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简介)

旅游攻略049

大汶口文化是夏商周时期吗?

不是。大汶口文化出现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当时正处在母系氏族公社的后期,山东大汶口氏族墓葬中,出土的男子随葬品多是农具,妇女随葬品主要是纺轮和装饰品。这反映了当时男女的经济地位和由此引起的社会地位变化。

夏朝约在公元前2100年至前1600年,商约公元前1600年至前1028年,周约公元前1027年至前771年。

属于大汶口文化的遗址有哪些?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

大汶口文化有什么?

大汶口文化因1959年首先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大汶口文化有三层意义:

一、那是我们的先祖。纵然历时几千年上万年,经历数次迁徙,但生活在同一片土地,心中总有些传承的荣耀感。

二、大汶口文化包含先进的黑白陶工艺,是从刀耕火种时代到“生产力”时代跨越的见证。

三、人类从母系社会过度到父系社会的关键时期。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汉族先民首领少昊氏的地区,为山东龙山文化的源头。另外该文化类型的遗址在河南和皖北亦有发现。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后得出数据,大汶口文化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可以区分为早、中、晚3期。

大汶口文化盛行枕骨人工变形以及拔牙。陶器多见夹砂或泥质的红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出现了硬质白陶,纹饰常见镂孔、划纹、附加堆纹、篮纹,还有彩陶和朱绘;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石器磨制精美,中期以后更出现了制作精良的玉器。此外,还发掘出了各种骨制、牙制的工具和装饰品。为以种植粟为主的原始农业生产,饲养猪、狗、牛、鸡等家畜,同时渔猎经济也是其重要的生产部门。

大汶口文化是什么?

大坟口文化:是中国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1959年发掘到的山东泰安大坟口遗址命名。至今为止已经发现的大坟口文化遗址多达200多处,主要分布在以泰山周围地区为中心,东至胶东半岛,西至鲁西平原东部边缘,北至渤海沿岸,南达江苏淮北一带。大坟口文化距今6300年—4500年。

大汶口文化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大汶口文化简介、大汶口文化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