主的家族。

塘厦镇在发展中注重生态建设,以绿色生态为特色,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环境。同时,通过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塘厦镇的人文气息浓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众多的文化遗迹和特色民俗,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塘厦镇共有19个村委会和2个居委会。村委会包括林村、石谭布、四村、振兴围、大坪、莆心湖、平山、诸佛岭、桥陇、龙背岭、沙湖、石鼓、田心、横塘、蛟乙塘、石马、凤凰岗、莲湖、清湖头。这两个居委会是塘厦和三局。林村位于塘厦镇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村内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风俗。

东莞市塘厦镇是属于东莞市辖还是东莞城区还是东莞莞城

综上所述,塘厦镇属于东莞市的管辖范围,是东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东莞市的整体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东莞市其他区域共同推动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塘厦镇是东莞的一个镇,截至2011年1月1日,东莞市辖32个(镇)街道,其中包括4个街道(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和28个镇。塘厦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东连清溪镇,西邻黄江镇,南接凤岗镇和深圳市观澜街道,北与樟木头镇相连。

塘厦镇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管辖,不属于任何一个区。清乾隆十九年,复将分属新安县的土地划归东莞,统属石龙戍厅管辖。民国初期,塘厦为东莞县第四区区公所驻地;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塘厦圩设乡,为塘厦建立乡政权之始。建国后,塘厦地区先后设立区、乡政府和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东莞市的地理分布各具特色,被划分为多个片区。其中,山区片包括樟木头镇、企石镇、塘厦镇等,这里地势起伏,山清水秀,是东莞市的绿色生态屏障。东莞市下辖32个镇(街道),其中包括4个街道: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和万江街道。

关于塘厦镇和塘厦镇地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