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革命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会址

旅游攻略058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在这里,毛泽东掌握了红军的军权,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开创了新的革命道路。本文将带您探秘遵义会议会址的历史沿革、会议的背景和决策过程,以及会址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一、遵义会议会址的历史沿革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腊子口。该建筑原为位于遵义市武陵山麓的一家法商洋行的门面。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遵义,因布置战斗任务需要,大批红军指战员住进了位于腊子口的这幢建筑。

历经时代洗礼,如今的遵义会议会址已近200年历史,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分为进门堂、中堂、后堂、豁口四个部分。1949年,此处曾是中共贵州省委的办公地点。1961年12月20日,遵义会议会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会议背景与决策过程

遵义会议是中共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转折,是中国革命必经之路的重要一步。会议的背景与决策过程令人瞩目。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与敌人苦战后开始“长征”。随着长征的深入,红军的领导权发生了变化。为了匡正军队复杂的情况,红军的军事领导权在贵州遵义重新集中到了毛泽东手中。

在遵义会议上,中央借口对各个红军游击区策略上不统一,实行“利剑政策”,孤立肃清瞿秋白、王明及其在党中央中大量存在的党内“左”倾投降主义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党内的绝对领导地位,将正确的政治路线恢复和执行下去为红军建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三、会址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遵义会议会址是中国革命和党史的重要文物,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一历史遗迹成为众多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面临的问题。

遵义市保护遵义会议会址的举措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该市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对遵义会议会址进行修缮更新及景区化建设。通过保护维修,修缮装饰,主要设施齐备的现代工艺改造以及注重展陈和文化活动的宣传等各种措施,遵义会议会址恢复了它当年红军所在地区的面貌。

另外,为了进一步发挥遵义会议会址的历史价值,遵义市还定期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和红色旅游活动,并作为中央宣传部重点推荐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民和外国友人参观游览。

总之,遵义会议会址是中国革命重要转折点的见证,是中国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