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安徽省六安市怎么读)

民俗风情050

六安市叫六安还是六安?

六安的由来

六安的“六”最早是指今六安市一带的一个古国六国。《史记·夏本纪》记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gāo yáo)之后于英、六,或在许。”《汉语大词典》中“六”的词条中也有收录“(lù)古国名。偃姓,皋陶之后。今在安徽六安市。公元前622年为楚国灭。”

“六安”作为地名直接记载在《史记·五宗世家》中:“(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贤为胶东王奉康王嗣,而封庆于故衡山地,为六安王。”这里的“故衡山地”是指秦朝时设立的衡山郡,以境内的衡山(今潜山县天柱山)得名。

东汉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薨,遗诏徙封六安王刘恭为彭城王,六安国除,并入庐江郡。北宋时期,始设六安县,六安作为地名延续至今。

六(lù)是方言,还是古音

六安话属于江淮官话方言,字词发音与标准普通话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所以有人认为lù安的读音是六安当地的方言读音,既对也不对。与福建人读hu建不一样,六安的lù,实际上是古音读法,只是到了现代成了方言。

“六”字在古代的韵书中,如东汉的《说文解字》,隋朝的《切韵》,宋朝的《广韵》、《集韵》中全都是“立竹切”,即取“立”的声母“l”,取“竹”的韵母“u”,读作“lu”。同时,古音又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平上去三声演变为现在普通话的一二三四声,而入声则已经在普通话中消失了,但在包括江淮官话的南方汉语方言中仍有保留,六安的“六”在古音中就是入声。

另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汉字大写数字“陆”和“六”的关系。

“六”字自古就有,本义是草庐,后另造“庐”字代替六的本义,六则被用来专门作数字使用。武周时期,武则天制造了许多汉字,以彰显自己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女皇的特殊性,除了日月当空的“瞾”字,还有汉字大写数字。顾炎武所著《金石文字记·岱岳观造像记》中写道:“凡数字作壹、贰、叁、肆、陆、漆、捌、玖等,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朱元璋后来将“漆”改为“柒”,“仟佰”改为“仟佰”,大写数字最终确定。

今官府文书,凡记其数,皆取同声之字,借以为用,贵点画多,不可改换为奸耳,本无义理可以与之相更也。——程大昌[宋]

陆在古代韵书中同样是立竹切,与六的古音是一样的,都读作lu。在普通话中,陆还保留着lù的读音,而六的古音为何消失了呢?

“六”读音的演变与确定

汉语有一种叫文白异读的特殊现象,在一些汉语方言区,为方便学习,人们会用标准语进行教学活动,这种读书识字时所使用的读音称为文读,而在平时的交流中,又会使用当地的方言,称为白读。例如现代教育中,我们以普通话进行教学活动,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习惯用当地方言进行交流。同理,六在古代也有他的文白读音,而六在北方方言中的白读就是liu。

元朝的《中原音韵》就真实记录了元大都(今北京)的真实语音。与《广韵》这类以文读音为描写对象的韵书不同,《中原音韵》是历史上第一部以民间口语为描写对象的韵书。在《中原音韵》中,去掉入声分派到平上去三声,再将平声分为阴平、阳平两声,形成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与现代普通话的声调相同,可以理解为北京方言即普通话的雏形。

《中原音韵》舍弃了反切,改用韵谱表示读音,六的声母为“来(l)”,韵母为“尤侯(iou)”,入声作去。明朝以江淮方言为官话作《洪武正韵》时,虽然恢复了反切和平上去入四声,但同时保留了lu(卢谷切,入声)和liu(立救切,去声;立求切,平声)的读音。

明清时期,随着北京方言影响力的扩大,六(liù)的读音开始占据优势,在这一过程中,lu的读音逐渐被废弃,只存在于南方少数地区,比如安徽六安和江苏六合。到新中国成立时,语委和权威字词典顺应实际,确定六的主流读音为liù,lù只用于地名。再到2005年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出版时,删除了lù的读音,所以央视作为官方权威机构,将六安读作liù安,并没有任何问题。

六安的读音是否应遵循名从主人的原则

在地名、人名的使用过程中,对多音字的取舍或翻译,应当遵循“名从主人”原则即名称拥有者的习惯。在地名这一领域,通常是当地人怎么读,就这么读,但是六安的情况似乎不太符合名从主人的原则。

通过前文,我们知道六最开始就是读lu,后来白读音liù取代文读音lu成为目前确定的较早 的读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六严格来说不是多音字,不论是读liù还是读lù,都是同一个意思,与多音字不同音表不同意有区别,所以六安读lù安,并不是六的特殊用法或专有读音。

表现在当地方言中,无论是六安的“六”还是数字“六”都是读入声的lu,如果我们认可在普通话中六用作数字时读liù,那么用作六安这个地名的时候,读作liù也并无问题。如果一定要名从主人,那么粤语、吴语、闽语中的地名是否也要一并采用当地的读法?

此外,名从主人的原则只适用于多音字的情况。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字词典中六的词条一直有liù和lù两个读音,按照名从主人的原则,六安的“六”在80后90后在读书时一直读lù。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在第五版《汉语大词典》出版后,去掉了lù的读音,《新华字典》也随后做出调整,liù安也就成了较早 正确的读音。

其他的异读地名

其实除了六安,中国还有很多特殊读音的地名,大体上可以分为古音保留,方言音变和少数民族语言音译三大类,六安的就属于古音保留。

古音保留:山东单县,山西解县,河南召陵,广东番禺,安徽蚌埠,河北蔚县等

方言音变:浙江台州,广东东莞,山西并州,山西繁峙,江西铅山,山东莘县等

音译地名:大宛,大月氏,龟兹,吐蕃,吐谷浑,瓦剌等

(随堂小测试,拼音就不注了)

一点个人的看法

首先,对于六安当地人坚持读lu安,我表示理解。因为这不是因为当地人普通话不标准而导致的,而是lu安这个发音自古有之,在过去也是官方认可的标准发音,这次之所以引起争议是因为标准变了,而不是当地人矫情,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其次,对于语委将读音改为liù安,我表示尊重。毕竟语言是不断发展的,正如繁体字简体字之争,改成大家更熟悉的liù安,确实可以减少很多误会和尴尬,是符合现代的汉语环境的。

最后,分享一个案例。甘肃陇南市有一个宕昌县,宕昌的“宕”字在过去只有dàng这一个读音,但是在宕昌及周边地区,人们代代相传的读音一直是tàn昌,后经过宕昌当地政府及人民的长期努力和呼吁,终于在2014年,民政部、教育部、语委联合发文,正式将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的读音定为“tàn chāng”,专门为宕昌县给“宕”字加了一个读音,解决了当地人民有字无音的尴尬局面。

六安的官方准确拼音是lu,an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20》中,六安市拼音为“Lu’an Shi”。

是陆安但一般情况下喜欢称为六安

六安市叫六安(lu.an)而不叫六安(liu.an)

安徽六安这个城市的名字的由来是什么,因何而得名?

六安之名始于汉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因舜封皋陶于六,故后世称六安为皋城。 六安,安徽省地级市。中华民国成立,六安改寿州为寿县、六安州为六安县,连同霍邱、舒城、霍山三县均隶属于省。2015年12月3日,国务院(国函[2015]206号)批复同意将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至此,形成今六安市行政区域。

六安的行政区划?

六安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行政区划划分如下:

1. 裕安区:市中心区域,是六安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 铜官山区:位于东南部,以铜官山风景名胜区著名,是六安市的旅游胜地。

3. 颍州区:位于市中心偏南,是六安市的传统商贸中心区。

4. 颍东区:位于市中心偏东南,是六安市的新兴工业区,工业发展较为活跃。

5. 颍泉区:位于市中心偏北,以颍泉河景区闻名。

此外,六安市还辖有以下两个县级行政区:

6. 界首市:位于六安市北部,是六安市的直辖市,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7. 寿县:位于六安市东北部,以寿春古城遗址和寿春故居等历史文化遗迹著名。

以上是六安市的行政区划划分,每个区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重点。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您查阅相关的官方渠道或地方政府发布的行政区划文件。

截至2017年,六安市辖霍邱、金寨、霍山、舒城四县和金安、裕安、叶集三区 ;六安市有130个乡镇、8个街道、106个城市社区、245个农村社区,1831个行政村。

2018年7月31日,六安市行政区划进行了重新调整,有4个地方即将撤乡设镇,撤销了彭塔乡、冯瓴乡、宋店乡、临淮岗乡4个乡的建制以后,设立彭塔镇、冯瓴镇、宋店镇、临淮岗镇,实行镇辖村(社区)的行政体制,原行政区域不变,政府驻地不变。

撤乡设镇以后,有利于加速经济社会开放发展;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有利于提升政府建设管理水平;有利于争取城镇建设资金项目。对照民政部和安徽省设立镇标准,彭塔、冯瓴、宋店、临淮岗4个乡人口指标、二、三产业发展已具备撤乡设镇的基本条件。

扩展资料:

六安市行政区划地理位置:

安徽省六安市有哪些县哪些镇哪些村?

六安总共有3区、4县、10街道、87镇、43乡金安区街道:东市 中市 三里桥 望城 清水镇:马头 木厂 东桥 椿树 孙岗 双河 张店 施桥 三十铺 毛坦厂 东河口乡:淠东 城北 翁墩 中店 先生店 横塘岗裕安区

街道:鼓楼 西市 小华山

镇:苏埠 徐集 丁集 固镇 顺河 新安 独山 城南 韩摆渡 石婆店 江家店 分路口

乡:平桥 青山 罗集 单王 石板冲 西河口 狮子岗

叶集区

街道:史河 平岗

镇:三元 洪集 姚李

乡:孙岗

霍邱县

镇:城关 长集 河口 临水 周集 马店 石店 众兴集 曹庙 扈胡 新店、孟集 花园 岔路 乌龙 龙潭 高塘 夏店 冯井 范桥 潘集

乡:白莲 宋店 邵岗 三流 彭塔 冯瓴 城西湖 临淮岗 王截流

舒城县

镇:城关 杭埠 河棚 桃溪 五显 山七 晓天 舒茶 南港 汤池 万佛湖 干汊河 张母桥 百神庙 千人桥

乡:高峰 庐镇 柏林 春秋 棠树 阙店

金寨县

镇:梅山 青山 古碑 南溪 双河 斑竹园 汤家汇 吴家店 燕子河 麻埠镇 天堂寨 白塔畈

乡:关庙 铁冲 花石 沙河 张冲 桃岭 全军 长岭 果子园 油坊店 槐树湾

霍山县

镇:衡山 下符桥 与儿街 落儿岭 佛子岭 诸佛庵 大化坪 漫水河 磨子潭 但家庙 黑石渡 上土市 单龙寺

乡:太阳 东西溪 太平畈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六安市辖2个市辖区、5个县。   六安市面积18141平方千米,人口670万人(2003年)。   金安区面积1654平方千米,人口83万。邮政编码237005。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   裕安区面积1926平方千米,人口94万。邮政编码237010。区人民政府驻云露街。   寿县面积2986平方千米,人口128万。邮政编码232200。县人民政府驻寿春镇。   霍邱县面积3774平方千米,人口165万。邮政编码237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舒城县面积2092平方千米,人口99万。邮政编码2313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金寨县面积3667平方千米,人口64万。邮政编码237300。县人民政府驻梅山镇。   霍山县面积2042平方千米,人口37万。邮政编码237200。县人民政府驻衡山镇。   金安区辖5个街道、11个镇、6个乡:中市街道、东市街道、三里桥街道、望城街道、清水河街道、木厂镇、马头镇、东桥镇、张店镇、毛坦厂镇、东河口镇、双河镇、施桥镇、孙岗镇、三十铺镇、椿树镇、城北乡、翁墩乡、淠东乡、中店乡、横塘岗乡、先生店乡。   裕安区辖5个街道、12个镇、7个乡:鼓楼街道、西市街道、小华山街道、北市街道、南市街道、苏埠镇、韩摆渡镇、新安镇、顺河镇、独山镇、石婆店镇、城南镇、丁集镇、固镇镇、徐集镇、分路口镇、江家店镇、单王乡、青山乡、石板冲乡、西河口乡、平桥乡、罗集乡、狮子岗乡。   寿县辖21个镇、4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寿春镇、双桥镇、涧沟镇、丰庄镇、正阳关镇、迎河镇、板桥镇、安丰塘镇、堰口镇、保义镇、隐贤镇、安丰镇、众兴镇、茶庵镇、三觉镇、炎刘镇、刘岗镇、双庙集镇、小甸镇、瓦埠镇、大顺镇、八公山乡、张李乡、窑口乡、陶店回族乡;寿西湖农场、正阳关农场、保义农场。   霍邱县辖20个镇、11个乡:城关镇、河口镇、临水镇、新店镇、石店镇、马店镇、孟集镇、花园镇、扈胡镇、长集镇、洪集镇、姚李镇、乌龙镇、高塘镇、龙潭镇、岔路镇、冯井镇、众兴集镇、夏店镇、曹庙镇、彭塔乡、王截流乡、范桥乡、临淮岗乡、城西湖乡、宋店乡、三流乡、邵岗乡、白莲乡、潘集乡、冯瓴乡。   舒城县辖15个镇、6个乡:城关镇、晓天镇、桃溪镇、万佛湖镇(副县级)、千人桥镇、百神庙镇、杭埠镇、舒茶镇、南港镇、干汊河镇、张母桥镇、五显镇、山七镇、河棚镇、汤池镇、春秋乡、柏林乡、棠树乡、阙店乡、高峰乡、庐镇乡;县经济技术开发区。   金寨县辖11个镇、15个乡:梅山镇、响洪甸镇、青山镇、燕子河镇、天堂寨镇、古碑镇、吴家店镇、斑竹园镇、汤家汇镇、南溪镇、双河镇、白塔畈乡、张冲乡、油坊店乡、长岭乡、槐树湾乡、花石乡、沙河乡、桃岭乡、果子园乡、关庙乡、银山畈乡、全军乡、张畈乡、水竹萍乡、铁冲乡。   霍山县辖12个镇、4个乡:衡山镇、佛子岭镇、下符桥镇、但家庙镇、与儿街镇、黑石渡镇、诸佛庵镇、落儿岭镇、磨子潭镇、大化坪镇、漫水河镇、上士市镇、单龙寺乡、东西溪乡、太平畈乡、太阳乡。

安徽省六安市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安徽省六安市怎么读、安徽省六安市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