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花山节(苗族花山节的风俗)

民俗风情051

苗族传统节日是什么节?是花山节吗?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春节、龙船节、四月八节、吃新节、芦笙节、花山节、赶秋节、踩鼓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

花山节是其中之一。

文山2022年苗族花山节会举办吗?

不会举办,由于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花山节不能如期举行,为此州委州政府特别强调要求各县市区,要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做出应有贡献。不得以各种借口,推责搪塞,扯皮。无故缺席疫情防控的工作,违者将受到严厉批评。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由于“疫情”原因,不会举办!

为什么苗族人要过花山节?

苗族踩花山节又称“踩花山”,是苗族民间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滇东北、滇南的苗族村寨,各地时间不一。“踩花山”最初是为了祭祀苗族的祖先蚩尤,后来的活动内容又花山祭杆仪式、爬花杆、芦笙歌舞、斗牛、武术表演等。节日期间,盛装的苗族男女打着五彩缤纷的花伞对唱情歌,热闹非凡。

苗族踩花山节是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踩花山”是花山节里的一个表演项目,分布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境内,主要是许多苗族青年男女作节日盛装围成一大圈载歌载舞,庆祝吉祥幸福,具体起源时间尚不得知。

“踩花山”是当地苗族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的一种别称。节日前由有威望的老人选择一个象征“吉祥”的开阔地作为“跳场坪”,并竖起花杆,整理好周围的环境,为青年男女踩花山做好准备,届时跳场坪上张灯结彩,红旗飘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青年们从四乡八寨向花杆地方涌来,身着对襟短衣,头缠青色长巾,腰束布带的男子和身着镶有花边图案或挑花服装,佩带银质耳环、手钏、戒指和项链等首饰的妇女,围绕花杆,伴随芦笙、唢呐、胡琴等民族乐器的拍节围着花杆歌舞。在歌舞中,如小伙子发现意中人,就迅速解下腰间横背的雨伞,向姑娘撑去。女方中意就半推半依的许诺。如果不喜欢,就立即绕到姑娘圈子里躲避。若是男女双方中意,就在伞下倾吐衷情,并用对歌的形式了解对方情况。同时青壮年男子还要按苗家的传统习惯,举行爬杆比赛。

苗族花山节文案?

苗族花山节,又称花母节、花茵节,是贵州苗族传统的重要节日,其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这一节日以祭祀花神、赏花、跳花鼓舞等各种花山节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承载着苗族人民丰富的民族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花山节不仅是苗族人民的盛大节日,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彰显了我国多民族文化的魅力。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一同感受苗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花山节独特的风情和魅力,共同祝福苗族朋友们节日快乐!

苗族花山节的庆祝方式有哪些?

  苗族花山节的风俗人情:  苗族花山节5月1日前后举行,是川南、兴文、河口、文山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是踩花山节的重要标志,一般选择挺直高大的青松或柏树,扎以鲜花,彩旗。定花村的人(又称花杆头)是大家公认的\"好心肠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花山节,亦称踩花山。这是居住在川南苗族的一个盛大节目。  花山节一般在较平缓的地区举行。花场中竖立一根有五、六丈高的竹竿或树杆,这就是花杆,花杆上还芦笙表演分别挂着两块红黑布。每年,花山主持人就把花杆立好,让人先知道这里有花场,到了正月初一就开始踩花山,比较隆重的花山节还可以延长至初八、九。踩花山的来历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求子而立,另一种说法是纪念日。关于花山节的来历,苗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苗族祖先居住在平原地区,那地方有着肥沃的土地,牛羊成群。狠心的皇帝一心想霸占苗族的地盘,就派皇兵来攻打苗族部落,苗王蒙孜尤就率领他的九个儿子、八个姑娘和苗民们,与皇兵交战,最终寡不敌众,苗族失败了,蒙孜尤的九个儿子、八个姑娘在战斗中牺牲了,苗族的祖先不得不往西南的高山峻岭中迁徙。蒙孜尤在腊月十六日竖立花杆,正月初二、三、四这三天举行祭奠仪式,纪念为保卫家乡而牺牲的儿子姑娘,同时,还进行武术表演,就这样代代相传至今。踩花山是苗族的一项体育活动,也是苗族的生活经验交流活动,更是苗族男女青年的娱乐活动。在花山节期间,有芦笙舞、武术(即苗族的民间武术之棍术、刀术、枪术、钩镰、三节棒、链甲等)、倒爬花杆、斗牛、赛马等体育和文艺节目。  踩花山这天,莺哆(苗语,小伙子)们个个穿着苗族的服装,肩扛芦笙,裤包里还装着心爱的调箫;莺彩(苗语,小姑娘)们个个身穿自己亲手绣的花衣衫和亲手点的蜡花百褶裙,唱着山歌从苗山各个角落汇聚到花山上来。整个花山,人山人海,充满着欢乐的气氛。花场外到处摆满甘蔗,准备对歌的苗族莺哆都要去挑选又粗又大的甘蔗,与莺彩对完歌后送给对方。若要对歌,莺哆走到莺彩面前时,用花伞罩住那位莺彩,说:\"远方的阿妹,要是不嫌弃,对个歌吧\"。要是莺彩看中的话,她就会说:\"那你唱来吧!\"若是她看不中,她就会说:\"谢谢阿哥,我不会唱。\"那么,莺哆就得另找对象。男女青年之间,通过对歌,若是情投意合,双方就互相赠送礼物留念,待到花山节结束后,莺彩就跟着莺哆走。接着就只有等着喝喜酒了。  古代传说: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东逃西散的苦,伤心落泪。一年六月初六,祖先显灵,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一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着这棵树歌舞,这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对歌、跳芦笙舞、斗牛、跳狮子舞、爬花杆等活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杆,谁爬得高,就把一个猪头和好酒奖给谁。  \"踩花山\"过程\":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朋旗迎风招展,各种欢庆活动先后开始进行。青年男女有的对唱山歌,有的跳三步舞、蹬脚舞,有的打\"芦笙架\"(用芦笙对调),有的跳狮子舞,还有的斗牛,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又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倾吐爱情、定样结友的美好时机。青年男女,一旦相爱,男的要以花裹脚,用花围腰带赠送姑娘,而女的也以自己千针万线亲手绣制的花帕、包头回赠。

关于苗族花山节和苗族花山节的风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http://www.niel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