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白鹤梁石刻的石刻溯源
白鹤梁的名字与一个名叫尔朱通微的人有关,传说他在北魏时期不愿与篡位的族兄尔朱荣同流合污,选择弃家修道。 尔朱通微炼丹售药至合州(今合川),因价格问题与太守发生冲突,被囚禁在江中的竹笼里。然而,竹笼并未沉没,而是顺江而下,直至涪州白鹤云集的石梁处。
清同治版《重修涪州志》在白鹤梁条目下注释:“尔朱真人浮江而下,渔人有白石者举网得之,击磬方醒,遂于梁前修炼,后乘白鹤仙去,故名。
一日,尔朱取丹与白石渔人佐酒畅饮,醉后,乘白鹤化仙而去。白鹤梁便以此得名。 传说是优美动人的。白鹤梁称谓的演变,书志所载,略有不同: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记述:白鹤梁,尔朱真人修炼于此,后乘鹤仙去。南宋祝穆著;;方舆胜览;;记述:州(涪陵)西一里白鹤滩,尔朱真人冲举之处。
白鹤梁题刻,历经1200余年,至今已有174段,其中文字题刻170段,石鱼4段,观音像1段,白鹤梁图1段,合计约3万余字。
在长江流域,有一个引人入胜的自然和历史遗迹——白鹤梁。这座石梁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763年(唐广德元年)。石梁上刻有164段石刻题记,其中包括至关重要的水文题记108段,以及14条石鱼图,其中3条被用作水文标志,总计约有三万字的内容。
涪陵白鹤梁的资料
白鹤梁水下石铭位于涪陵区城北的长江江心,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6米的天然巨型石梁。石梁仅在冬春枯水期露出水面。据传,唐时尔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因此得名白鹤梁。石梁上刻有自唐广德元年(763年)至当代的石刻题记164段,其中水文题记108段;石鱼图14尾,其中作水文标志者3尾。
关于白鹤梁的命名,流传着多种版本。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白鹤梁,尔朱真人修炼于此,后乘鹤仙去。”南宋时期,祝穆在《方舆胜览》中写道:“州(涪陵)西一里白鹤滩,尔朱真人冲举之处。”这两段记载均提到尔朱真人“仙去”、“冲举”之处为“白鹤滩”。
“白鹤梁题刻”文字涵盖多种字体,包括篆、隶、行、草、楷,各派并存,题记精工细刻,文词优美,达到书、艺、文三绝的境地。它不仅集历史、科学、艺术于一体,极富民族风格,颇具神秘色彩,内涵丰富,雅俗共赏,加之独特地势,更显珍贵。
地理位置:白鹤梁具体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的长江水域中,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天然石梁。历史文化:石梁上刻有黄庭坚、朱熹等人的诗文题刻,以及记载了长江千年以来水文信息的石鱼雕刻,是研究长江历史文化和气候变化的重要资料。现状:在三峡工程修建后,由于江水上涨,白鹤梁已永沉水底。
白鹤梁题刻,历经1200余年,至今已有174段,其中文字题刻170段,石鱼4段,观音像1段,白鹤梁图1段,合计约3万余字。
涪陵白鹤梁石刻白鹤梁题刻价值
1、水文历史价值:“白鹤梁题刻”以刻石鲤为水标,记录长江枯水变化,预卜农业丰歉,被誉为“长江中最古老的水文站”。题刻已有1200多年的连续记载,提供了长江上游枯水、较枯水、极枯水出现周期的重要数据。
2、“白鹤梁题刻”因其独特的价值,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一绝”,并受到国际水文组织的高度赞扬。此题刻以刻石鲤为水标,用以记录长江枯水变化,预卜农业丰歉,这是涪陵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
3、在长达5000平方米的岩面上,白鹤梁上的石刻题记和石鱼图案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科学信息,如108段水文题记和14尾石鱼图,其中3尾作为水文标志,还包含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如黄庭坚、朱熹等古代文人的诗词题刻。
2024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门票多少钱
1、水下博物馆门票价格为:成人票80元/人,学生票50元/人,儿童票40元/人。水下博物馆的建立时间因具体的水下博物馆而异,但提及的松江水下博物馆是国内较早创立者 水下建立的博物馆,而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则是世界上第一座水下博物馆。
2、0门票价格为50元,相关优惠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0旅行社等机构可进行团队预约,随行游客必须带好有效证件,便于现场购票。景区介绍 “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位于重庆涪陵城北长江中,这道天然石梁全长约1600米,平均宽度15米,因早年常有白鹤群集而得名。
3、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门票价格为45元,门市参考价为50元一张。游客需凭预订成功短信至景区大门售票处换取门票入园。建议最晚在游玩当天12:30前下单,为保证取票、入园顺利,请务必填写真实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成人票下单后2小时生效,离开景区后将无法提供** ,需在取票时向景区索要。
4、是一块长约1600米,宽15米的天然巨型石梁。每年12月到次年3月长江水枯的时候,才露出水面。相传唐朝时朱真人在此修炼,后得道,乘鹤仙去,故名“白鹤梁”。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成人票50元 儿童票25元。
重庆涪陵白鹤梁上的石鱼为什么可以记录水文情况?
白鹤梁位于长江上游水道中,是一座被江水冲刷而成的小岛,其特殊的地理布局使其具有观测和记录水文的天然优势。 古人利用白鹤梁的地理特征,通过刻划石鱼的方式记录水文情况。第一条石鱼的位置与长江中上游的零点水位非常接近,使其成为水位观测的参照物。
涪陵白鹤梁石刻“白鹤梁题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文历史价值:“白鹤梁题刻”以刻石鲤为水标,记录长江枯水变化,预卜农业丰歉,被誉为“长江中最古老的水文站”。题刻已有1200多年的连续记载,提供了长江上游枯水、较枯水、极枯水出现周期的重要数据。
“白鹤梁题刻”因其独特的价值,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一绝”,并受到国际水文组织的高度赞扬。此题刻以刻石鲤为水标,用以记录长江枯水变化,预卜农业丰歉,这是涪陵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
涪陵白鹤梁石刻白鹤梁题刻组成
涪陵白鹤梁石刻”白鹤梁题刻”由以下部分组成:文字题刻:共有170段,记录了自唐广德元年以来历代石鱼出水状况、当地农业丰歉与水位尺度等情形,是我国古代少有的长江枯水水文站,也是珍贵的历史记录和难得的书法瑰宝。
白鹤梁题刻,历经1200余年,至今已有174段,其中文字题刻170段,石鱼4段,观音像1段,白鹤梁图1段,合计约3万余字。
据白鹤梁题刻辩认与有关书志资料记载,宋代题刻有103段,元代有5段,明代有17段,清代有24段,民国有11段,新中国有3段,年代不详的有11段。这些题刻,排列无序,依地就势,参差不齐。文字大者幅约2米见方,小者幅长宽均不盈尺。最大圆雕石鱼长2。8米,宽0。95米,其余为浮雕线刻鱼,长0。
在长达5000平方米的岩面上,白鹤梁上的石刻题记和石鱼图案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科学信息,如108段水文题记和14尾石鱼图,其中3尾作为水文标志,还包含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内涵,如黄庭坚、朱熹等古代文人的诗词题刻。
白鹤梁上还有黄庭坚、朱熹、庞公孙、朱昂、王士祯等历代骚人墨客众多的诗文题刻,篆、隶、行、草皆备,颜、柳、黄、苏并呈,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故有“水下石铭”之美誉。白鹤梁已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峡工程建成后,白鹤梁将被淹没,国家已于1993年立项,拟将其建为大型水下博物馆。
涪陵白鹤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介绍、涪陵白鹤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