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九龙壁的来历?
大同九龙壁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内东街南侧,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单面五彩琉璃照壁。[1]
大同九龙壁坐南朝北,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全部使用黄、绿、蓝、紫、黑、白等色琉璃构件拼砌而成。壁体由三部分组成:底部为须弥座,中部为壁身,上部为壁顶。第一层是麒麟、狮子、猛虎、梅鹿、飞马等,第二层是行龙。壁前影池一方,长34米、深0.8米,石勾栏围绕。池中清水如镜,九条巨龙倒映池中。壁顶为单檐五脊,正脊为高浮雕的多层花瓣、花朵以及行龙等,脊兽俱全,两侧是雕刻的龙吻。[1]
2001年6月25日,大同九龙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这块九龙壁就是朱桂去四哥燕王朱棣王府做客时,看到朱棣王府门前的九龙壁,自己也大闹要修一个,就把图样带到大同,请了怀仁吴氏琉璃匠父子打造了这块九龙壁。
他要求比他四哥的要“长二尺、高二尺、厚二寸”,所以全国最大的九龙壁就到了大同。 代王府于公元1396年在原大同府学的基础上改造扩建而成。作为王府前的照壁,“九龙壁”的历史迄今已经达600余年了。
法雨寺九龙壁多少年?
目前,国内四座九龙壁(山西大同市,江苏无锡市各有一座)。其中紫禁城(故宫)内的九龙壁与我国山西大同九龙壁、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合称“中国三大九龙壁”。
九龙壁位于紫禁城宁寿宫区皇极门外,,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改建宁寿宫时烧造。
位于大同市区东街路南,建于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
北海的九龙壁是我国现有三座九龙壁中最有特色的一座,该壁北海九龙壁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
位于大同市区东街路南,建于明代洪武末年,。保存至今,比北京北海的九龙壁要早350多年,而且体积等于北海九龙壁的4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山西大同九龙壁和九龙壁的寓意和象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