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两汉行政区划
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朝代,与西汉并称为两汉。在这一时期,州作为行政区划经历了逐步的发展。在西汉时期,州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但主要作为监察区域,而非实际的行政单位。
在关东两汉时期,汉朝继承了燕国和秦国的制度,维持了原有的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并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87年)增设了苍海郡、玄菟郡、乐浪郡、临屯郡和真番郡。
西汉除了正式的郡国之外,还存有一个特殊的行政区划,即西域都护府。 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后,郡、国数目比秦朝有了很大的增加。 第三节 州制的确立与解体 两汉时期州制的形成西汉十三州部刺史州作为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始于西汉,成于东汉末年,横跨了整个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汉武帝实行刺史制度,最初用于监察诸侯王和地方,后来刺史改为州牧,掌握州的军政大权。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此外,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通过“推恩令”、“附益法”和“左官律”等措施,汉武帝逐步解决了王国问题。 宋元时期:北宋时期,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
进一步的研究资料,《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和《宋书·州郡志》揭示了两汉时期黄陂区的行政划分,东南和北部地区归属西陵县,而西南部则属于安陆县。
汉朝地图
1、西汉十三州(刺史部)是:朔方 、兖州 、青州 、豫州、徐州 、冀州 、幽州 、并州、扬州 、荆州 、益州、凉州 、交趾。东汉则是:司隶、兖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扬州、荆州、益州、凉州、交州。
2、东汉末年不是九州,应为十三州。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东汉末年亡国前夕,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国计,为45年),这段时间内军阀割据,彼此混战。
3、汉武帝继位后,在其前四十年(公元前140—前100)内不断向外扩展疆土。北方疆域的开拓。 公元前127年汉将卫青出击匈奴,收复了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还收复了河南地。北边疆界达阴山以北。置河西四郡。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击河西,匈奴休屠王降,设置酒泉郡。
汉朝末期各州郡县地图
1、东汉末年不是九州,应为十三州。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东汉末年亡国前夕,直至曹丕篡汉或三国鼎立(东吴孙权于229年称帝)结束,持续36年(或以东吴建国计,为45年),这段时间内军阀割据,彼此混战。
2、西汉十三州(刺史部)是:朔方 、兖州 、青州 、豫州、徐州 、冀州 、幽州 、并州、扬州 、荆州 、益州、凉州 、交趾。东汉则是:司隶、兖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并州、扬州、荆州、益州、凉州、交州。
3、汉朝九州地图 东汉末年九州地图 七王爷微风 | 浏览5860 次 |举报 我有更好的答案推荐于2017-12-16 09:38:58 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答案 东汉末年哪只九州哦,十三州。
4、首先,我们要从汉朝说起。东汉时期,荆州的郡县有明确的记录,共有七个,分别是南阳郡、江夏郡、南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和桂阳郡,如图一所示。到了东汉末年,荆州因战略位置重要,刘表在南阳郡划分出新郡章陵郡,使得郡数增加到八个。
5、汉武帝继位后,在其前四十年(公元前140—前100)内不断向外扩展疆土。北方疆域的开拓。 公元前127年汉将卫青出击匈奴,收复了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还收复了河南地。北边疆界达阴山以北。置河西四郡。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击河西,匈奴休屠王降,设置酒泉郡。
汉朝地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汉朝地图与十三州地图、汉朝地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