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简介)

旅游攻略0121

为什么叫仰韶文化?

因为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1。

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一种重要文化,以其独特的陶器制作技术和生活方式而闻名。仰韶文化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

仰韶文化时期是什么社会时期?

仰韶文化时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

仰韶文化属于新石器晚期的重要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仰韶文化是华夏族先民所创造。

仰韶文化,是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一种文化现象.仰韶文化的名称源于1921年在其第一个发掘地---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所以被称为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至3000年的历史. 仰韶文化主要分部在黄河中下游一带,以陕西的东部、河南的西部、山西的西南部的狭长地带为中心区域.至今,已发现了上千处仰韶文化遗址.由于时间跨度和区域分部不同,因此分为半坡、庙底沟和西王村三种类型,但是,这三种类型所映出来的文化特征却是较为同一性的.

仰韶文化的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

一、仰韶文化是一种母系氏族社会文化,所谓母系氏族社会是指女性在社会中亨有统治地位,并且掌握氏族领导权的社会文化.

二、仰韶文化的遗址一般在河流两岸经长期侵蚀而形成的阶地上,或在两河汇流处较高而平坦的地方,这些地方土地平坦肥沃,有利于农业、畜牧,取水和交通.

三、仰韶文化是以原始农业为基础、以食物生产为主、以食物采集为付的氏族社会文化,其生产工具以较发达的磨制石器为主,常见的有:刀、斧、锛、凿、箭头、纺织用的石纺轮等.其主要农作物为栗和黍.其主要饲养家畜是猪、狗和羊.

四、仰韶文化的主要生活器皿为陶质的:甑、灶、鼎、碗、杯、盆、罐、瓮等.日用陶器以细泥红陶和夹砂红褐陶为主,以手工制法,用泥条盘成器形,然后将器壁拍平制造.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的文化特征,故亦称彩陶文化.

五、仰韶文化在建筑方面的典型代表是半坡遗址,半坡遗址居住区占地约30000平方米,其布局是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中小型房屋窑穴等散布周围,其外围环绕一条大型壕沟.其中遗址发掘出房屋46座,可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每种又各有半地穴和地面上木架建筑两类. 总之,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影响最大的一种原始文化,它纵横二千里,绵延数千年.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最早即发迹于黄河流域,而仰韶文化遗址中诸多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中炎帝黄帝时代的创造发明是相吻合的.

谁知道仰韶文化是什么?

       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

       仰韶文化是中原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河南发现的仰韶文化遗址众多,分布地域遍及河南全省,尤以三门峡、洛阳、郑州等地最为集中。

关于仰韶文化和仰韶文化简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