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重启”,你准备好了吗?

旅游攻略050

云冈之美,在于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燕北大地,天空辽阔,野性十足。 嫩芽还在积蓄力量,从地里冒出来,柔和而温暖的风轻轻地吹着。 灵岩寺旁边的湖人工冰还没有融化,鸟儿已经在嬉戏了。 昙曜广场宽敞安静,佛大道寂静庄严。

来自山西省大同市的市民姚杰和赵旭举起相机,按下快门,记录下了眼前的一切。 他们是云冈景区重新开放后最先进入的两人。 “我以前来过,不过人很多。”姚洁说道。 这次不同了。

消毒防护、科学导流已成为各地景区的“标配”。

连日来,全国不少旅游景区已逐步重新开门迎客。 “封城”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 旅游景点准备好重新开放以欢迎游客了吗?

“请您下车,实名登记并测量体温。” 在云冈石窟入口处,工作人员在临时检测点记录游客信息。 旁边,便携式收音机循环播放游客须知,提醒游客“戴口罩、不聚集、不随地吐痰”。 3月1日,云冈石窟景区重新开放,当天共接待游客130人。

云冈石窟研究所副所长卢继文表示,云冈景区管理部门起步早,结合实际,精心细化服务流程,制定了恢复开放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并为保卫部门人员做好防疫工作,确保景区安全运营。

“目前景区不接待团体游客,封闭场所暂不开放。” 何建国,云冈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云冈副主任。 洞穴研究所说道。 即使是“散客”也应该尽量保持“无接触”。 游客可在现场扫描二维码进行非接触式门票购买。 进入景区前必须佩戴口罩,填写《游客登记表》并接受体温检测。 同时,景区讲解采用自助语音讲解,车辆轮流停放,电瓶观光车轮流乘坐。

开放一周多来,云冈石窟、相府皇城景区客流量一直处于低位。 “目前,预计一季度景区亏损将超过3000万元。”皇城相府文化旅游公司网络广告部总监张辉表示。 尽管如此,他们仍然积极开展“自救”,利用VR技术将景区全景高清展示在公众号上,让游客在线体验。 “我们希望把游客变成景区的‘粉丝’,增加‘回头客’和‘二次营销’。 ”张辉说道。

这也是很多其他景区的尝试。 自1月25日景区按下“暂停键”以来,于兰一直宅在家里,但她并没有闲着,而是主动向其他景区的同事学习交流经验,不断充实自己。 景区重新开放后,于兰主动请岗。 她说自己平时工作太忙,很少有时间专注于学习。 这段时间是加深您在文化旅游和创造力方面的新知识的机会。

事实上,天柱山景区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制定了新年营销计划,但突然的“停滞”迫使他们做出调整和思考:“天柱山一直以来如何才能区域旅游扩大覆盖面成为国民旅游? 近一个月来,安徽天柱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全海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很多。

2月,天柱山开展“10元门票义卖”活动,短短10天,共售出门票52万余张,善款528万余元,全部募集完毕。 捐款用于关爱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其子女。 “疫情导致景区游客流量下降,但线上公益门票销售却异常火爆。 王全海非常感动、高兴。 通过大数据分析,本次购买公益门票的游客中有78%在景区300公里以内; 17% 的行程在 300 至 500 公里之间,只有近 5% 的行程超过 500 公里。 王全海表示,这些第一手数据为景区未来的发展思路提供了参考。 “主要客源市场在景区周边300公里范围内。 300公里至500公里范围内的客流量稳步增长。 。 下一步重点关注500公里以外区域。 “革命性的客户来源。”

在旅游景区积极自救的同时,各地政府也在想方设法帮助文旅企业渡过难关。 山西省通过降低电、水、气网络固定成本,鼓励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广告宣传力度,支持文化、旅游、健康等特色线路研发,盘活三晋旅游市场。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陈少清表示,这是根据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现状,帮助文化旅游企业克服疫情影响、提高恢复能力的同时,持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提升自我、提高自我,刻苦训练,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今年这个特殊时期,在线浏览竟然成为了云冈石窟的“主力军”旅游。

昙曜广场空荡荡的,干净整洁,远远望去,高低错落的石窟,形态各异的雕像清晰可见。 观众可以通过独特的视角将云冈石窟的一切尽收眼底。 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近距离观赏洞顶及周边角落的石雕,领略石雕的魅力。 360度艺术,聆听专业、详细的讲解。 而这一切都可以在手机或电脑上完成。

云冈石窟的扫描工作较早开展。 “我们从2015年开始对接,”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研究室主任宁波说。 “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云冈,我们七次参观了故宫博物院和敦煌研究院。 学习学习。 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建模团队,负责数据采集、色彩管理、网络应用等,让《在线云冈》能够顺利运行。 ”

如今云冈石窟3D打印也已输出,互联网上的“云冈”是建模后即可实施的“基础操作”。“虽然这并没有带来任何实际的收入增长当前,文物的重要性在于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传承。”卢继文说。

天柱山景区也拓展思路,探索景区升级迭代。 这些天,王全海正忙着和同事讨论“绕天柱走”的想法。 “通过旅游专家的在线观看、在线讲解和直播,让更多游客看到天柱山的风景。 “这也是为了扩大参观的体验和享受,吸引更多的人‘沉浸在场景中’。” 随着景区重新开放,智慧景区建设也有序恢复。 王全海表示,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实现智慧旅游。 “游客来自哪里,他们使用什么交通工具,他们在景区停留多少天,他们消费什么……大数据将实现这一点。 同时,还将提供智能停车、智能门票、景区预约、保护等多项功能。

在王全海看来,硬件和软件各占优势。王全海认为,苦练内功,提前准备,以更好的条件迎接游客。风景旅游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