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有哪些著名的湿地公园?
南丽湖国家湿地公园(2) 蒲城卤阳湖国家湿地公园(2) 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2) 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2) 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3)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3) 太湖花亭湖国家湿地公园(3) 太和沙颖河国家湿地公园(3) 扶余大金碑国家湿地公园(3) 三叉河国家湿地公园(3)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3) 迪沟国家湿地公园(3) 太白石头河国家湿地公园(3) 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3) 偃师伊洛河国家湿地公园(3) 宁强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3) 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3) 阿拉善黄河国家湿地公园(3) 淳化冶峪河国家湿地公园(3) 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3) 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3) 南丰傩湖国家湿地公园(3) 嘎朗国家湿地公园(3) 雅尼国家湿地公园(3) 多庆错国家湿地公园(3) 药湖国家湿地公园(3) 修河国家湿地公园(3) 南河国家湿地公园(3)
1.扎龙湿地
2.巴音布鲁克湿地
3.三江平原湿地
4.盘锦湿地
5.西溪湿地
6.若尔盖湿地
7.向海湿地
8.鄱阳湖湿地
9.盐城湿地
10.西沙湿地
中国靠前 魅力湿地\"分别是扎龙标准 自然保护区(黑龙江齐齐哈尔)、山口红树林标准 自然保护区(广西北海)、双台河口标准 自然保护区(辽宁盘锦)、巴音布鲁克标准 自然保护区(新疆巴音郭楞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浙江杭州)、沙湖自然保护区(宁夏石嘴山)、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云南红河)、闽江河口湿地标准 自然保护区(福建福州)、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山东济宁)和澳门湿地。
中国濒危的软体动物?
鲎是中国濒危的软体动物。
鲎是深海里的一种动物,属于节肢动物门,肢口纲。鲎是节肢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因为它的体形像马蹄,行动像蜘蛛,有人称它马蹄蟹或鲎珠。
在4亿年前的泥盆纪末期,鲎就问世了,它堪称海洋里的远古遗民,是一类与化石三叶虫一样古老的动物,由于它历尽沧桑却没有多少进化,仍保持着原始生物的老样子,因而被称之为"活化石"。
小葵花凤头鹦鹉
物种名称:小葵花凤头鹦鹉
物种特征:描述:体大(33厘米)的白色鹦鹉。甚喧闹,具形长的耸立型黄色凤头,颊黄。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深灰。 叫声:响亮沙哑的刺耳叫声kerk?kerk?kerk及多种哨音。 分布范围:苏拉威西及小巽他群岛特有种。引种至新加坡及香港。 分布状况:全球性濒危种(Collar et al., 1994)。在香港已成野化种群。 习性:成对活动及以小群集聚。飞行时显沉重,快速振翅后滑翔,相互尖叫。停栖作叫时凤头不停地起落
白暨豚
细长的尖嘴里长满了牙齿
别名 白暨、白鳍豚
学名 Lipotes vexillifer
英文名 Chinese river dolphin
喙豚科 Platanistidae
分布 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暨豚是一种类似海豚而生活于江湖中的淡水哺乳动物,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眼小而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能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背鳍呈纯三角形,鳍肢与尾鳍均向水平方向平展。体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新生幼兽的体色比成体深。雌体腹部生殖裂两侧各有一个乳裂、雄体肛门前方有一个盲状小孔。截至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雌性个体长253厘米,重237千克;最大雄性个体长216厘米,重125千克。
鳄蜥是爬行动物中比较古老的一类,之所以称之为鳄蜥是由于它们身上有许多黑色的宽横纹,与扬子鳄相似。它们身长在15-30厘米之间,主要生活在山涧溪流中,白天睡觉,早晚活动,以小昆虫为食,其中瑶山鳄蜥是中国的特有品种,野外生存数量不足千只。
莽山烙铁头蛇
莽山烙铁头蛇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毒蛇。它们体长可以达到2-2.2米,口中具有管状毒牙,头部为三角形,看起来像一块烙铁,因此而得名,是已知的毒蛇类里最大型蛇种,据不完全统计在野外莽山烙铁头的数量 仅有500条左右,被列为国家特级保护动物。
扬子鳄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扬子鳄是现存世界最少的鳄鱼物种,它们主要生活在长江流域,它们被称作活化石,由于栖息地的破坏使得扬子鳄的数量在不断减少,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河狸
河狸是河狸科河狸属动物,它们身躯肥大,眼小,四肢短小,主要栖息于寒温带和亚寒带森林河流沿岸,善于游泳和潜水,它们有一种独特的本领就是可以垒坝,它们可以通过垒坝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但是由于人们对河狸皮毛需求的不断加大,使得它们在野外的数量不断减少,已经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
四爪陆龟
四爪陆龟又叫草原龟,在中国近分布于新疆境内,主要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荒漠草场和旱田中,主要以植物的花果和叶为食,有时也会捕食昆虫等动物,在野外的数量非常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又叫黄羊, 1875年被发现于中国的内蒙古并命名,它们全身黄褐色,栖息于山涧盆地和半荒漠地区,主要以莎草科和其他沙生植物为食,是中国一种特有的羚羊,但是由于环境的破坏,野外黄羊的数量已经很少了,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黔金丝猴
黔金丝猴栖息于贵州的梵净山之中,它们主要以植物的花、果实为食,生活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地阔叶林之中,由于它们身上的毛发为金黄色,由此而得名,但是由于人们对其皮毛的追捧使得它们受到大量的捕杀,野外数量减少,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海南坡鹿
海南坡鹿与梅花鹿相似,但是它们体型较小,身上花斑也较少,是食草动物主要以青草和树叶为食,在我国分布于海南岛,由于栖息的破坏和人们的过度捕杀使得坡鹿在野外的数量急剧减少,在70年代末的时候仅有不到30只,经过人们的不断努力和保护使得现在坡鹿的野外数量在500只左右,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朱鹮
朱鹮素有东方宝石之称,可见其珍贵程度,主要生活在湿地、沼泽等地方,以小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为食,主要分布于中国陕西境内,由于环境恶化导致数量减少,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华南虎
华南虎是中国特有的一个虎的亚种,在亚种老虎中体型算是比较小的一种,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大地,主要以食草动物为食,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但是由于环境的破坏使得它们在野外的数量减少,已经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中华鲟生命周期较长,最长寿命可达40龄,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朝鲜。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干流金沙江以下至入海河口,其他水系如赣江、湘江、闽江、钱塘江和珠江水系均偶有出现。2008年估算繁殖群体不足200尾,野生种群岌岌可危,2013年未发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迹象,这是近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野生中华鲟种群面临灭绝危险。
南方过冬去哪里最好?
1 福建省。福建的冬天并不温暖,这是实话。很多当地人在寒流来的时候依旧会加上薄的羽绒服。所以在福建的厦门,泉州和漳州一带,每年是会有一段的尴尬期。适合没有感受过闽南文化的,身体良好的北方人去过冬。
厦门街头
2 广东省。应为粤东粤西相对不发达,很多地区小城市普通话水平不是很好,很多北方人都不习惯。所以很少听说成群地在潮汕地区或者茂名地区过冬的候鸟群体。但是在繁华的珠三角地带气候已经处于亚热带地区。天气总是比较合适,比较温暖。每年在广东过年的北方人也有,但是成本较高,可是生活方便,可玩的地方比较多。同时医疗条件较好,因此以前见过很多有疾病隐患的候鸟群体。
海南三亚
位于海南省的三亚是人们过冬首选的城市,别的地方气温都已经下降到零下几度,而这里仍然是二十几度,每年温度也不超过三十度,是大家避寒避暑最喜欢去的城市之一,同时这里的各个海岛和沙滩也是人们常来的旅游的地方,其中以蜈支洲岛最为出名,同时它也是国内有名的潜水胜地。
福建
福建冬季旅游丰富多彩,大多以避寒、赏雪、滑冰、赏梅、泡温泉、观候鸟、溶洞为主。
可以去福安白云山、武夷山、建宁金铙山、泉州九仙山赏雪景、看雾凇,可以去日月谷、贵安温泉、龙岩连城天一温泉泡温泉养生,可以去宁德白水洋鸳鸯溪、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观候鸟,还可以去金铙山滑雪、漳州西埔梅园赏梅,以及厦门鼓浪屿、湄洲岛等福建冬季避寒旅游目的地,
南方来深圳挺好的。
深圳经济发达属于一线城市,吃的玩的应有尽有,临海,气候很舒服,最冷的时候不会超过8度,基本不会下雪,四季常绿。喜欢玩的适合去欢乐谷,前海港湾摩天轮,大小梅沙,西涌,玫瑰海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