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地图(西亚和中亚地图)

民俗风情045

中亚五国地理位置?

中亚五国地理位于中亚。

中亚(Central Asia)是中亚细亚的简称,指亚洲中部内陆地区,该概念最早由德国人亚历山大·冯·洪堡于1843年提出,其所包含的范围存在多种界定,狭义上一般限于“中亚五国”

中亚,位于亚欧** 内部,中心腹部地带,共五国分别为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吉尔吉斯坦,五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中纬度地区,是世界距离海洋最远的国家分布区域地带,五国是东亚北亚西亚南亚中东地区的核心利益交汇区和战略关注地,以上便是今日之回答,谢谢亲们!

中亚五国指五个“斯坦”国家。五国总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从地缘位置看,中亚地处亚欧** 的结合部,位于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大国或地区性大国中间的地理位置,是贯通亚欧** 的交通枢纽,历来是东进西出和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古代的丝绸之路途经此地。冷战结束后,中亚作为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其地缘政治意义更加凸显出来。

中亚

  中亚即亚洲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

  区域位置

  从地缘位置看,中亚地处亚欧** 的结合部,位于俄罗斯、中国、印度、伊朗、巴基斯坦等大国或地区性大国中间的地理位置,是贯通亚欧** 的交通枢纽,历来是东进西出和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古代的丝绸之路途经此地。

  地形地貌

  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地势总体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

  东南部主要是帕米尔高原和天山;东北部主要是哈萨克斯坦丘陵;西部是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

  气候特征

  由于处于欧亚** 腹地,且东南缘高山阻隔印度洋、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该地区气候为典型的温带沙漠、草原的** 性气候。

  河流湖泊

  中亚地区多内流河内流湖,其中较著名的河湖有里海、咸海、阿姆河、锡尔河等。由于地形特征为东南高西北低,故而河流走向基本为西北走向。水量小,少水能。汛期在春夏气节,原因是冰山融化和夏季降雨 。

  矿产资源

  各种矿藏丰富,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品种比较齐全。

  吉尔吉斯斯坦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特别是稀有金属汞、锑的储量可观。

  乌兹别克斯坦的矿产资源主要是铜矿、铅锌矿、钼矿、钨矿。

  中亚是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里海东岸及湖底。

  居民与宗教

  中亚是个多民族的地区,约有130 多个民族,人口较少,除与本国同名的主要民族外,还有俄罗斯、乌克兰、维吾尔等民族。 白色人种,信奉伊斯兰家教。

  主要的城市

  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和经济中心,是中亚最大的城市,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站。

  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原首都,最大的城市。

  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交通中心。

  工农业

  工业: 采矿、冶金、军事工业相当发达;棉纺织工业、地毯纺织和畜产品加工业相当发达。轻工业相对落后,日常生活用品需要进口。。

  农业: 以畜牧业 和灌溉农业为主。畜牧业以养羊为主:细毛羊、羔皮羊

  

中亚的历史?

历史文化如下:

一、中亚的地缘中亚和大中亚地区中亚地区一般指中亚五国,但依地缘特点还有一个大中亚概念,分为三个板块:伊朗高原、中亚五国和西域(即新疆)。

伊朗高原伊朗高原西部是伊朗,东北部是的阿富汗,东南部是巴基斯坦境内(占了巴的一半,另一半为印度河平原)。高原海拔1000~1500米,北是图兰低地,南是两河平原,西是安那托利亚高原,东是帕米尔高原。是欧亚非** 的交汇腹地。伊朗高原是一个盆地,四面都是山地,中间有条山脉将这个盆地大致划为两块。西部是波斯人,是核心地域。东部东伊朗地区和兴都库什山脉的联系更显紧密一些。在高原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又适时的留出了四个山口,分别与南亚、中亚、西亚进行交流。而南边的那个山口又为波斯人的海上商业帝国奠定了基础。帕米尔高原向东延伸出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向西是兴都库什山脉,海拔4400--7700米,不适合人类生存。

中亚五国中亚五国,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依地理特点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西部的低地/平原国家,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又分图兰低地和哈萨克丘陵两部分;另一部分是东部的高地国家,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大部分是天山)、塔吉克斯坦(大部分是帕米尔高原)。七河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河中地区这三个区域是中亚定居民族较好的生存区域。七河地区、费尔干纳盆地、河中地区这三个区域是中亚定居民族较好的生存区域。天山山脉北麓雪水融化形成一条条河流,河流滋润出绿洲,形成了所谓的“七河地区”。大多数都向西北向流到了巴尔喀什湖,伊犁河是最大的一条,占水流的70%,所以也叫这个地方伊犁河谷,现大部分属哈萨克斯坦。中国史书记载的乌孙、康居就在这个地方。锡尔河从帕米尔高原发源,滋润着一个水草丰美的“费尔干纳”盆地。锡尔河和阿姆河则是著名的“中亚两河”,都注入咸海,中国古代称这个区域为河中地区。 

一、先秦时期(中亚是波斯第一帝国、亚历山大帝国)

本阶段概括:中国在东方独立发展,西亚诸国(亚述、巴比伦、波斯)以及古典希腊 --> 波斯进入中亚 --> 马其顿崛起并进入中亚 --> 马其顿退出后,塞琉古占据西亚,安息占据伊朗,大夏占据中亚。

波斯第一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 、前550--前220):波斯帝国大流士时期将波斯的势力扩张到了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控制了中亚的河中地区、费尔干纳盆地,还包括印度河流域。

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前323):亚历山大灭波斯帝国后,于前329年,亚历山大率军穿越兴都库什山,直至中亚河中一带,涵盖了波斯帝国的大部分版图。帝国分裂后,塞琉古继承帝国的东方部分。

二、秦和西汉(中亚是塞琉古、大夏、大宛等)

本阶段概括:秦汉统一-->汉进入西域 --> 塞琉古衰弱,大夏和安息建立-->安息进占中亚,与汉朝互怼。

前256年,塞琉古帝国的中亚的帕克特里亚省宣布独立,在草原上建起了巴克特里亚(大夏,前256--1)。东伊朗的安息游牧部族(现伊朗认为是外族统治)南下,进入波斯地区,建立帕提亚帝国(前247年-226年,又称安息帝国)。这样塞琉古占据西亚,安息占据伊朗,大夏占据中亚。大宛在费尔干纳盆地。

亚历山大帝国崩溃后,中亚还出现了一系列塞种人的小国家,如康居国、乌孙国、大宛国等。蒙古草原的匈奴人,打跑生活在河西走廊雅利安人月氏人。月氏人大部到中亚,灭掉大夏,叫做大月氏;剩下小部在祁连山下,叫做小月氏。汉朝打败匈奴,拿下河西走廊。安息把塞琉古打垮。

三、东汉时期(中亚是安息、贵霜)

本阶段概括:东汉重振西域 -->贵霜建立、安息退出中亚-->汉朝、贵霜、安息、罗马四大帝国并立。

东汉恢复以后,开始打击匈奴,恢复对西域的控制。班超把西域各国玩弄于鼓掌之间,各国纷纷归附了汉朝。大月氏则进一步占领印度河流域,发展成为贵霜帝国(45—375年)。此时,整个欧亚** 从东到西四个大国:东亚汉朝,中亚贵霜,西亚安息,欧洲罗马。

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

本阶段概括:四大帝国纷纷倒台,中国进入魏晋;贵霜解体后中亚没有强国;安息被萨珊波斯取代;罗马帝国分裂,拜占庭占据地中海东岸。-->中国南北分裂,柔然崛起、嚈哒人席卷中亚-->萨珊波斯败给嚈哒人。

汉朝、贵霜先后灭亡,中国对西域失去控制,西域及中亚,恢复了城邦小国林立的状态。这些小国家,南方的多是贵霜解体后留下的,而北方的一些则是以前的康居的残余,是粟特人的国家,统称昭武九姓,如石国、米国等。后来这些小国被嚈哒人所控制,嚈哒人俗称白匈奴 。

224年,安息帝国被萨珊波斯王朝(226年-651年)取代,萨珊波斯征服了中亚。此时的中亚处于萨珊波斯和嚈哒人相互争夺状态。粟特人和后来的嚈哒人建起了一座座繁华的城市,包括撒马尔罕、塔什干、布哈拉等。

嚈哒人原是蒙古草原和西域的一个游牧民族,后在柔然的挤压下向西迁徙,跑到了中亚。他们征服新疆到咸海之间的区域,昭武九姓也被嚈哒人控制。约420年,嚈哒人打败萨珊波斯,使它被迫称臣纳贡,建立了

嚈哒汗国(430年--568年)。

六、隋时期

本阶段概括:突厥崛起、进入西域和中亚-->嚈哒人在萨珊波斯和突厥的夹击下衰落-->隋朝重新统一中国

嚈哒人在中亚统治两百来年,然后遇到了突厥。西突厥汗国(552年--659年)核心在西域。萨珊波斯和西突厥双方夹击嚈哒人。西突厥占领了哈萨克草原,萨珊波斯获得了阿姆河以南的地区。嚈哒人从此销声匿迹,逐渐被中亚的各民族同化。

唐时期

本阶段概括:唐朝建立并进入西域和中亚-->阿拉伯帝国崛起、灭萨珊波斯-->唐朝和阿拉伯的怛罗斯之战-->安史之乱后唐朝退出中亚-->吐蕃崛起、唐朝放弃西域-->西亚和中亚的伊斯兰化。

唐朝建立,灭了东突厥和西突厥,在西域地区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及北庭都护府,并辖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座军镇)。阿拉伯帝国建立。此时,印度北部兴起了戒日帝国,统一了恒河流域。

7世纪初,阿拉伯人崛起,占据了埃及、叙利亚、两河流域,灭了萨珊波斯。685年倭马亚王朝朝建立。750年,建立了阿拔斯王朝。

682年,突厥人又建立了后突厥政权,唐玄宗时(745年),在唐朝和回纥联合攻击下,后突厥灭亡。751年,阿拔斯王朝在怛罗斯和唐朝高仙芝(效力唐朝的朝鲜人)开战。结果唐军败,退到了帕米尔高原。

755年安史之乱,之后,吐蕃北上占领了西域。唐朝的安西四镇以及西域及中亚的疆域,尽数被吐蕃占领。在西域和中亚,吐蕃和阿拉伯对峙。

在唐朝后期(9世纪末),阿拔斯王朝也没落,它下面诞生了许多独立的王朝。占据伊朗和中亚的如塔希尔王朝、萨法尔王朝,萨法尔王朝灭塔希尔王朝。萨曼王朝从塔希尔王朝分出来的,它打垮萨法尔王朝,又被从自己内部分出来的伽色尼王朝所灭。

743年在唐朝的帮助下,回鹘灭突厥汗国,建立回纥汗国。788年回纥改名回鹘,848年黠戛斯灭回鹘汗国。其后漠北地区回鹘部落分为四部,一为从河套南下,被唐所灭,多数融入华北汉人;二为宋、辽、金时势力强大之甘州回鹘与沙洲回鹘;三为西州回鹘(居高昌之地,即吐鲁番),虔信摩尼教与佛教;而最为强大的一支西迁至七河流域,和当地天山的回鹘以及葛逻禄等铁勒部落建立了威震中亚的喀喇汗王朝。

七、北宋、辽(中亚是塞尔柱、喀喇汗国)

本阶段概括:北宋无力影响中亚-->佛教在中亚消逝-->塞尔柱帝国的强势-->西辽称霸中亚-->塞尔柱退缩、花剌子模建立。

唐朝末年的番镇割据一直延续到了五代十国,直到960年以后,宋朝统一中原地区。北边是契丹人的辽帝国,西北是党项人的西夏。辽朝通过北方的草原,和中亚取得联系。此时的西域,喀喇汗国(黑汗)灭掉了吐火罗人建立的西域强国于阗。喀喇汗王朝(840--1212)是由漠北回鹘西迁到葱岭以西的一支,960年改宗伊斯兰教,1041年,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为西辽的附庸,西部为塞尔柱的附庸,1212年为花剌子模王朝所灭。

突厥人被打败后,其中一支跑到了锡尔河流域,逐渐壮大后,一度占领伊朗高原的伽色尼。1055年,这支突厥人攻占了巴格达,灭了白益王朝,建立了塞尔柱帝国 (1037年--1194年)。后进攻西喀喇汗国,将其纳为了保护国。塞尔柱成了中亚和西亚的霸主。

南宋、金(中亚是西辽、花剌子模)

1125年,契丹人的辽朝,被金朝和宋朝夹击,被灭了。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残部远走中亚,攻灭了西域的高昌回鹘以及东喀喇汗国,建立西辽,也叫喀喇契丹。西辽后来打败西喀喇汗国和塞尔柱,占据了阿姆河流域,将中亚归了花剌子模,花剌子模向西辽称臣纳贡。

花剌子模势力逐渐强大,控制了中亚,还涉足西亚,后来与蒙古结怨,招来了蒙古骑兵。

13世纪,蒙古帝国西征,西辽、花剌子模、罗姆苏丹国、基辅罗斯、伏尔加汗国、阿拔斯、西夏、金朝、吐蕃、大理、南宋、朝鲜、越南等都被占领。只有日本、印度、拜占庭、神圣罗马帝国除外。

八、元明清时期

本阶段概括:蒙古各汗国在中亚的影响以及倒台-->察合台汗国独霸西域,阻挡在明朝和中亚之间-->帖木儿称霸西亚-->清朝崛起-->清朝剿灭准噶尔、进入中亚。

蒙古帝国在1259年一分为五。最东边成了中国的元朝,新疆中亚一带归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东欧和南俄草原归金帐汗国,西亚归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在1309年灭窝阔台汗国,独占中亚,又于1346年一分为二,西部占着阿姆河、锡尔河流域,东部占着新疆一带。

突厥化得蒙古人帖木儿帝国(1370年--1507年)崛起,统一了中亚和西亚。明朝建立后,北元分为瓦刺和鞑靼两部分。

亦力把里即东察合台。

帖木儿死后,帝国也瓦解了,同时退出了中亚。过了百余年帖木儿帝国崩盘后,西亚地区大部被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剩余地区分留给了土库曼人的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并最终都归入了后来崛起的波斯萨菲王朝;中亚剩下的大多数地区留给分给了哈萨克汗国、布哈拉汗国等几个游牧民族国家。帖木儿的一个后代巴布尔建立了莫卧儿帝国,几乎统一了印度次** 。而巴布尔的一个表兄弟,则跑到西域的塔里木盆地,建立了叶尔羌汗国,后来把盘踞西域数百年的察合台汗国(亦力把里)给灭掉了。

清朝入关统一中国时,这时亚洲腹地还有好几个汗国,如准噶尔、叶尔羌、哈萨克和布哈拉等等。西亚有奥斯曼土耳其,伊朗高原是萨菲王朝。

准噶尔汗国是卫拉特蒙古人建立的,原本他们只是瓦剌属下的一个部落,在明朝末年趁着周围的国家衰落,建立了汗国。1670年,噶尔丹成了大汗。这人特别能打,灭了叶尔羌汗国,降服了哈萨克,又打败了喀尔喀蒙古。最后直到1757年乾隆时代,清朝才灭了准噶尔汗国,平定大小和卓,把新疆正式纳入版图。

这时候的伊朗高原是属于波斯卡扎尔王朝 (1779--1925年)。往西是地跨三洲的奥斯曼土耳其。北边有俄罗斯帝国,和清朝争夺远东和中亚的领导地位。阿富汗地区是杜兰尼王朝。

准噶尔被灭后,哈萨克汗国(1470年--1847年)重新成了中亚代表。它内部根据不同的民族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后来,其中两分成了俄国的,一分成了清朝的。之后在中亚地区,俄国和清朝对怼直到清末,俄国划走清朝在中亚的大量领土。

中亚地区是中华文明、希腊文明、波斯文明与印度文明的交汇之处,长期处在欧亚** 历史的十字路口,也是丝绸之路的枢纽所在。今天的我们习惯用地图上的“五斯坦国”,来代指整个中亚地区。为什么古老的中亚文明会演变为今天的五大斯坦国呢?

01 最早的中亚

最早出现在中亚地区的民族是讲东伊朗语的古代雅利安民族——斯基泰人、粟特人、吐火罗人等,他们属于广义上的古代波斯民族,同时衍生出定居民族与游牧民族两种形态,处在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粟特人建立了繁荣的绿洲城邦与商业文明,处在北方荒原的斯基泰人则成为了沟通东西游牧民族的媒介,将马匹的驯养与马镫作战技术在东西方传递。

而“斯坦”(-stan)这一称谓,则恰恰来自于波斯语,表示一个具体地区的后缀词根。因此,最早的中亚可以说是伊朗系雅利安人的天下,彼时的中亚诞生了包括大宛、康居、乌孙在内的绿洲与游牧国家,但是与今日的斯坦国并无直接联系。

02 突厥化的中亚

公元6世纪后期,兴起于阿尔泰山的突厥人建立了从大兴安岭直到里海的广阔帝国。突厥帝国分裂之后,西突厥的左右十厢部落开始以中亚伊犁河与楚河流域为基地图谋整个中亚地区,甚至一度向西进攻波斯与拜占庭帝国。

公元7世纪中期西突厥帝国灭亡后,大量突厥部落继续西迁至中亚地区,以西突厥乌古斯部落为主的突厥人逐渐涌入中亚绿洲与草原之上,逐渐改变了当地的人种结构,开始了中亚的突厥化进程。成为黄白混血人种,波斯人的斯坦开始转化为突厥人的斯坦。

随着阿拉伯帝国的东扩与唐朝的退却,中亚地区的突厥人逐渐伊斯兰化。公元9世纪,以纯种波斯人为主建立的萨曼王朝被突厥化的喀喇嘛汗国所灭,灭国之后的波斯人退到到费尔干纳盆地,成为了今天塔吉克人的祖先,也是今天五大斯坦国中较早 一个非突厥系的民族。

03蒙古人的定局

公元12世纪后期,蒙古人铁蹄横扫欧亚** ,整个中亚地区被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与伊利汗国所瓜分。这三大汗国的蒙古统治者在当地风俗的影响下逐渐皈依伊斯兰教,并任用突厥系的色目人担任王国的主要官吏。久而久之,整个中亚地区逐渐成为突厥人、波斯人、蒙古人相互杂居的民族大熔炉。

公元14世纪,北方的钦察汗国的穆罕默德·乌兹别克汗在钦察汗国的基础上建立了乌兹别克汗国,以他为核心的蒙古

中亚五国地图位置?

中亚五国位于亚洲中部,中亚腹地,是双内陆国。中亚五国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五国东部与中国相邻,南部与阿富汗,伊朗接壤,西部濒临里海,北部与俄罗斯接壤。

中亚的国家?

中亚总共有五个国家组成,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我们发现中亚五国的国名后面都有“斯坦”两个字,斯坦两个字实际上是我们在翻译时音译的地名后缀,其来源源自于古波斯语,意思就是“某某之地”,一般名为斯坦的国家,大多信奉伊斯兰教。波斯帝国是一个古老的帝国,始建于公元前550年,曾经是一个地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庞大帝国,中亚地区也曾经是其势力范围。

答:中亚,是中亚细亚的简称,指亚洲中部内陆地区,该概念最早由德国人亚历山大·冯·洪堡于1843年提出,其所包含的范围存在多种界定,狭义上一般限于“中亚五国”。

五国具体包括: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中亚五国概况》内容涉及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等方面的情况。这是中国专家学者第一次向本国读者全面系统介绍中亚国家的一部力作,对于人们了解和研究中亚,对于促进中国同中亚五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都有积极作用。

关于中亚地图西亚和中亚地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