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是个什么样的城市?
口民族 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56.4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86万人,乡村人口33.5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770人,出生率8.45 ‰;死亡人口3278人,死亡率5.81‰;自然增长率为2.64‰。 宜城市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7%。 少数民族有回、满、壮、苗、黎、瑶、藏、蒙古、土家、锡伯、维吾尔等,人口为0.12万人,约占人口0.23%。分布在全市各镇(办事处),主要集中在流水镇和板桥店镇。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回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 行政区划 宜城市现辖8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小河镇、郑集镇、孔湾镇、刘猴镇、雷河镇、王集镇、板桥店镇、流水镇、鄢城街道办事处、南营街道办事处、宜城经济开发区、大雁工业园区。 历史沿革 宜城历史悠久。夏为巳阝国。周时为罗、鄀鄢地,春秋时并于楚,为巳阝、鄀、鄢3邑。秦时为鄢、巳阝、鄀3县,隶属南郡。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改鄢县为宜城县。后变更分合,至唐天宝七年(748年)又改名宜城县,宋、元、清名因之。1945年为纪念抗日将领张自忠殉国,更名自忠县,隶属湖北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7年12月以后,汉水以东地区隶属** 襄枣宜县。1948年7月后,汉水以西地区隶属** 荆钟宜县。1949年1月,宜城全境解放,5月** 湖北省委撤销襄枣宜县、荆钟宜县,恢复宜城县建制,隶属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1983年,襄阳地区与襄樊市合并,宜城改属襄樊市,县政府驻城关镇。199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宜城县,设立宜城市(县级),以原宜城县行政区域为宜城市行政区域,由襄樊市代管。市政府驻鄢城街道办事处。现辖8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工业园区,即:小河镇、郑集镇、孔湾镇、刘猴镇、雷河镇、王集镇、板桥店镇、流水镇、鄢城街道办事处、南营街道办事处、宜城经济开发区、大雁工业园区。
为什么宜城称为楚都?
宜城市,湖北省辖县级市,由襄阳市代管。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东界随州市随县、枣阳市,西邻南漳县,南接荆门市钟祥市,北抵襄州区、襄城区。宜城版图面积2115平方公里,呈“三山一水六分田”格局。楚王城位于宜城县城南7.5公里处,东临汉江水,西望金牛山,南近蛮河,北溯襄阳。春秋时期王城一度为楚国的都城,又名鄢都。
历史上有段时间做过楚国都城,宜城市古时候叫鄢城,一直是楚国重要的城市之一。最早楚国发源于荆山一带,开始一段时间在鄢城定都(现在宜城市郑集镇),后来到江陵。
楚国被吴国破都的时候迁都过鄢城,后来被秦国破都的时候也迁都鄢城,白起修百里长渠水淹鄢城,鄢城伤亡十余万,可见当时鄢城是楚国重要的城市。白起叫武安君,现在的武安镇就是白起的封地。
湖北宜城属于哪个市?
湖北宜城属于襄阳市。
宜城,简称宜,襄阳下辖县级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东接随州、枣阳,南接钟祥、荆门,西邻南漳,北抵襄阳。总面积2115平方公里,2019年总人口61万。辖八个镇、两个街道办事处、一个工业园区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宜城市是哪个省的?
是湖北省襄阳市辖区的县级市。宜城市是一座历史古城,位于汉江流域,有干年古县之称,人口约为42万人,是一个集旅游商贸为一体的县级市。
湖北宜城市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湖北宜城市天气、湖北宜城市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