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佛教寺庙是比较有名的?
1、雍和宫
雍和宫(The Lama Temple)位于北京市区东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康熙帝在此建造府邸、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可以说,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2、潭柘寺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潭柘寺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潭柘寺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可分为中、东、西三路,主体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斋堂和毗卢阁。东路有方丈院、延清阁、行宫院、万寿宫和太后宫等。
3、大觉寺
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大觉禅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麓,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大觉寺以清泉、古树、玉兰、环境优雅而闻名。寺内共有古树160株,有1000年的银杏、300年的玉兰,古娑罗树,松柏等。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花卉寺庙。大觉寺八绝:古寺兰香、千年银杏、老藤寄柏、鼠李寄柏、灵泉泉水、辽代古碑、松柏抱塔、碧韵清池。
4、戒台寺
戒台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原名慧聚寺,明朝英宗皇帝赐名为万寿禅寺,因寺内建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民间通称为戒坛寺,又叫戒台寺。戒台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中国北方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最特别的其是保留了佛塔,经幢、戒坛等辽代佛教中十分罕见的珍品。2014年12月18日,北京门头沟区责令古寺景区撤除违规功德箱。
5、北京广济寺
广济寺位于位于北京城内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25号。占地2.3公顷。始建于宋朝末年,名西刘村寺。明天顺初年重建,成化二年(1466)宪宗皇帝下诏命名“弘慈广济寺”。1931年寺院失火焚毁,1935年重建。建筑保持明代格局,分三路,寺内珍藏许多珍贵文物。广济寺珍藏的佛教经典十分浩繁,仅图书室就有23种文字、10多万册佛教经典、著作,仅收藏的《大藏经》就有12种版本,是研究中国佛教发生、发展和演变的重要史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白塔寺。白塔寺本名为妙应寺,有著名的锥形白色佛塔,也是重要的庙会举办地。地址: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
2.法源寺。 法源寺可烧香礼佛,有江南水乡般的后园,是中国佛学院所在地。地址:法源寺前街7号
3.智化寺。智化寺黑色的琉璃瓦盖顶,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有独特的传承了500年的音乐,属中国五大古典乐钟之一。地址: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号
4.大钟寺。 大钟寺因寺内珍藏一口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钟,所以称为大钟寺。
5.法海寺。法海寺一座很小的寺庙,但有美轮美奂的明代壁画。
6.潭拓寺。潭柘寺北京地区历史最久远的寺庙,民间一直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一说。寺院依山而建,殿宇宏伟。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宝珠峰山坳。
7.戒台寺。戒台寺始建于唐代,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寺内因拥有全国最大的佛寺戒坛而久负盛名。
北京地区的佛教寺庙:
西山潭柘寺 俗称千古传——潭柘寺
千年戒台寺 天下第一坛——戒台寺
后海十刹 独存广化——广化寺
都市梵宇 弘慈广济——广济寺
古刹遗踪难觅 隆福寺街留名——隆福寺
苏州街旁万寿寺 兴废沧桑四百年——万寿寺
千载隋皇塔 相轮云外观——天宁寺
清朝大钟寺 明代古钟王——大钟寺
十方普觉寺 卧佛展慈容——卧佛寺
碧云古寺 绮丽壮观——碧云寺
法华梵刹 风云风证——法华寺
佛牙古塔照婆娑 灵光古刹众生朝——灵光寺
还有雍和宫、通教寺等。
北京地区的佛教寺庙:
西山潭柘寺 俗称千古传——潭柘寺
千年戒台寺 天下第一坛——戒台寺
后海十刹 独存广化——广化寺
都市梵宇 弘慈广济——广济寺
古刹遗踪难觅 隆福寺街留名——隆福寺
苏州街旁万寿寺 兴废沧桑四百年——万寿寺
千载隋皇塔 相轮云外观——天宁寺
清朝大钟寺 明代古钟王——大钟寺
十方普觉寺 卧佛展慈容——卧佛寺
碧云古寺 绮丽壮观——碧云寺
法华梵刹 风云风证——法华寺
佛牙古塔照婆娑 灵光古刹众生朝——灵光寺
和通教寺等。
北京有不少佛教寺庙,你既然问有名的,我只说几处。
一是门头沟区的潭柘寺,老话儿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二是房山区的云居寺,在石经山附近,据称藏有不少石经。
三是市区内的雍和宫,每月上香日香火旺盛。
四是西城区的广济寺,香火旺盛。
五是石景山区的八大处第二处灵光寺,香火旺盛。
北京市区有名的佛教寺庙有很多,这里列举5个:
1、广化寺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北边的鸦儿胡同31号,是一座北京著名的大型佛教寺院,也是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广化寺坐落在什刹海后海的北岸,东邻银锭桥,西邻宋庆龄故居。全寺占地面积20余亩,拥有殿宇329间,共分中院、东院和西院三大院落。
2、通教寺
位于北京市东直门内针线胡同的尼僧寺庙,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它最早为明代一太监创建,清代明改建为尼寺,更名为“通教禅林”。1942年,开慧胜雨对该寺进行了扩建。将山门改为坐西朝东,又迁移寺庙周围的居民,庙区扩大到4亩多地,还将庙更名为“通教寺”。
3、天宁寺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护城河西岸北滨河路西侧的天宁寺前街上。寺中有北京最高的密檐式砖塔,为辽代时所建。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当时叫“光林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到唐代该寺名叫“天王寺”,天王寺在明初,明成祖下旨重修该寺,天王寺在明正统年间又重修时改名“天宁寺”。
4、龙泉寺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辽代应历初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附近有大觉寺、上方寺、黄普院、妙峰庵.朝阳洞等寺院遗址,是历史上的佛教兴盛地区。 龙泉寺始建于元世阻忽必烈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清雍正年间重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缮。光绪元年及民国时期都有维修。
5、云居寺
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至辽圣宗时期(公元983—1011年) 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金、元、明、清各代都有修葺。1942年遭到日本侵略军轰炸毁环。寺的南北有两座辽塔对峙,南塔又称藏经塔,地下有藏经穴,塔已无存。北塔原名舍利塔,又叫罗汉塔,高三十米。下部为楼阁式,中间空,有磴道可登;上部是覆钵形,有相轮、宝顶。这种建筑形式在中国现存古塔中极具特色。
北京地区的佛教寺庙: 西山潭柘寺 俗称千古传——潭柘寺 千年戒台寺 天下第一坛——戒台寺 后海十刹 独存广化——广化寺 都市梵宇 弘慈广济——广济寺 古刹遗踪难觅 隆福寺街留名——隆福寺 苏州街旁万寿寺 兴废沧桑四百年——万寿寺 千载隋皇塔 相轮云外观——天宁寺 清朝大钟寺 明代古钟王——大钟寺 十方普觉寺 卧佛展慈容——卧佛寺 碧云古寺 绮丽壮观——碧云寺 法华梵刹 风云风证——法华寺 佛牙古塔照婆娑 灵光古刹众生朝——灵光寺 还有雍和宫、通教寺等
雍和宫。戒台寺。大觉寺。云居寺。法海寺。法源寺。还有好多好多。
广化寺
广济寺
雍和宫
大觉寺
法海寺
白塔寺
1、广化寺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北边的鸦儿胡同31号,是一座北京著名的大型佛教寺院,也是北京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广化寺坐落在什刹海后海的北岸,东邻银锭桥,西邻宋庆龄故居。全寺占地面积20余亩,拥有殿宇329间,共分中院、东院和西院三大院落。
2、通教寺
位于北京市东直门内针线胡同的尼僧寺庙,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它最早为明代一太监创建,清代明改建为尼寺,更名为“通教禅林”。1942年,开慧胜雨对该寺进行了扩建。将山门改为坐西朝东,又迁移寺庙周围的居民,庙区扩大到4亩多地,还将庙更名为“通教寺”。
3、天宁寺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外护城河西岸北滨河路西侧的天宁寺前街上。寺中有北京最高的密檐式砖塔,为辽代时所建。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当时叫“光林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到唐代该寺名叫“天王寺”,天王寺在明初,明成祖下旨重修该寺,天王寺在明正统年间又重修时改名“天宁寺”。
4、龙泉寺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辽代应历初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附近有大觉寺、上方寺、黄普院、妙峰庵.朝阳洞等寺院遗址,是历史上的佛教兴盛地区。 龙泉寺始建于元世阻忽必烈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清雍正年间重修,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缮。光绪元年及民国时期都有维修。
5、云居寺
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至辽圣宗时期(公元983—1011年) 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金、元、明、清各代都有修葺。1942年遭到日本侵略军轰炸毁环。寺的南北有两座辽塔对峙,南塔又称藏经塔,地下有藏经穴,塔已无存。北塔原名舍利塔,又叫罗汉塔,高三十米。下部为楼阁式,中间空,有磴道可登;上部是覆钵形,有相轮、宝顶。这种建筑形式在中国现存古塔中极具特色。
1、红螺寺
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城北5公里的红螺山南麓,距北京市区55公里,景区总面积800公顷,国家AAAA级旅游区。
红螺寺始建于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易名“护国资福禅寺”,因红螺仙女的美妙的传说,俗称“红螺寺”)。
红螺寺坐北朝南,依山势而建,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它背倚红螺山,南照红螺湖,山环水绕,林木丰茂,古树参天。红螺寺处于红螺山山前的千亩苍翠的古松林之中,形成一幅“碧波藏古刹”的优美的画卷。
2、大钟寺
大钟寺原名觉生寺。位于海淀区北三环路联想桥北侧,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大钟寺本为皇家佛教寺庙,于1985年辟为古钟博物馆,馆内展示中、外古代钟铃共400多件。
大钟寺在199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式成为受国家保护的古迹。
3、白云观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城区西便门外白云观街道。始建于唐,为唐玄宗奉祀老子之圣地,名天长观。金世宗时,引大加扩建,更名十方大天长观,金末重建为太极宫。
白云观内收藏着大量的珍贵文物,最著名的有“三宝”:明版《正统道藏》、唐石雕老子坐像及元大书法家赵孟頫的《松雪道德经》石刻和《阴符经》附刻。
4、真武庙
位于房山区佛子庄乡(距北京市中心 62公里)。始建于明代,距今已500多年。真武庙为三进院落,两座大殿,分别供奉真武大帝、碧霞元君。
另有四座配殿、两座、两座陪楼以及十几间山房,总建筑面积三千平方米。真武庙是方圆几十钟楼个村庄的中心庙宇,香火极盛,名扬遐迩。因道观很有灵性,且主殿供奉真武大帝,被道教内部誉为北方“小武当”。
5、碧云寺
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后经明、清扩建。
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整个寺院布置,以排列在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院落采用各自封闭建筑手法,层层殿堂依山叠起,三百多级阶梯式地势而形成的特殊布局。
雍和宫,两任皇帝的府邸,出了雍正,乾隆出生的地方,有龙气,是密宗,香火顶盛
广化寺,大觉寺,潭拓寺,少林寺
西山潭柘寺 俗称千古传——潭柘寺
千年戒台寺 天下第一坛——戒台寺
后海十刹 独存广化——广化寺
都市梵宇 弘慈广济——广济寺
古刹遗踪难觅 隆福寺街留名——隆福寺
苏州街旁万寿寺 兴废沧桑四百年——万寿寺
千载隋皇塔 相轮云外观——天宁寺
清朝大钟寺 明代古钟王——大钟寺
十方普觉寺 卧佛展慈容——卧佛寺
碧云古寺 绮丽壮观——碧云寺
法华梵刹 风云风证——法华寺
佛牙古塔照婆娑 灵光古刹众生朝——灵光寺
大觉寺:位于海淀区阳台山麓。建于辽代咸雍四年,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大觉寺的玉兰花与法源寺的丁香花、崇效寺的牡丹花一起被称为“北京三大寺庙花卉”。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潭柘寺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再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公顷以上。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潭柘寺,戒台寺。传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的说法。
雍和宫:藏传喇嘛庙,雍和宫属于格鲁派(黄教),香火在北京来说相当旺盛了,很多信徒或者旅游的人都会慕名而来,初一十五逢年过节,都会限流,人太多了,整个寺庙在市区,出行很方便。
北京哪个寺院是专修净土宗的道场?
师兄可以去杭州东天目山!参加精进念佛!这是个很正的道场!师兄很值得考虑一下!
关于北京寺庙哪个最灵和北京寺庙哪个最灵求学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