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怀念童年的诗句简短?
一个人永远不会因为另一个人对自己好,而爱对方。一个人永远不会因为过去的爱,而在未来必定一直爱着对方。一个人爱另一个人的理由就是,对方可爱,爱就是爱。
长大了回忆童年的诗词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杨万里《稚子弄冰》
2、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王维《少年行四首》
4、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黄庭坚《牧童》
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6、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7、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8、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其二》
9、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杨万里《稚子弄冰》
10、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范成大《碧瓦》
11、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黄庭坚《牧童诗》
12、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
13、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14、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1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16、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17、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18、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19、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20、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堂上长年客,鬓间新有丝。一看竹马戏,每忆童騃时。童騃饶戏乐,老大多忧悲。静念彼与此,不知谁是痴。——白居易《观儿戏》
21、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22、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23、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24、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25、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2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27、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28、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29、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
30、儿童爱春懒,为买汝南鸡。不晓幽人意,翻令拂曙啼。——王世贞《买鸡》
3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同州端午》
32、牧童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崔道融《牧竖》
3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34、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李涉《牧童词》
35、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柳永《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36、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37、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范成大《卖痴呆词》
38、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
39、烟巷鸡鸣曙色开,秋林鹊噪远人回。老夫自扫风前叶,稚子兼锄雨后苔。近市酒浆浑易得,傍溪鱼蟹亦须来。鸥边野水明如镜,更坐寒山共一杯。——袁凯《喜洪山人恕复至》
40、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4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居易《池上》
42、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43、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44、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百忧集行》
45、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贺铸《六州歌头·少年侠气》
46、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崔道融《牧竖》
47、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郑谷《淮上渔者》
48、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49、临水夹疏篁,萧然一环堵。稚子戏芳草,小妇舂黄黍。为生虽甚微,犹足安吾土。应笑马上人,衣湿朝来雨。——郑獬《村家》
50、虽云官事简,不似在家安。晏晏妇子语,嬉嬉儿稚闲。甘餐失粗粝,独酌置杯盘。老觉偎绥好,莫将年少看。——张耒《在告家居示内》
51、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52、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王维《少年行四首》
5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54、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李涉《牧童词》
55、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其五》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的注释?
浣溪沙简介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或《浣沙溪》。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四十二字。分平仄两体。平韵体流传至今。最早
的
是唐人韩偓词,是正体。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
的
居多。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另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位不变。
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又有《小庭花》、《减字浣溪沙》等二十余种异名。
浣溪沙(四十二字,沙或作纱,或作浣纱溪)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后阕头两句往往用对仗。)
词牌格式
浣溪沙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 韩 偓
宿醉离愁慢髻鬟(韵)
可仄平平可仄韵
六铢衣薄惹轻寒(韵)
可平平仄仄平韵
慵红闷翠掩青鸾(韵)
平平可仄仄平韵
罗袜况兼金菡萏(句)
可仄可平平仄仄
雪肌仍是玉琅玕(韵)
可平平仄仄平韵
骨香腰细更沈檀(韵)
可平平仄仄平韵
名家作品
一、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1,村南村北响缲车2。牛衣古柳卖黄瓜3。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4。
注释
1.此句谓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句法倒装。簌簌,下落貌。
2.缫车,抽丝工具。
3.牛衣,《汉书·王章传》\"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二《牛衣》条:\"案《食货志》,董仲舒曰:'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然则牛衣者,编草使暖,以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此处指卖瓜者衣着粗劣。或谓本作\"半依\",如曾季狸《艇斋诗话》:\"予尝见东坡墨迹作'半依',乃知'牛'字误也。\"
4.漫,随便。因为十分渴,想随便喝点茶,所以不管哪个人家,都想去敲门试问。苏轼《偶至野人汪氏之居》:\"酒渴思茶漫扣门\",与此两句意同。皮日休《闲夜酒醒》:\"酒渴漫思茶\",盖即此语所本。
鉴赏
词至苏轼,题材、意境、笔法等皆有拓展,此前词中绝少出现
的
农村田园风光也出现在苏轼词中。元丰元年(1078),徐州春旱后得雨,苏轼到石潭谢神,作了一组《浣溪沙》,题为\"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五首\",皆写初夏农村景色,此为其中第四首。
上片截取农村生活中常见
的
场景。枣花
的
香气,缫车
的
响声,卖瓜人
的
悠然,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
的
田园图画。
下片则写作者本人,日高、路长更兼酒困,未免倦极口渴,便敲门求饮。苏轼虽然身为士大夫,内心却对农村田园怀有亲近之心,自谓\"使君元是此中人\",此处漫不经心
的
\"敲门试问\",与\"野人家\"之不分彼此,可见一斑。
二、浣溪沙
作者: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1。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2。萧萧暮雨子规啼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4!休将白发唱黄鸡5。
注释
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镇。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2.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沙路润无泥\"。
3.萧萧暮雨,白居易《寄殷协律诗》自注:\"江南吴二娘曲词云,'萧萧暮雨郎不归'。\"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
4.此句当为写实。但\"门前\"云云,亦有出处。《旧唐书》卷一九一方伎《一行传》,谓天台山国济寺有一老僧会布算,他说:\"门前水当却西流,弟子亦至。\"一行进去请业,\"而门前水果却西流\"。
5.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这里反用其意,谓不要自伤白发,悲叹衰老。
鉴赏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1082)春,当时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在苏轼
的
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
的
打击,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
的
精神。
上阕写自然景色,首二句描写早春时节,溪边兰草初发,溪边小径洁净无泥,一派生机盎然
的
景象。却以萧萧暮雨中,杜鹃哀怨
的
啼声作结。子规声声,提醒行人\"不如归去\",给景色抹上了几分伤感
的
色彩。
下阕却笔锋一转,不再陷于子规啼声带来
的
愁思,而是振起一笔。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
的
流逝,正如同东去
的
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先著《词洁》卷一谓:\"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自不凡。\"
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
的
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
的
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
的
难能可贵,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谓:\"愈悲郁,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
三、浣溪沙
作者: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1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2。
雪沫乳花浮午盏3,蓼茸蒿笋试春盘4。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
1.泗州,今安徽泗县。刘倩叔,生平不详。南山,即都梁山,在泗州不远。
2.清洛,指洛涧,今安徽洛河,源出安徽合肥,北流至怀远入淮河。泗州在淮河北岸。漫漫,大水浩淼貌。
3.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
的
白色泡沫。古时烹茶,以乳色鲜白、泡沫细腻为上乘。苏轼《西江月》(龙焙今年绝品):\"汤发云腴酽白,盏浮花乳轻圆\"。
4.蓼茸:蓼菜
的
嫩芽。蒿笋,莴苣笋。春盘,唐代以来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词作日离立春不远,故先\"试尝\"。
鉴赏
此为一首记游词。元丰七年(1084),苏轼由黄州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赴任途中,曾于泗州小住,这首词便是在此期间,与友人在泗州附近南山游玩
的
时候所写。
上片写南山所见
的
景色:微寒天气,乃\"细雨斜风\"有心\"作\"之,天气放晴,滩边之烟柳似作意\"媚\"之,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渐流渐见广远无际。本无意之风景,于有心人眼中,却显得处处有情。
下片写午时小休,烹茶野餐。乳色鲜白
的
好茶伴着新鲜
的
野菜,别有一番风味。而全词
的
主旨,最终落在\"清欢\"二字上,可见作者对生活情调
的
欣赏。
全词笔调雅致,可感受到作者清雅、恬淡
的
心境,正因有此心境,才能品味出生活
的
独特情致。
四、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
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注释
懒《花草粹编》作“慵”。《历代名媛诗词》作“恼”。
玉鸭熏炉:玉制(或白瓷制)
的
点燃熏香
的
鸭形香炉。熏炉形状各式各样,有麒麟形、狮子形、鸭子形等;质料也有金、黄铜、黄铜、铁、玉、瓷等不同。
瑞脑:一种香料名。
朱樱斗帐:斗帐,覆斗形
的
帐子。
流苏:指帐子下垂
的
穗儿,一般用五色羽毛或彩线盘结而成。
遗犀:犀,指犀牛
的
角。遗,应为“通”之误。
赏析
此词,当为李清照年轻时
的
作品。作者用白描
的
艺术手法,绘制了两幅清淡典雅
的
画面:一是室外“闺妇夜晚伤春图”,一是室内“闺妇夜晚怀人图”。不同感受通过基本相同之处
的
典型形象加以表现,因此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
的
意境。两幅画面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妙趣横生,突出了词旨。
五、浣溪沙
作者:李清照
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注释
绣面:唐宋以前妇女面额及颊上均贴纹饰花样。
芙蓉:荷花,此处指很好看。
飞:《历代诗余》作“偎”
宝鸭:指两颊所贴鸦形图案,可参敦煌壁画供养人之妇女绘画,或以为指钗头形状为鸭形
的
宝钗,钗,古代妇女头上
的
饰物。
香腮:美丽芳香
的
面颊。
一面:整个脸上。
风情:男女爱慕之情。
韵:标致。
笺:纸,指信笺、诗笺。
赏析
此词当是易安早期作品。写一位风韵秀
的
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
的
情景。人物
的
肖像描写采用比拟、衬托、侧面描写
的
方法。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欢快俊朗。
六、浣溪沙
作者:李清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注释
莫许:不要。
琥珀:松柏
的
树脂积压在地底亿万年而形成
的
化石,呈褐色或红褐色。琥珀浓,指酒
的
颜色很浓,色如琥珀。
疏钟:断续
的
钟声。
瑞脑:一种熏香
的
名字,也叫龙脑,即冰片。
魂梦:即梦魂,指睡梦中人
的
心神。
辟寒金:任昉《述异记》:“三国时,昆明国贡魏嗽金鸟。鸟形雀,色黄,常翱翔海上,吐金悄如粟。至冬,此鸟畏霜雪,魏帝乃起温室以处之,名曰辟寒台。故谓吐此金为辟寒金。”诗人遂以辟寒金指代珍贵之精金,“辟寒金小”,喻精金头饰小巧。辟《乐府雅词》作“碎”,误。
髻鬟:古代妇女
的
两种发式。
烛花:蜡烛燃烧时
的
烬结。
赏析
此词当为李清照年轻时作。写女主人晚来用酒遣愁,梦里醒来
的
孤寂,隐含无限
的
离情别绪。通过梦前梦后
的
对比,把年轻少妇沉重
的
愁苦情思从侧面烘托出来。全词写
的
相思,却不着相思一字,具有婉约词
的
艺术特色。
七、浣溪沙
作者:李清照
小院闲窗春己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注释
闲窗:原作“间窗”盖“闲”之误。带护阑
的
窗子。闲,阑也。闲窗,一般用作幽闲之意。
沉沉:指闺房幽暗,影子浓重。
理瑶琴:理,调理定调,一般指代弹琴。瑶琴:玉为饰,美
的
琴。
远岫:远山。
薄暮:傍晚,黄昏。
细风:微风。
轻阴:暗淡
的
轻去。
赏析
此词当属李清照前其作品。作者用情景交融
的
艺术手法,含蓄蕴藉
的
笔致,写出女主人伤春怀人
的
悒怅情怀。伤春、怀人,相辅相成。“崔”、“弄”两词琢炼得妙。“弄”字写出一幅风雨戏云,阴云飘卷
的
动画面,表现了女主人孜然独处
的
凄寂心境。
八、浣溪沙
作者:李清照
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注释
红日,别版做\"帘日\". 三丈透,三丈为虚数.指太阳升起
的
高度. 透:透过.
金炉,别做\"佳人\". 金炉为铜制
的
香炉. 次第:依次. 香兽:香料炭屑制成
的
兽型燃料.
地衣:地毯.
佳人:指宫女.舞点,别做\"舞急\",\"舞彻\",舞点\".舞点,按照音乐中
的
节拍舞一支曲调.溜:滑落.
酒恶(e三声),别做\"酒渥\".亦称\"中酒\",指酒至微醉.时拈,别做\"时沾\",\"时将\".常常拈取.花蕊:此处代指花朵.嗅:闻.
别殿:帝王所居正殿以外
的
宫殿.箫鼓:萧和鼓.泛指乐器.
九、浣溪沙
作者: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鉴赏
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
的
感伤。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
的
深思,给人以哲理性
的
启迪和美
的
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
的
现境。从复叠错综
的
句式、轻快流利
的
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
的
感情,带着潇洒安闲
的
意态
的
。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
的
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
的
暮春天气,面对
的
也是和眼前一样
的
楼台亭阁,一样
的
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
的
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
的
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
的
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
的
岁月和与此相关
的
一系列人事。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
的
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
的
,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
的
流连,对时光流逝
的
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
的
微茫
的
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
的
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
的
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
的
,只能寄希望于它
的
东升再现,而时光
的
流逝、人事
的
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用虚字构成工整
的
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
的
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
的
原因。但更值得玩味
的
倒是这一联所含
的
意蓄。
花
的
凋落,春
的
消逝,时光
的
流逝,都是不可抗拒
的
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
的
并不只是无可奈何
的
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
的
重现,那翩翩归来
的
燕子不就象是去年曾此处安巢
的
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
的
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
的
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
的
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
的
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
的
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
的
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
的
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
的
原因于情中有思。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写司空见惯
的
现象,却有哲理
的
意味,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思索宇宙人生问题。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
的
意念,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关于金卧牛和金卧牛公司案例分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