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儿胡同的简单介绍

民俗风情052

北京哪个胡同最好玩儿?

1、南锣鼓巷,又名南锣古巷,有着北京保护最完整的四合院区。胡同与元大都同期建成,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改称南锣鼓巷

2、菊儿胡同,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局儿胡同。清朝属镶黄旗,乾隆时称桔儿胡同。清末又谐音作菊儿胡同,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

南锣鼓巷靠前 必去景点?

1、僧格林沁王府,进南锣鼓巷南口东面第一条胡同是炒豆胡同,僧王府就在那

2、靳云鹏旧宅

3、齐白石故居,在雨儿胡同13号院,门口挂着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的牌子

4、茅盾故居

5、*** 行辕,现在为友好宾馆

6、可园

7、后邸

8、绮园

9、菊儿胡同

10、北兵马司胡同

南锣鼓巷的历史,要详细的,越多越好?

在元大都“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的城市格局中, 南锣鼓巷是“后市”的组成部分。元代, 以南锣鼓巷为轴线, 东侧地区属昭回坊,

西侧地区属靖恭坊。明代属昭回靖恭坊。清代乾隆年间属镶黄旗,

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属 内左三区。民国时期属内五区。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 呈“鱼骨状”, 又如同一条“蜈蚣”。因此, 南锣鼓巷也

称为“蜈蚣巷”。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她里坊,是中国古代居住区组织的基本单位,也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单位。在先秦称为“里”、“闾”或“闾里”。从北魏开始,出现了“坊”的称呼。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全城共建108坊。元大都规划设计时仍延续了里坊制,全城分为50坊,坊与坊之间是宽阔平直的街巷,犹如棋盘。

明朝时,将北京划为28坊,两坊合并称“昭回靖恭坊”。清代属镶黄旗。南锣鼓巷曾叫罗锅巷,乾隆15年(1750年)绘制的《全城全图》改称为南锣鼓巷。

现在的南锣鼓巷街区北边是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由这4条街围合的这块长方形地块,正是元大都的两个坊。以南锣鼓巷为界,东面是“昭回坊”,西边是“靖恭坊”,南锣鼓巷是两坊间的分界巷。

唐朝长安的里坊早已无存,元大都里坊构造在8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也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锣鼓巷地区却还极为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胡同格局那么完整,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真可谓是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保存完整的“碧玉”。

南锣鼓巷在近几年被时尚人士和国外旅游者关注,是因为从新世纪开始,不经意间,许多酒吧在这条古老的小街上出现。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继三里屯、什刹海之后北京的又一条酒吧街。

有人说三里屯酒吧街是彩色的,什刹海酒吧街是暗红色的,而南锣鼓巷酒吧街是翠绿色的。这样的评说可能不仅是指自然的色彩,或许还指向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吧。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每一个宅院里都诉说着老故事。

进南锣鼓巷南口东面的第一条胡同,是炒豆胡同。炒豆胡同西口不远77号门旁,

标有东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上写“僧王府”。僧王府是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僧格林沁是蒙古科尔沁旗人,1825年袭封科尔沁郡王,1855年晋封亲王。他能征善战,但在历史上却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1859年在大沽海战中他督军奋战,大败英法联军。1863年后又受命剿捻,在山东、河南、安徽镇压捻军。1865年5月,率部在山东曹州与捻军激战中阵亡。死后,其子伯彦诺谟诂承袭亲王爵,因而这一带的老住户,还称这所府址为“伯王府”,伯王曾任御前大臣,做过光绪的“谙达”(老师),教光绪骑射。

原僧王府规模很大,前门在炒豆胡同,后门在板厂胡同,纵跨两个胡同。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各有四进。其中东路除正院外,还有东院四进,组成一个很大的建筑群。

民国后,府第被亲王的后代逐渐拍卖,被分成了许多院落。现在的炒豆胡同71号至77号(单号),板厂胡同30号至34号(双号),都是原王府的范围。

炒豆胡同西口,是僧格林沁家的祠堂,也是一组很大的建筑。祠堂和王府建在一条胡同,在清朝是不多见的。现在这里被改建为“侣松园宾馆”。像这样幽静秀雅、古香古色的四合院宾馆,在北京也是不多见的。

中央戏剧学院原是段祺瑞政府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靳云鹏的旧宅。

北京胡同小吃有哪些?

北京胡同小吃为你推荐菊儿胡同的铃木食堂、菊儿人家,大兴胡同的大兴胡同面茶,门框胡同的门框锅贴店、门框胡同百年卤煮,莲花胡同的爆肚冯和雍和宫戏楼胡同的七寻八找胡同菜。

北京古巷排名?

胡同是北京的脉搏。北京人对胡同有特殊的感情。它们记录了老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老北京人的灵魂。

1. 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著名、最热闹的胡同。许多公务员、军事指挥官和文人曾经住在这里。这里的每个住宅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历史魅力。如今,这里有许多个性化的商店,是中外游客来北京旅游的热门选择。

2.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是北京最老的胡同。现在它已经成为北京人寻找古董和欣赏书画的好地方。这里的建筑商店也保持了当时的风格,有很好的意境。

3. 帽儿胡同

帽儿胡同是感受老北京风味的出色的/卓越的/优异的/杰出的 选择。它以清代的制帽作坊命名。这条巷子里有最具代表性的私家花园,是最后一位婉容皇后和北洋军阀曾经居住的地方。猫儿胡同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可以感受到老北京的味道。

4. 五道营胡同

五道营胡同是当年外国人在北京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有各种风格的酒吧和小店。这是在北京靠前 胡同中拍照的好地方。

5. 国子监街

国子监街是北京靠前 胡同之一,最具历史文化气息。它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夫子庙和国子监是两个最著名的景点,还有松堂博物馆、北京旧物陈列室和其他见证老北京历史的建筑。

6. 北锣鼓巷

北锣鼓巷虽然面对南锣鼓巷,但与南锣鼓巷不同的是它的宁静和闲散,这里非常适合放松和拍照。

7. 北京琉璃厂

琉璃厂是北京最重要的古文化街。清朝时,许多来北京参加科举的举人都住在这里,所以当时有很多卖墨和纸的商店。如今,仍然有许多旧店出售古董,包括四宝的研究。走在这条小巷里,你可以感受到书香墨香。

8. 八大胡同

在北京,八条胡同曾经是烟花和柳巷的同义词。前门外大栅栏一代有近百家妓院,闻名海内外。尤其是清朝时期,很多官员都来这里参观。北京有许多胡同,但八大胡同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而成为国内外最著名的胡同。

9. 菊儿胡同

北京古城文化最沉淀的部分集中在居儿胡同的建筑里,那里几乎每一栋建筑都有辉煌的过去和故事。

10. 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曾经是著名的使馆区,规模很大,有大量的西方建筑,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现在沿路的西方建筑仍在向人们展示他们过去的历史。

南锣鼓巷,烟袋斜街,帽儿胡同,国子监街

菊儿胡同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菊儿胡同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