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镇历史由来
码头镇因长江天然良港和久远的码头发展而得名,起始于“码头自然镇”。该镇地理位置优越,东有狮子山,西有凤凰山,两山之间是长江的回水湾,形成了天然的港湾。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淮安地区频繁遭受战争和军事对峙的破坏,导致建置混乱,多次变更归属。 当时,码头镇和淮城镇是重要的军事基地,多次成为边疆将领的驻地。 长期的冲突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江淮之间变成了一片荒凉之地,经济和文化遭受了重创。
魏晋南北朝时期,市境长期处于战争和对峙的前沿,建置紊乱,隶属多变,今市区码头镇、淮城镇其时均为军事要塞,多设州郡治所,为边帅驻节之地。长年战乱带来的是“江淮之间,赤地千里”的凄惨景象,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破坏。
淮阴区码头镇有多少个村
1、淮阴区码头镇有辖码头、二闸、泰山、桃园、郑台、张庄镇、玉坝、太平、新河、大沟、仲马、惠民、陶闸、旧县14个行政村和码头1个居委会。淮阴区辖镇。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城区12千米。东隔淮沭新河与清浦区相望,南邻南陈集镇接攘,西接南陈集镇、吴城镇,北连王营镇。
2、码头镇行政区划包括9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这54个村民小组共同构成了小镇的社区结构。据最新数据,这里共有7872户人家,居住着24953位居民,其中约1500多人是回族同胞,他们在小镇的文化和社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全镇面积33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万亩,辖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54个村民小组;有7872户,24953人,回民1500余人。1镇人民政府设在码头街。
4、截止2014年,淮阴区有7个乡:韩桥乡、凌桥乡、刘老庄乡、古寨乡、新渡乡、袁集乡、老张集乡。14个镇:王营镇、赵集镇、吴城镇、南陈集镇、码头镇、三树镇、西宋集镇、吴集镇、渔沟镇、丁集镇、五里镇、徐溜镇、王兴镇、棉花庄镇。1个经济开发区:淮阴经济开发区。
5、韩信故里位于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境内。这里古迹甚多,历史上寺庙达81处之多。韩候故里,韩信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位于淮安市楚州区内。古淮阴指代的就是今天的楚州区及其周边地区。淮安市自古名人辈出,素有“九省通衢”“入京孔道”之称。韩信纪念馆。
6、韩侯故里, 裟罗树碑, 千秋园等。 淮阴区码头镇位于市区西南,东隔二河与市区相望,南距洪泽湖15公里。码头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这里居古淮水之南,春秋时期,这里已经筑有城市,战国时期便设置淮阴县,至今已经有2200多年历史。由宋及清,这里更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驿道重关,治水重地。
码头镇的介绍
码头镇位于淮安市区西南郊10公里,始建于公元前221年,古称“马头镇”,后因黄、淮、运河交汇,成了水上码头,故称“码头镇”。码头镇位于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东隔二河与清浦区相望,南与高堰乡接壤,西与南陈集、南吴集紧邻,北与杨庄相连。
码头镇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东眺匡庐,与九江县接壤;西枕幕阜,与湖北省阳新县毗邻;北临长江,与湖北省武穴市隔江相望,为长江入赣第一镇,水陆交通便捷。自古为长江通商古埠,素有“金城”之誉,是标准 重点建制镇。
码头镇是涿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部分,在市委提出的“3+1”发展模式中,码头镇是四个发展重点区域之一。镇区位于涿州市东北部,东邻义和庄乡,西邻东仙坡镇,南接清凉寺办事处和刁窝乡,北部有11个村与北京市接壤。码头镇人民政府驻地距涿州市中心15公里,距北京市中心仅为45公里。
关于码头镇和码头镇政府电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