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介绍(太和殿介绍了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旅游攻略054

太和殿资料?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太和殿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开间11间,均采用最高形制。

长约64.24米,宽约37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是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筑之一,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的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复制品。

太和殿是干什么的?

太和殿是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也用来接受朝贺,还曾举行过殿试。 

2.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3.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4.

太和殿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上承重檐

太和殿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

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 、乾清门(为御门听政 )、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 (清朝后期垂帘听政 )。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关于皇帝上朝的地点,其实不在太和殿,纵观明清,皇帝一般都是在太和门、乾清门上朝,称御门听政,而当有比较紧急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则在乾清宫召见大臣,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上朝的地点也因此变为养心殿。

太和殿,中和殿,太和殿的简介各是什麽?

太和殿

太和殿,一般称为金銮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太和殿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为中国现存最大木构架建筑之一,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的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复制品。原件在袁世凯称帝时被换下,已佚。

中和殿

中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属于明清传统宫殿建筑。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参加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览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

中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中国现存规格最高的宫殿,被称为“东方三大殿”之首。

太和殿建筑结构分析?

太和殿的结构介绍如下:

1、色彩:太和殿的内部有金色和绿色两种色调互相映衬,其中以金色为主,明暗的背景下皇帝的宝座居于正中,它四周的附属物均由金色的巨龙装饰起来,闪烁着耀目的光芒,极大地加强了君权神授的天子气派和景象森严的压抑感。加之室内袅袅升起的香烟和身披铠甲昂然峙立的卫士,淋漓尽致地渲染了皇帝的威严和显赫,不能不使人联想起古代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

2、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级 的屋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建筑的屋顶,有着明晰的等级划分。上至帝王宫室、下至平民屋舍,它们各自遵从着不同等级的礼制,以求达到封建礼制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因此,建筑屋顶的规格,便代表着房屋所有人的社会地位与身份高低。

3、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级 琉璃瓦:中国古建筑把瓦的等级划分为1-10样瓦,一样瓦只相传在明代使用过,但未发现确凿记载和现存实例,太和殿用的为二样琉璃瓦,因此太和殿的瓦为现存建筑中最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级 。

关于太和殿介绍太和殿介绍了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