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三元塔结构特点
雷州三元塔是一座坐东向西的楼阁式砖木结构古塔,它的设计巧妙,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塔身平面为八角形,外观看似九层,但实际上内部结构为十七层,总高度达到54米。塔的底层直径195米,壁厚48米,随着向上逐渐收缩,至最高一层壁厚减至9米。
位于东部的三元塔,其建筑风格为楼阁式砖木结构,采用独特的棱角牙子砖和线砖叠涩出檐,展现出下宽上窄、逐层递减的优雅比例,显得匀称美观。塔身八觚九级,内部有17层,总高度达到57米。塔基则是用石刻技艺精制的须弥座,增添了稳重的质感。塔檐上设有平台和外廊,四周环绕着栏杆,增添了观赏空间。
塔坐东向西,为穿壁绕平座楼阁式砖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九级,内17层,通高57米。塔刹为高2米的紫铜葫芦。塔身各层施腰檐平座,用菱角牙子砖和线砖相间叠涩挑出。平座绕以木栏杆。石砌须弥座,8面共镶嵌着麟趾呈祥、狮子戏球、鲤跃龙门等23块浮雕石刻,形象生动,线条粗犷。1983年重修。
塔坐东向西,楼阁式砖木结构,用棱角牙子砖和线砖互相叠涩出檐,下大上小,逐层递减,内楼17层、高57米。塔基为石刻须弥座。有23块堪称珍品的明代阳雕石刻,线条粗犷,形态生动,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塔空心,游人可拾级而上,一览古城气象。
这座三元塔具有独特的三个特点:首先,它秉持;只新不旧;的理念,展现出崭新的风貌。塔身坐北向南,面向郁南三重山,这三座山层峦叠嶂,象征着;三元用第,步步高升;的吉祥寓意。西江水在塔前流淌,山势在后环抱,形成了典型的依山傍水的风水格局,如同;稳坐太师椅,步步高升;的绝佳位置。
三元塔走向及景观
位于东部的三元塔,其建筑风格为楼阁式砖木结构,采用独特的棱角牙子砖和线砖叠涩出檐,展现出下宽上窄、逐层递减的优雅比例,显得匀称美观。塔身八觚九级,内部有17层,总高度达到57米。塔基则是用石刻技艺精制的须弥座,增添了稳重的质感。塔檐上设有平台和外廊,四周环绕着栏杆,增添了观赏空间。
八面共嵌有23块阳雕石刻,分别为“麟趾呈祥”、“鲤跳龙门”、“狮子戏球”、“三羊(阳)开泰”、“双凤朝阳”、“喜鹊练梅”等,线条粗犷,形态生动,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为明代石刻珍品。每层设真、假门,呈圭角形。
南三听涛(南三岛):自古以来便是水土肥美、让候鸟眷恋的一方净土。八十多千米长的海岸线延绵围绕着一百多平方千米的陆地。三岭叠翠: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国** 最南端——湛江市区西南三公里处。
三元塔公园环境介绍
1、通往三元塔的大道两旁,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桄榔树亭亭玉立,清风摇曳,南国热带风情浓郁。三元塔公园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成为雷州乃至广大游客的理想休闲之地。
2、湛江的三元塔公园以一座红顶、四柱、三间贴有大理石的牌坊式大门欢迎游客。这个公园的名称由原广东省省长朱森林亲笔题写,显得庄重而典雅。公园分为前后两个区域,前区专为体育和娱乐活动设立,设有四季常青的参天古榕,这些古榕树龄都在二三百年以上,被林业部门列为保护古树。
3、公园的北面和东面,环绕着一道仿古的城墙,东西两侧的“城角”则矗立着黄瓦红柱、攒尖顶的“角亭”,它们犹如古城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之地。园的核心建筑——三元塔,以其独特魅力吸引游客,它将山水之美集于一身,古今风情在这里完美融合。
三元塔改名为三元塔
1、他们仅用了约两年的时间,就成功建造出了一座令人惊叹的雄伟古塔,即现今的三元塔。这座古塔见证了岁月的流转,经历了近四百年的风雨洗礼,包括雷鸣电闪和地震的考验,但它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雷州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建筑技艺。
2、明 雷州 三元启秀塔 位于雷州市雷城镇三元塔公园内。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雷州推官欧阳保倡建。初名启秀,寓意启发文风,人才辈出。因挖基时得蛇卵3枚,认为是三元及第之兆,改名为三元塔。塔坐东向西,为穿壁绕平座楼阁式砖塔,平面八角形,外观九级,内17层,通高57米。
3、以为是“三元及第”之兆 在380多年前建筑工具简陋的情况下,雷州人民仅用约两年时间就建成一座如此雄伟壮丽的高层古塔,至今已经经历了将近400年的风雪沧桑,雷轰地震仍岿然屹立,充分显示了雷州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惊人的创造力。
4、三元塔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元月兴工,至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四月落成。初命名“文魁塔”,又称“启秀塔”。后因挖塔基时发现蛇卵三只,认为是“三元及第”之兆,故改名为“三元塔”。
5、三元塔的名字并非一开始就叫这个。传说在塔基挖掘过程中,发现了三枚蛇蛋,这在当地被视为“三元及第”的吉祥预兆,象征着学子们在科举考试中能够连中三元。因此,这座塔的名字被改为寓意更为深远的“三元塔”。随着时间的流逝,雷州三元塔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6、这座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由雷州推官欧阳保倡导建造,旨在提升地方风貌,弘扬人文精神。它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开工,历经两年时间,在1615年峻工,初始名为“文魁塔”或“启秀塔”,因塔基发现蛇卵三只,被寓意为“三元及第”,故改名为现在的“三元塔”。
德州三元塔起源
1、在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德州知州沈有严出于对民众科举愿望的尊重,为鼓励学子们的进取之心,精心建造了一座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三元塔。这座塔的设计源于科举制度中的“三元”,即殿试、会试、乡试的状元、会元和解元。
2、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知州沈有严为了满足当地百姓对科举考试成功的热切期盼,创建了这座寓意深远的三元塔,以纪念殿试、会试和乡试的第一名,即状元、会元、解元。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元;的含义有所变化,专指殿试中的状元、榜眼、探花。
3、德州的三元塔以其独特的;只新不旧;的风貌引人注目。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沈有严倡议在白沙山建设这座塔的时期,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举措,纷纷慷慨解囊或出力相助。然而,有一个虔诚的佛教财主,面对村民们催促他出资的纷扰,他选择了避静修行。
4、这“三元”是指当时科举考试中殿试、会试、乡试的第一名,即状元、会元、解元。但是到了清朝以后,这“三元”又演变成专指殿试中的一名三甲,即状元、榜眼、探花。三元塔自建成后,附近的莘莘学子纷纷前来登塔远望,祈求学业进步、步步高升。
5、四川内江有座嘉靖年建造的三元塔,塔中有一联说景,实则谐音含三国六个人名: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怨江围实难旅步; 鸟在笼中,心思槽巢,狠关羽不得张飞。 其中含有孔明、姜维(江围)、吕布(旅步)、曹操( 槽巢)、关羽、张飞六个人名。
关于三元塔和三元塔图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