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旁镇的镇情概况
该镇拥有143平方公里的土地,分为106个行政村,总人口近6万,其中镇区面积1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人。其特色鲜明,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美誉,自然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平均气温适宜,水资源丰富,生态优美,山林面积15万亩,耕地8万亩,盛产花岗岩、铁矿石和石英沙。
镇区面积1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人左右。亭旁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日照雨水充沛,平均气温17℃,水资源充足,生态环境较好。全镇山林面积约有15万亩,耕地面积8万亩。境内盛产花岗岩、铁矿石、石英沙。
全村由1个村民小组组成,共有130户农户,乡村人口总数为557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比达到540人。劳动力方面,有306人参与生产活动,其中226人专门从事第一产业。在经济上,2010年包家村的总收入达到了224万元,村民们主要依靠种植业和劳务输出获取收入,人均纯收入为4021元。
包家村的耕地资源丰富,总面积为4643亩,每户平均拥有7亩土地。此外,这里的林地面积也相当广阔,总计37589亩,为村民们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村庄由1个村民小组组成,共有70户农户,乡村人口总数为277人,其中大部分,即274人,从事农业活动。
位于云南省田坝镇中和村委会行政村下的包家村,属于崇山峻岭的山区地带。该村落距村委会约2公里,与镇中心相隔13公里,其土地总面积为3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达到了1750米。这里的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4℃,年降水量较为充沛,总量约为1000毫米,为种植各类农作物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
亭旁镇镇情概况
1、亭旁镇,位于三门县西部,作为县中西部的中心集镇,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县城,相距仅5公里,交通便捷,石亭公路和县道贯穿,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且沿海大通道和甬台温铁路规划中也将经过此地。该镇拥有143平方公里的土地,分为106个行政村,总人口近6万,其中镇区面积1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人。
2、全镇总面积143平方公里,下辖106个行政村,总人口近6万。镇区面积1平方公里,人口约1万人左右。亭旁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日照雨水充沛,平均气温17℃,水资源充足,生态环境较好。全镇山林面积约有15万亩,耕地面积8万亩。境内盛产花岗岩、铁矿石、石英沙。
3、包家村位于浙江省三门县亭旁镇,作为该镇政府的核心区域,它占地2平方公里,其中596亩土地被用于耕作,山林面积则占据了200亩。村内的村两委会由12名成员组成,党员队伍共有54人,同时拥有健全的群团事业配套组织,为社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全村由1个村民小组组成,共有130户农户,乡村人口总数为557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比达到540人。劳动力方面,有306人参与生产活动,其中226人专门从事第一产业。在经济上,2010年包家村的总收入达到了224万元,村民们主要依靠种植业和劳务输出获取收入,人均纯收入为4021元。
5、此外,这里的林地面积也相当广阔,总计37589亩,为村民们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村庄由1个村民小组组成,共有70户农户,乡村人口总数为277人,其中大部分,即274人,从事农业活动。劳动力总数为180人,其中大部分,170人,直接参与第一产业的生产和种植。
亭旁起义纪念馆介绍
亭旁起义纪念馆,位于浙江省宁海县亭旁镇杨家村,是包定等人在1928年领导的农民暴动的重要历史遗迹,见证了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这个纪念馆保存了起义的遗址,包括起义纪念馆、纪念碑、起义指挥部和苏维埃成立大会旧址。起义旧址原为宁海街署,后改建为亭山书院,辛亥革命后改为亭山高等小学。
1982年4月,经三门县人民政府批准,亭山小学旧址被定为三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亭旁起义60周年之际,原亭山小学旧址辟为亭旁起义纪念馆。
亭旁起义旧址的建筑如亭山书院、亭旁起义纪念碑等,经过修复和重建,成为了纪念和教育后人的红色景区,展示了这段革命历史的辉煌与悲壮。每年清明和“七一”期间,这里都会吸引众多瞻仰者。这些遗址和纪念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对革命先烈的深深敬意和缅怀。
亭旁起义旧址原为宁海街署,1872年改建成亭山书院。辛亥革命后改为亭山高小,为两层两进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展厅面积250平方米。大门上方挂“英烈千古“匾额一方;馆内陈列文物除了照片,资料之外,还有大刀,长矛,红旗等实物。
亭旁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亭旁镇初级中学、亭旁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