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万山:昔日矿区变身新景区

旅游攻略066

然而,由于600多年的超强度开采,万山的朱砂资源已经几近枯竭,矿区的开发也越来越困难。 许多矿工选择买断工龄离开。 工作。 随着大量矿工的离开,曾经热闹的矿区逐渐变得萧条。 2001年,矿区被迫实施关闭措施,万山区成为全国资源最贫乏的城市。

失去唯一产业支撑的万山,业绩迅速下滑。 矿区只剩下空荡荡的房屋、坑洼不平的道路、随意丢弃的砖瓦和工业废料。 有资源。 帷幕结束,这里变成了一个在该地区无人愿意谈论的“浪费区”。

2009年3月,国务院将万山区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并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给予专项政策支持。教育。 水利等部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项目支持、政策优惠等手段全力支持万山区发展,万山区逐步启动转型和产业发展。

然而,产业基础薄弱、资金匮乏的现状一度让万山的发展陷入了彻底撕下“汞城”标签、打破对汞资源依赖和制约的“困境”之后,万山区顶住重重阻力,关闭涉汞企业,探索产业转型之路。

2015年7月,万山区成功引进江西暨阳集团对矿区现有遗址、文物进行修复、开发和利用,打造首个怀旧乡村主题的矿业休闲。小工业山文明。 城市​​——朱砂古城。

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开业当天,自驾车从景区门口一直排到高速公路入口,朱沙古镇一夜成名。 。 很快,这座集独特的丹沙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小镇,成为“千年丹都”一张崭新靓丽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