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县(新野县春晖学校官网)

民俗风情040

新野县是属于河南的哪个市?

答:新野县是属于河南省的南阳市管辖。

新野县地处河南省的西南方向,归属于南阳市管辖。

南阳市地杰人灵,历史悠久。

南阳市。

南阳,古称宛;别称玉都、药都。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是河南省辖地级市。截止2020年末南阳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下辖2行政区、4个开发区、11个县(市)。南阳市曾荣获中国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旅游城市、中国月季之乡、曲艺之乡等。

南阳历史悠久。西周时,南阳属荆州,因在周的南部,被周人称为“周南”。1948年11月4日,南阳全境解放,*** 统治结束。1949年3月,新成立的** 河南省委决定,成立南阳地委、专区。

2021年10月26日,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南阳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至此,南阳成为河南省内自洛阳以后第二个取得该称号的城市。

新野在河南哪个市?

南阳市。新野县,面积1062平方公里,人口83万。新野在春秋时 称“蒸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利的兴修,蒸野一带的土地得到灌溉, 皆成良田,从而人口增加,气象更新, 西汉初新建为县时, 遂称新野。1949年起属河南省南阳至今。

新野属河南省南阳市,在南阳西南部,西与邓州相邻,南与湖北相邻。新野面积1062平方公里,人口83万辖8镇5乡2个街道,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纺织名城。

新野县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

新野区位独特,资源丰富。新野距郑州、西安、武汉均300公里,距南阳、襄阳机场均60公里,距郑万高铁站14公里,距焦柳、宁西铁路均30公里,二广高速公路、国道328线、省道239线、237线、234线、228线在境内交汇。

新野县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境内,是南阳市下辖的一个县。新野因为三国演义诸葛亮火烧新野而闻名于世。新野县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社会秩序良好。

新野县,历史上非常有名,现在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位于中原经济区西南门户、豫鄂两省交界地带,南阳盆地中心,县域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辖8镇5乡2个街道。

新野县,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位于中原经济区西南门户、豫鄂两省交界地带,南阳盆地中心。介于东经112°12’44″~112°35’42”,北纬32°19’30”~32°49’08”之间。全县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新野属北亚热带地区,具有明显的** 性季风气候特征,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热、水资源丰富。截至2021年10月,新野县辖8个镇、5个乡、2个街道,县政府驻汉城街道。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新野县常住人口602827人。

新野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晚期,先民就在这里劳动生产,繁衍生息。西汉初年,始置新野县,属南阳郡。1968年,属南阳地区至今。二广高速公路、省道103线、244线、335线在境内交汇。

2019年,新野县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61.58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3亿元,增长7.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

请教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的历史沿革?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新野郡,新野县属南阳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县内置新州,治所在今沙堰镇古城村,是年废,新野县归邓州。唐乾元元年(758年),废县为镇,属穰县。

宋、金因之。元至元二年(1265年),复置新野县,属邓州;至元八年(1271年),随邓州属南阳府,明、清因之。

民国3年(1914),新野县属汝阳道。1928年,道废隶省。

民国21年(1932年),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7年12月新野解放,属桐柏行政公署第三专区。

1949年4月,属河南省南阳专员公署。1968年5月属南阳地区行政公署。

1994年11月州属南阳市。 1947年全县设6个区下辖158个乡和7个街道办事处。

1950年,改设为7区辖174个乡。 1958年8月建立公社,公社为政社合一体制,全县设9个公社,下辖142个生产大队。

1963年增设城关镇,全县为9社1镇。 1975年4月,增设前高庙、上港、王庄、樊集、上在5个公社,全县为14个公社(含航运公社)l个镇。

1983年12月,改公社为乡(镇),改生产大队为行政村,改生产队为村民小组。1985年12月,沙堰乡、新甸铺乡、王庄乡改为镇。

1994年歪子乡改为镇。1995年,施庵乡改为镇。

1996年10月五星乡改为镇。至此全县面积1062平方千米,人口72.9万,设7镇7乡,下辖7个居委会、257个村委会,2973个村民小组。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629106人,其中:城关镇59208人、五星镇43956人、王庄镇26625人、施庵镇53135人、沙堰镇40823人、歪子镇55997人、新甸铺镇51239人、城郊乡82330人、漂河铺乡42654人、前高庙乡34021人、樊集乡24516人、上庄乡40515人、王集乡39722人、上港乡34365人。 2001年9月溧河铺撤乡建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新野县辖9个镇、5个乡:城关镇、王庄镇、沙堰镇、新甸铺镇、五星镇、施庵镇、歪子镇、溧河铺镇、王集镇;城郊乡、前高庙乡、樊集乡、上庄乡、上港乡。 2006年,根据豫民行批[2006]5号和宛政文[2006]66号文件精神,新野县撤销城关镇,设立汉华、汉城两个街道办事处。

汉华街道管理7个社区居委会,汉城街道管理9个社区居委会。

新野县在新石器晚期已形成部落,禹定九州,新野属豫州。商、周属邓国。春秋属楚。战国属韩。秦时属穰县。

西汉初始置新野县,属南阳郡。时无城池。东汉末,刘备屯兵新野建土城。三国魏正始年间为荆州治所,仍属南阳郡。

晋时新野置义阳郡,后改为新野郡,治所移棘阳。

南北朝时新野先后分属黄岗郡和滕王国。

南齐建武四年(497年)增筑外城。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新野郡,仍置新野县,属南阳郡。

唐于新野设新州,旋废新州,改属邓州。五代废县为镇。

宋、金因之。

元至元二年(1265年)复置新野县,属邓州,至元八年(1271年)随邓州属南阳府。明仍为新野县,天顺五年(1461年),城周长由1公里扩为2公里,池深1.7米,宽3米,建城门楼四座,城高4.3米,后增至8.3米。

清亦为新野县。民国时属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解放初,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桐柏军区第三专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河南省南阳专区,1968年属南阳地区行署至今。国务院1994年7月1日批准撤销南阳地区和南阳市、南阳县,此县划归南阳市管辖。

新野县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新野县春晖学校官网、新野县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