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字介绍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大足石刻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
大足石刻名称由来?
大足因为有许多著名的雕刻石像而命名,例如千手观音,佛像都雕刻在陡峭的石头上吸引了大批大批的观光游客而成为了世界旅游景点……这些石雕都是由人一个一个的雕刻在石头上的,都是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汗水的结晶,展现了大足独特的美
大足石刻最早从公元650年开始开凿,最早的石像为尖山子摩崖造像,而之后的200多年时间内仅新开凿圣水寺摩崖造像一处。但是在公元885年昌州迁治大足后,大足石刻迎来历史山的兴起,当时的静南军节度使韦君靖,开始被北山凿造佛像,此后州,县之中的百姓以及官吏纷纷相仿跟风开始凿造佛像。而之后的几百年期间,也就是在公元1252年,大足石刻分别凿造佛教、道教和“三教”造像区34处,其中佛教的占比最大。
此间的300多年大足时刻基本完成了主题的雕刻,而后世只是在这基本上进行修补。而整个大足石刻最为精美的雕刻区域,就要属于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其完美的体现了,我国9世纪到13世纪这个阶段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是世界的最高水平,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座伟大丰碑。
大足石刻寓意?
大足石刻,建于唐朝初期,依靠山体岩石所建,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著,在晚唐时期,石窟造像更加饱满丰富,具有盛唐遗风。
到了五代,神态多样,样式玲珑细腻,宋代时期,体态华丽匀称,装饰丰富多彩,转轮经藏窟可谓是大足石刻的一大亮点,好似鬼斧神工一般设计的转轮经藏,采光效果十足,里面的文殊菩萨双目微睁,好像正在深思,体现出博学多闻的素养;普贤菩萨脸颊圆润、双唇轻盈,具有东方女性美的微妙神态,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怎样介绍大足石刻?
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尤以北山摩崖造像和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刻艺术。北山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城北1.5公里的北山。北山摩崖造像长约三百多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造像最初开凿于晚唐景福元年(公元892年),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至南宋1162年完成,历时250多年。现存雕刻造像四千六百多尊,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中的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代表。
什么的大足石刻填词语?
著名的大足石刻。
词语:著名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是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大足石刻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扇区,共23处。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19处。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规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占比例最大。
大足石刻简介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大足石刻简介400字、大足石刻简介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