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根主要事迹?
陈水根,男,汉族,江西东乡人,研究员。1973年8月在江西师范学院(现为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毕业后留校,在艺术系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先后师从中文系赖淮靖教授、余心乐教授、胡守仁教授、陶今雁教授等进修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艺理论等,先后参加多种英语进修班学习英语。现在文学所任副所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中文名
陈水根
出生地
江西东乡
性别
男
民族
汉族
科研成果
先后参与了两本书的写作,即:余品华研究员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南海出版公司,1990。陶今雁教授主编的《中国历代咏物诗辞典》,本人撰写了10万9千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2002年修订再版。
先后参与了两本书的副主编工作,即:《迈向21世纪的个体私营经济》,王明美研究员主编,本人为副主编之一,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江西社会发展五十年》,王明美研究员主编,本人为副主编之一,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独立撰写了《鄱湖棹歌研究》一书,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获省社科院2002——2004年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科研成果二等奖。
学术论文
1.《浅谈白居易的粹灵之气》,独撰,江西社会科学,1987,6。
2.《论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汤文进研究员合作,江西社会科学论文专集,1989,获江西省哲学学会二等奖。
3.《必须大力加强道德建设》,与汤文进研究员合作,论文集,1990。
4.《简论八大山人诗画人格美》,独撰,江西社会科学,1990,1。
5.《论文天祥浩然正气说》,独撰,文天祥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6.《论周敦颐音乐美学思想》,独撰,江西社会科学专辑,1994。
7.《科苑学人哲学副研究员汤文进》,独撰,江西社会科学,1994,1。
8.《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新开拓》,独撰,江西社会科学,1995,6。
9.《论周敦颐的美学思想》,独撰,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5,5。
10.《学贯中西,美学名家——宗白华》,独撰,百年留学精英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11.《郑板桥家训美育思想论》,独撰,江西社会科学,1997,10。
12《京九铁路贯通与江西文化对策刍议》,独撰,赣文化——从大京九走向21世纪,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13.《简论傅雷的家训思想》,独撰,江西社会科学,1978,7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省社科院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科研成果三等奖。
14.《曾国藩家训诗文书法美学思想述论》,独撰,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2。
15.《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步伐,我们江西最要紧的是做什么》,与王明美研究员等合作,内部论坛349,1998,获省社科院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科研成果二等奖。
16.《论梅兰竹菊的人格美》,独撰,江西社会科学,2000,8。
17.《论棹歌的形成和发展及其特点》,独撰,江西社会科学,2001,9。
18.《论二晏词风形成的原因》,独撰,九江师专学报,2001,2。
19.《鸳鸯湖棹歌试论》,独撰,南昌高专学报,2002,3。
20.《简论陶宗仪沧浪棹歌》,独撰,井冈山师院学报,2002,4。
21.《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独撰,江西社会科学增刊,2002。
22.《蠡塘渔乃述论》,独撰,抚州师专学报,2003,1。
23.《圭塘欸乃集简论》,独撰,赣南师院学报,2003,2。
24.《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传统歌谣》,第一作者,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25.《从避暑山庄看“样式雷”的园林建筑美学观》,独撰,样式雷建筑文化新书,江西科技出版社,2005。
26.《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努力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独撰,中国社会学会2005年学术论文集。
27.《宋末元初江西词派的第一人——刘秉忠及其词》,独撰,江西科技师院学报,2006,1。
28.《刘辰翁的贺词赠答词唱和词》,独撰,2006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百花州文艺出版社,2007。
29.《论凤林书院词人赵文的词》,独撰,江西社会科学,2007,11。
调研报告
1.《关于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的调查报告》,与汤文进研究员合作,社会科学情报,1988。
2.《瞒婚之风不可长——关于我省一些乡村瞒婚的调查和纠正措施》,独撰,内部论坛355,1998。
4.《新余市私营经济发展状况调查》,第一作者,迈向21世纪的个体私营经济,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5.《分宜县双林夏布集团调查》,第二作者,迈向21世纪的个体私营经济,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6.《广丰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报告》,独撰,南昌大学学报专辑,1998
陈水根,女,1945年9月3日出生,家住地藏庵54-2号,南昌市毛毯厂退休。退休后从事社区居委会工作多年,后来因为文化低她“下岗”了,但是陈水根时时刻刻牵挂着辖区的居民群众,在她的内心深处熊熊燃烧的社区工作热情永远都不会“下岗”。从此她义务为社区放起了小喇叭,宣传消防知识,时刻提醒居民注意用火用电安全。一年365天风雨无阻,辖区的各个角落都留着她的脚印,她弱小的身影已经被大家所熟悉,小喇叭的声音久久回荡在深夜的小街小巷里。到现在已经坚持了10年多时间,为街坊邻居们默默无闻守护平安10多年,当有人说她傻的时候,她说:“为了大伙的安全,做一个大傻瓜也无所谓呀!”。
一、宣传消防,警钟常鸣。陈水根老人每天一到晚上7点,小广播就响彻在进贤仓社区的小街小巷内:“冬季气候干燥,请大家注意用电、用火安全、打锣要听清、火烛要小心”。记得有一次陈水根义务消防巡逻时,在地藏庵9号院内发现整个过道堆满了杂物,电线如蜘蛛网一样乱搭,而住在院内的都是一些外来打工者,消防意识弱。面对这种情况,第二天陈水根把堆在院内的杂物、垃圾清理干净,并和房屋产权南昌市第三粮食仓库领导联系,提出增添必备的消防器材和提高租住户的消防意识,避免了一个隐患的发生。为了使家家户户消防意识强、防范意识到位,陈水根经常结合社会治安情况和典型案例,向周边群众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例如离家关门前,检查煤气灶阀门、水龙头、窗户是否关严了;乘公车、购物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防偷防抢劫;提醒邻居们不要轻易与不熟悉的人搭讪,不收不熟悉人的物品,碰到坏人坏事和抢劫时不惊慌,要冷静,要保护好自己,及时报警,保证人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陈水根就是这样一点一滴,不厌其烦地做着消防安全宣传工作。
二、家庭和睦,邻里友好。陈水根老人曾经是一名居委会干部,从居委会干部退下来以后,担任居民小组长。一直以来,身为长辈,她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德立家,对子女的教育也很严格,在她的影响下,家庭成员都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不仅自家友爱相处、亲朋和睦,而且善待他人,与邻里友好共处,关心周围居民生活,热情帮助遇到困难的邻居,努力使大家生活在和谐美好的环境之中。居民亲切地称其为“社区广播员”。而陈水根凭借自己多年的居委会工作经验,注重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全家人遵纪守法,没有一人参与** ,没一人闹过事,违过法,家人之间以及与邻居之间也从未讲过口,吵过架,平安相处,快乐生活。
三、热心参与,共建平安。陈水根老人家在协助社区搞好家庭平安创建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社区创建文明和谐社会活动,配合社区搞好宣传教育,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分发有关创建资料,关心青少年儿童,为创建文明和谐社会起到了宣传和推进作用。而作为她却从不计个人得失,从不向社区讨要报酬,以自己的良好形象向老百姓展示了一个老居委会干部的朴素情怀和高尚品质。
四、维护平安,热心公益事业。陈水根一家邻里融洽、团结互助。社区有一位80多岁老太太邓根妹,独身一人生活,陈水根就经常帮助邓根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仅如此,她还积极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在汶川大地震中带头捐钱、捐物。陈水根在言行上,从不和家人及邻里发生争吵,以理服人;在晚年的学习上,与社区干部一道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及有关知识,不断提高自己思想素养;在生活上,凭借多年的居委会工作中积累经验,多次成功调解邻里纠纷,防止了矛盾激化,维护了辖区的安全稳定。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的工作中,做出了突出成绩。
陈水根老人的事,在进贤仓辖区家喻户晓,作为一名“十年工龄”的义务消防员更是被老百姓赞不绝口。为此2011年陈水根受到西湖区主要领导的表扬,《南昌日报》等媒体也对他的事迹进行过宣传报导,是我们身边家喻户晓的“好人”。
孙子兵法在各国影响力每个国家怎么样评价的?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经典之一,对世界军事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国家对《孙子兵法》影响力的评价:
1. 中国:《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兵书之一,被誉为军事智慧的集大成者。在中国,该书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教育、战略规划和领导管理等领域。
2. 日本:《孙子兵法》对日本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的武士道文化中融入了孙子的思想,被视为培养武士的基本教材之一。
3. 韩国:韩国也深受孙子兵法的影响,将其视为军事战略的重要参考。韩国的一些军事组织和学术机构经常从中借鉴智慧和战略思维。
4. 西方国家:《孙子兵法》在西方国家逐渐受到认可和研究。许多西方军事学者将其作为战略规划和领导管理方面的重要参考,认为其蕴含的智慧和原则具有普世的价值。
总的来说,《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古代兵书,其智慧和战略原则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不仅对中** 事思想产生重要影响,也在世界各国的军事和管理领域中被广泛借鉴和研究。
个国家怎么样评价的?
有人说,就外国而言,日本对《孙子兵法》评价最高,美国对《孙子兵法》运用最好。
先说日本。
日本人非常推崇《孙子兵法》,仅在日本最大的图书连锁店出售的有关《孙子兵法》的书籍就达280余种。
比如孙子漫画、孙子小说、活用孙子、孙子口袋书、孙子学术顶端的文库书、孙子科普书、孙子娱乐书,等等。
而且,很多孙子兵法中的名言都成了日本人的口头禅,甚至“知
传更加广泛。据《经籍访古志》、《倭版经籍考》和《观海堂书目》的记载,单是宋施子美的《武经七书讲义》就有多种版本。此外,还有明刘寅的《武经七书直解》、赵本学的《孙子书校解引类》、黄邦彦的《孙子集注》和清孙星衍校的《孙子十家注》等。其中以赵本学的注释书最为流行,可能因为赵是抗\"倭\"名将俞大酞的老师之故。
除了刊印《孙子》原文及各种注解本,使孙子书广为流传而外,日本学者、军人对《孙子》的注释和研究,更是蔚成风气,层出不穷。日人所撰的有关《孙子》的书,见于著录的就有一百五六十种。刊行于天文五年(1536)题为\"环翠轩讲\"的《孙子抄》,可算是日人最早的诠解《孙子》的书,见于东京琳琅阁的《古书目录》。到庆长十一年(1600),水尾高僧元佶撰写的《校定训点孙子》刊行于世。其后,日人的注研著作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版,较著名的有:林罗山的《孙子谚解》,山鹿素行的《孙子谚义》,北条氏长的《孙子外传》,物徂徕的《孙子国字解》,伊藤子德的《孙子详解》,佐藤一斋的《孙子副诠》,平山潜的《孙子折衷》,古田松阴的《孙子评注》,福泽谕吉的《孙子讲义》,久保天随的《孙子新释》,三上致之的《孙子集说》。见于《七书》的还有:冈重秀的《七书正义》,神田白龙的《七书俚谚抄》等。其中以徂徕、松阴的注解书最为流行。
日本军界对于《孙子兵法》的运用,尤其值得称道。据佐藤坚司的《日本武学史》载,在吉备真备带回《孙子兵法》后不久,他就运用孙子的\"兵之情主速\"等作战原则,平定了惠美押胜发动的一次叛乱。福本椿水在所著《孙子训注》中称:\"《孙子》意图深远,谋策精细,术略的确,古来日本明君贤将多精读之,而树日本独特之兵派,武威因以扬于海外。\"日本古代的各种兵法著作,如《甲阳军鉴》、《兵法记》、《兵法秘传》、《斗战经》等,其中许多军事原理皆源自《孙子》。名将八幡太郎,在一次进攻战中看见前方雁鸟乱飞,因而想到《孙子·行军篇》中\"鸟起者,伏也\"的名句,断定有敌军的伏兵,于是改变进攻计划而得免于难。另一位名将武田信玄更是崇拜孙子,他特别赞赏《孙子·军争篇》中\"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加人,不动如山\"四句,并把\"风林火山\"四字书于旌旗而树于军门,以壮军心。
到了近代,日本军界愈加热中于对孙子军事理论的运用。在日俄战争时,日海军司令东乡平八郎曾运用《孙子·虚实篇》中\"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的原理,于对马海战中大败俄国海军。孙子的名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成了历代日本情报机构的座右铭。日本人在1904年的对俄作战和1941 年偷袭珍珠港美** 舰时,他们搜集情报并加以实际运用的策略,都是从《孙子兵法》中得到灵感的。 孙子的军事理论在日本对外战争中的广泛运用,使它成为日本军事学校在培养军官时的必修课程。
近世日本对《孙子兵法》的研究,更是著作纷繁。高潮迭起。其中,以军人的身份来诠解孙子思想的论著有:海军中将佐藤铁太郎为教授天皇而作的《孙子御进讲录》,陆军中将落合丰三郎的《孙子例解》,辎重兵大尉冈本茂的《古代东洋兵学孙子解说》,陆军士官学校教官尾川敬二的《孙子论讲》,空军少将大场弥平的《孙子兵法》等;以学者的身份来阐发孙子思想的论著存阿多俊介的《孙子之新研究》,大谷光瑞的《孙子新注》,北村佳逸的《孙子解说》,福本椿水的《孙子训注》,坂井末雄的《孙子评释》,佐藤坚司的《孙子思想史的研究》等。这些著作,大多用近代的战争原理和军事实践、哲学思想和政治外交来解释《孙子》,内容丰富新颖,并给孙子以极高的评价。如阿多俊介在其论著的《自序》中说:\"孙子是富有天才的人,其头脑的精密,思想的远大,令人惊叹不止,而有今人不及古人之感。故学者均称孙子为兵圣,其书为兵经。\"尾川敬二也评论说;\"《孙子》是东方兵学的鼻祖,武经的冠冕;东方各种兵法,说皆出自《孙子》。至其文章苍古雄劲,与内容之美满相映,大有优于《六经》之感。\"近世日本对《孙子》的研究和推崇,于此可见一斑。
在亚洲其他国家,如朝鲜和越南,孙子著作都有流传。据《朝鲜通史》记载, 15 世纪李朝的义宗至世祖时期,曾出版过《武经七书》的注释本,其中就有《孙子兵法》。在1777 年,朝鲜又发行过《新刊增注孙武子直解》。该书分上中下三卷。在《新刊增注武经七书直解》内,系以刘寅的《直解》为底本。补充旧注增订而成。到1863 年,又有赵义纯的《孙子髓》出版。在越南, 1961 年刊行过施达志的《孙子》译本。此外,据严灵峰的《周秦汉魏诸子知见书目》, 1722 年有一种满文的《孙子兵法》出版; 1973 年,又有一部希伯来文的《孙子》在以色列问世。
(二)欧洲国家
孙子著作在欧洲也流传极广。1772 年,法国神父约瑟夫·爱密欧选择了几部中** 事名著,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题名《中** 事艺术》,其中有《孙子十三篇》和《司马法五篇》。这是欧洲最早的中国古代兵书译本。由于印刷精美。供不应求, 1782 年又出第二版。到1905年,英人卡斯鲁译成的英文《孙子》在日本东京问世; 1908 年此书又出版于伦敦,题为《孙子兵法》。 1910 年,英国著名汉学家莱昂奈·贾尔斯重新翻译的《孙子兵法--世界最古的兵书》在伦敦出版。同年,由布鲁诺·纳瓦拉翻译的德文《孙子兵法--中国之武经》出版于柏林。《孙子》的俄文本最早出版于1860 年,是由斯列兹涅夫斯基翻译的;到1957年,又有西多连柯的新译本。《孙子兵法》的荷兰文译本, 于1986 年首次由荷兰科学出版社出版。它是荷兰中学的一位英语教员史密特从美国雅门·柯弗尔的英译本转译的。这次荷文本的印数为7000 册。在荷兰这样一个只有1000 多万人口的小国, 7000 册荷文《孙子兵法》竟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售罄一空。此外,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和斯洛伐克近年来也有新的德文本和捷文本《孙子兵法》出版。
在欧洲各国,孙子书不但广泛流传,而且影响巨大。据说,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率军发动对外战争时,在阵中经常手不释卷地披阅法译《孙子》,用以指导战争实践。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皇威廉二世,在战争失败被废黜后,曾阅读德文本《孙子兵法》。《孙子·火攻篇》上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温而致战。台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温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威廉二世读到这里,不禁掩书唱然兴叹道:\"倘若早二十年读这本书,就决不至于遭此亡国之痛苦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著名指挥官蒙哥马利元帅,在60 年代初访问中国时曾说:\"世界上所有的军事学院,都应把《孙子兵法》列为必修课程。\"事实上,不少西方国家就正是这样做的。
许多欧洲学者对孙子及其著作给予极高的评价。英国著名军事家利德尔·哈特在所著《战略论》的前面,摘引了二十一条军事家的语录,其中第一至十五条都摘自《孙子》;他称赞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即\"那种不必经过严重战斗而能达到目的的战略\",是\"最完美的战略\";他并且用一些战争事实,来说明\"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例证\"。英国《每日电讯报》1963 年2 月15 日,刊载了空军元帅约翰·斯莱瑟为介绍格里菲思所译的《孙子兵法》而写的题为《中国的军事箴言》的文章,文中称道孙子\"以明确的表达方式和简炼的语言,告诉别人怎样作战\"。英人理查德·迪肯在近著《日本情报机构秘史》中,称孙子是\"最伟大的间谍大师\"。近代俄国学者郭泰纳夫在所著《中** 人魂》一书中,称孙子\"是世界第一流的军事家\"。1957 年苏联出版米里施但困、斯洛博琴科所著的《论资产阶级军事科学》一书,称述古代军事学论著中,\"最早、最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的是孙子的著作\".它\"奠定了古代中** 事科学的基础\";《孙子兵法》作者\"具有极为丰富的军事知识\",同时\"他具有研究军事问题的极为深刻的方法\"。
(三)美洲国家
《孙子兵法》在美洲国家的流传主要在美国。那里孙子的著作很畅销、流行,有好几种译本,经常可以听到美** 事专家对孙子的赞誉。许多美国人能够熟练地谈论《孙子》中的名句,并运用它来评论社会事物。据说,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十分喜爱《孙子兵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常用孙子的道理来指导战争实践;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也经常阅读由美国海军陆战队上校塞缪尔·格里芬翻译的《孙子兵法》,从而使孙子的一些名言在美军中到处传诵。
美国人对孙子的评价,同样是相当高的。1964 年美国陆军汤姆斯将军编辑《战略之根基》一书,称《孙子兵法》为世界五部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的兵学代表著作之一。1973 年,美国学者、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柯林斯出版了《大战略》一书。在《战略的开山大师》一节中,柯林斯指出:\"形成战略思想的第一位伟人就是孙于,??他对于战争艺术写下了世界上所已知的一部最早的著作。他那短短的十三筒是古今中外的第一杰作,连克劳塞维茨在2200 年后所写的《战争论》也是望尘莫及。
今天尚无一人对于战略的相互关系、考虑和限制等能够有比较更深入的认识。其大部分观念在我们当前的环境中,还是和当年完全一样的有价值。\"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霍吉兹也在所著《企业管理》一书的《古代中国的管理》一节中指出:\"古代中国人对于管理思想,也有辉煌的贡献。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一部写成于公元前500 年的《孙子兵法》。这是有史以来最古老的一部军事著作;然而书中揭示的许多原理原则,迄今犹属颠扑不破,仍有其应用价值。\" 美国学者对《孙子兵法》的推崇,于此可见。
更加值得指出的是,美国人还经常运用孙子的名言来评论政府的政策。
如美国著名评论家在1965 年3 月6-7 日的《纽约先锋论坛报》上著文,用孙子的\"围师必阙\"等原理,来批评当时美国总统约翰逊在越南的政策。美国前陆军参谋长、原驻越南司令威斯特摩兰,在70 年代出版的《一个军人的报告》里,曾不止一次地引用孙子\"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的警句,对美国在越南进行的战争作了检讨。美国前总统里根访华时,美国人塞克斯顿在1984 年4 月24 日的《新闻日报》上,发表题为《古老的原理帮助中国在对外关系上获胜》的文章。文中说里根总统的中国之行,是中国人运用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原则所取得的胜利,甚至说\"中国人用孙子兵法来摆布美国\"。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近著《1999-不战而胜》,更是大量运用孙子的战略思想,来分析展望世界的局势。上述种种,都说明美国人对《孙子兵法》的喜爱和熟悉。
东乡论坛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东乡吧 百度贴吧、东乡论坛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