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穿越到上海博物馆

民俗风情012

上海历史博物馆位于上海黄浦区中华路325号,是一座集上海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展示为一体的国家级博物馆。成立于1952年,原名沪西博物馆,是中国最早的综合历史博物馆之一。 post2.2

前身为天主教会会督大楼

成立之初,上海历史博物馆位于位于西康路(今扬州路)131号的上海教区会督大楼。此楼是上海缪斯大厦和武康庭花园的设计者,法国建筑师波特先生在上海建造的一栋新巴洛克建筑,建于1927年。日本侵华期间曾被占用,成为日本警备队总部。 post2.3

卫生局文教处管理

解放后,当地政府接管大楼,开始筹备博物馆。1952年,上海市政府卫生局文教处开始管理博物馆,开始展出上海的历史文物,向公众开放。 post2.4

改为上海历史博物馆

1956年博物馆改为上海历史博物馆,同时将馆址迁到位于中华路325号的原沪军一部的老营房。新馆具有明显的欧式建筑风格,外立面为灰色和粉红色大理石的拼贴。 post2.5

分为六大展区

上海历史博物馆分为六大展区,分别是上海都市发展史,上海民俗文化,上海市郊旅游区人文环境,上海文化名人纪念馆,华东地区名人状元墨迹展室、及现代上海历史展。展品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各种文物、实物、图片等展品,能够给游客全面、深入地了解上海的历史和文化。 post3.6

培养青少年爱国思想

上海历史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代表,也是传承和培养青少年爱国思想的重要基地。博物馆为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观众提供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体验项目,预约参观、小型咨询课程、藏品展示等等。博物馆为许多社区和学校提供了专业、系统、丰富的体验课程,全面深入地介绍上海历史文化的精华。 post3.7

推广上海文化旅游

博物馆还与相关旅游公司合作,推广上海历史文化旅游。通过采取专题推广、文化旅游宣传、免费讲座等形式,向社会介绍上海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和市政建设等方面的成就和未来规划,弘扬上海的形象和文化,提升上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post3.8

成为文化交流平台

博物馆建立了大量的中外文献资料馆藏,并举办了来自全国甚至是国际上的专题研究、文化交流系列讲座。博物馆还邀请了许多国内外专业人士、学者作为客座讲师,组织展览、图片展览和课题研究等活动,使博物馆成为了一个宣传、推进文化交流、文献记录和研究历史文化的平台。 post3.9

总结

上海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背景的博物馆,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爱国思想的重要渠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也愈加注重建立展示,宣传、推进文化交流、文献记录和研究历史文化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上海,热爱上海,从而更好地为启迪未来,建设美好上海贡献自己的力量。 post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