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分几个校区?每个校区分别有哪些专业?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特色优势鲜明,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现设17个学院、5个研究所和多个研究中心。有65个本科专业,73个硕士授位学科专业(其中9个为一级学科授位专业),32个博士授位学科专业(包括3个一级学科授位专业),3个专业学位授位学科,4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四川农业大学分为三个校区,雅安本部,都江堰校区,温江校区(也叫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科学研究院)。

雅安本部有以下学院:共十四个学院。
农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医学院
林学院
园艺学院
资源环境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
食品学院
政治与法学学院
语言学院
艺术与体育学院
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都江堰校区有以下学院:
城乡建设学院 旅游学院 商学院
温江校区有以下研究所:
动物营养研究所
水稻研究所
小麦研究所
玉米研究所
园林研究所
本科专业:
雅安本部:
农学院:
农学,烟草、植物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含农药方向和检疫方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生物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农村区域发展:
动物科学院:
动物科学 草业科学(草业工程与园林绿化方向) 草业科学(中美合作办学草坪管理项目)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水产养殖学
动物医学院:
动物医学、药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动植物检疫(动物检疫方向)、制药工程和药物制剂
林学院:
林学(含林业生态工程、森林资源管理、经济林方向)、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含生态旅游管理方向和森林保护方向)、园林(含园林植物方向和景观设计方向)、木材科学与工程(含家具与室内设计方向和木材加工方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艺术
园艺学院
园艺(本硕连读)、园艺(含果树、蔬菜和观赏园艺方向)、茶学(茶学、茶文化方向)、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资源环境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
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
农业机械系、农业电气化系、计算机科学系、水利建筑工程系
食品学院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食品质量与安全
政治与法学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工作 法学 政治学
语言学院
英语、汉语言文学 英语专业下设“经贸英语”和“旅游英语”两个专业方向
艺术与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广告学专业 数码艺术设计专业
生命科学与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生物科学 化学生物学 应用化学 应用物理学
经济管理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 财务管理 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金融学 市场营销 工商管理
都江堰校区:
城乡建设学院
城市规划 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 【职教师资本科】环境工程教育(建筑类)【职教师资本科】园林教育(农学类)
商学院
电子商务 市场营销 信息与计算科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职教师资本科】财务管理教育,【职教师资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
旅游学院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旅游资源开发方向),旅游管理 ,【职教师资本科】旅游管理教育 ,【职教师资本科】林学教育 ,【职教师资本科】教育技术学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区别及联系有哪些?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游览、度假等服务,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所进行的休闲、观光、体验以及学习等旅游活动。做休闲农业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开展乡村旅游。像远景设计研究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多年,可多了解一下。
休闲农业是围绕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农业提档、产品升级的生态环保农业生产。也是为后面的乡村旅游(消费活动)创造环境条件。它们不同在于:前者是生产性质、为后者提供服务性质;后者纯属消费性质。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指的是什么?
1.什么是休闲农业?
什么是乡村旅游业?
什么是乡村旅游?
2.乡村旅游业的主要类型
3. 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意义
二、乡村旅游业和乡村旅游什么样?案例)
三、如何发展乡村旅游业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含义
1. 什么是休闲农业?什么是乡村旅游业?什么是乡村旅游?
传统农业只有食品与原料的供给功能。休闲农业与之完全不同。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游览、度假等服务,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乡村旅游业是休闲农业的另一种称呼,直观易懂,经常使用。
(注意与“乡村旅游”区别!)
特点:
(1)乡村旅游业是一种”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2)乡村旅游业的产品是一种服务性商品,其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其核心价值是服务质量,而不是具体的水果、蔬菜等,顾客满意与否,取决于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所有感受的总和(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农产!!);
(3)乡村旅游业的资源丰富多样,如,各种色彩和形状的作物、果树、蔬菜、种养、民居、沟渠、道路、农具、传统劳作技术、手工艺、节气活动、衣食住行习惯、婚丧嫁娶习俗等等。
(4)乡村旅游业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和经营单位;
(5)乡村旅游业以盈利为目的。
乡村旅游的概念
定义: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所进行的休闲、观光、体验以及学习等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活动的形式: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观农家景、购农家物、随农家俗、用农家具等。
乡村旅游业与乡村旅游有什么关系?
乡村旅游业是为乡村旅游服务的一类产业。
2. 乡村旅游业的主要类型:
乡村旅游的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不同的区域位置、资源基础、投资主体、体验类型以及乡村特点等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第一类,城市近郊休闲娱乐型。这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数量众多的乡村旅游形式。一般在城市近郊,交通方便,可以为这部分游客提供食宿服务,娱乐设施较齐全。如,成都的农家乐,泰安的方特、花样年华等。
对方特随机调查300名游客:
来自泰安其他县市区的占18%,济南的占20%,省内其他县市区的占32%,总共占70%。
自驾游53%。
年龄20-39岁的占67%
收入3000元以下的占66%
打算逗留1天的占75%
第二类,景区周边食宿接待型。
该类型一般位于著名景区周边,它本身单独的吸引力不大,不必有太多的旅游服务设施及景观改造。依托主景区的客源来开展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食宿服务和当地的特产。这类园区与主要景区之间的旅游吸引产生互补,互相提供客源,协同发展。
泰山周边具备这类农家乐发展的良好区位条件。第三类,观光农业型。
在城市郊区,为游客提供学习农业知识、体验农耕文化和参与农事活动的旅游,游客可以从事不同的农事活动。
如,休闲农场,果品采摘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
第四类,民俗文化、特色民居型。
指以各具特色的当地民俗民风和民居来吸引游客。这种类型多以民俗村、古镇为主。
如各种少数民族民俗村,泰安埠阳庄民俗村等。江西婺源徽式建筑。
第五类,田园风光型。
以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吸引游客。利用田舍、果品以及傍依的田园风光,吸引众多城市游客,“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娱农家乐、购农家品”,丰富市民们民俗体验需求。
如,广西龙胜县的龙脊梯田。江西婺源有”中国最美的乡村“之称。
3.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意义
(1)增加农民就业。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对新技术要求低,就业门槛低。
(2)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民致富。投资门槛低;经营成本低。
(3)有利于充分开发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村运输、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
(4)有利于改善村容村貌,促进乡村文明提高。通过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增强城里人对农村、农业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城市对农村、农业的支持,促进乡村文明提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5)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什么样?(案例)
1.国内、外休闲农业的发展(教材P.14——)
著名乡村旅游区:

2005年4月12日举办的“首届中国乡村旅游节”开幕式上,成都市郫县友爱镇农科村的徐家大院休闲中心被国家旅游局确认为“中国农家乐第一家”。
近年发展迅速的乡村旅游区:
江西婺源。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平安村龙脊山,龙脊梯田旅游区,徒步旅行 。
2.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之初,潍坊石家庄村农家民俗旅游首开全国先河。此后,“农家乐”“、渔家乐”在不少地方广泛开展。
渔家乐开展最红火的日照王家皂村,利用休渔期,家家户户搞旅游,全村106户户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
沂水县地处沂蒙山腹地,2002年开始将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开发“沂水地质奇观生态旅游区”2003年全县接待游客2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6亿元。
山东创办的以民俗生态为重点的节庆活动在全国最早、最多。如,潍坊国际风筝会、菏泽牡丹花会、青岛糖球节、泰山国际登山节、荣成国际渔民节等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2004年山东首批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26家,数量居全国之首目前,山东创建标准 农业旅游示范点达55家,继续领先全国。
山东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1、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风光。青岛、烟台、威海的迷人阳光,海浪,沙滩;以菏泽、济宁、德州为代表的广袤平原绿;泰安、临沂等以山地、丘陵为特征的山村聚落。
2、丰富多彩的乡村风俗民情。主要表现为各地的节庆、习俗等。如泰山登山节、潍坊风筝节、济南千佛山庙会、菏泽斗鸡、斗羊比赛、淄博的灯会等。
3、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烹食风味等。如潍坊杨家埠年画、济南布老虎、鄄城鲁锦工艺、鲁南柳编、菏泽泥人、面人等,孔府“满汉全席、青岛海鲜等。
4、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边远偏僻乡村仍保留着的古老耕作、劳动方式,有些地区甚至还处于原始劳作阶段。它们对现代文明影响下的旅游者产生新强烈吸引。如驴马拉磨、老牛碾谷、木机织布、手推小车、小磨豆腐、捉螃蟹、赶鸭群、牧牛羊等等。
3、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许多项目盲目上马,开发中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城市化倾向明显,本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受到冲击,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4、旅游人才匮乏,经营方式单一,管理混乱,服务缺少规范。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操作中,许多由村干部兼任或由当地农民担任。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粗放经营,陷入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3、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许多项目盲目上马,开发中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城市化倾向明显,本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受到冲击,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4、旅游人才匮乏,经营方式单一,管理混乱,服务缺少规范。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操作中,许多由村干部兼任或由当地农民担任。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粗放经营,陷入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山东省在发展农村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乡村旅游理解不深。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
2、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品牌效应差,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风筝民俗
潍坊风筝兴于明初的杨家埠村。那时,村民已有木版年画的刻印技术,利用每年春天的空余时间,用印年画的纸张、颜料,绘制出各种图案,扎制风筝。开始时仅自娱自乐或馈赠亲朋好友,后逐渐发展为商品。至乾隆年间(1736—1795),风筝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手工业。
明代潍坊风筝以板子风筝为主,后逐步形成了以硬翅风筝为主,以长串蜈蚣为最(最长可达三百六十多米)、软翅风筝为巧、筒子风筝为奇的造型系列,内容有人物故事、鸟兽、鱼虫等。其扎制方法虽简单,少则竹条三根,多不超过七根,但讲究竹条均匀、骨架周正、左右对称、重心拴线,形象简练,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具有起飞平稳、放飞高的特征。
目前,西杨家埠村风筝扎制专业户近百家,风筝品种达三百余种,年产近百万只。但近年来,因考虑制作成本而忽略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变换了材料,使用尼龙布和炭素钢管,丢失了传统技艺,也失去了潍坊风筝的地方特色。
三、如何发展乡村旅游业
依据镇、村等的发展规划,或者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1.发现、认识和创意乡村旅游资源
发散思维练习(头脑风暴):想一下,农村 生产、生活中,哪些可能对城市游客产生吸引力?
2.做好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前的准备(教材P.27)
(1)旅游项目选址
(2)社会环境调查
(3)区域经济调查
(4)资源情况调查
(5)客源市场调查
3.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
(1)项目定位——项目位置定位,景观特色定位(主打景观),客源市场定位,产品功能定位,服务设施定位,重点子项目定位,开发主体定位,管理主体定位,开发时序定位。
(2)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项目产品的设计——农家乐,旅游村镇,休闲农园(场),生态园区,民族风情园等。
旅游线路的设计策划——
4.乡村旅游市场营销
谁是我们的对手(竞争者)?
为什么营销?
谁来营销?
有没有清晰的乡村旅游形象?
谁是我们的顾客?(市场细分)
改革开放几十年,人们越来越有钱了,旅游也越来越兴旺,对于乡村旅游与休闲旅游的也越来越多,怎么区别乡村旅游与休闲旅游了,如下:乡村旅游
乡村地区(地域明确)
乡村村落与自然环境+人文资源+乡村休闲体验
侧重乡村地域特色的休闲体验活动,满足游客回归乡里的心理需求
休闲农业
无明显的空间界限,可在城市内部、郊区或乡村等各类空间区域发展
农业生产+农业休闲体验(包括乡村文化生活的体验)
满足游客农业休闲观光、生活体验、科普教育等需求,同时优化生态环境、并提供优质产品的综合性服务功能
由此可见,休闲农业不论从空间位置的布局、所利用的资源构成和功能上其所含内容的广度都是远超乡村旅游与都市农业的。
目前对于休闲农业的概念在学术上没有明确的定义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游览、度假等服务,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乡村旅游业是休闲农业的另一种称呼,直观易懂,经常使用。 (注意与“乡村旅游”区别!) 特点: (1)乡村旅游业是一种”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2)乡村旅游业的产品是一种服务性商品,其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其核心价值是服务质量,而不是具体的水果、蔬菜等,顾客满意与否,取决于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所有感受的总和(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农产!!); (3)乡村旅游业的资源丰富多样,如,各种色彩和形状的作物、果树、蔬菜、种养、民居、沟渠、道路、农具、传统劳作技术、手工艺、节气活动、衣食住行习惯、婚丧嫁娶习俗等等。 (4)乡村旅游业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和经营单位; (5)乡村旅游业以盈利为目的。 乡村旅游的概念 定义: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所进行的休闲、观光、体验以及学习等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活动的形式: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观农家景、购农家物、随农家俗、用农家具等。 乡村旅游业与乡村旅游有什么关系? 乡村旅游业是为乡村旅游服务的一类产业。 2. 乡村旅游业的主要类型: 乡村旅游的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不同的区域位置、资源基础、投资主体、体验类型以及乡村特点等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第一类,城市近郊休闲娱乐型。这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数量众多的乡村旅游形式。一般在城市近郊,交通方便,可以为这部分游客提供食宿服务,娱乐设施较齐全。
关于观光农业园和观光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原则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