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古城哪六门?
金坛古城位于江苏省常州市的金坛区。古时就有“铁打的金坛城”的说法,当时有东门,南门,西门,北门,丹阳门小南门这六个门。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攻打金坛时,就是从丹阳门外的山包处,发起攻击,最后从丹阳门和小南门攻入金坛城,彻底解放了金坛。
新中国的金坛,于2015年撤市设区,占地975.46平方千米,方言主要是吴语,境内有戴叔伦纪念馆,华罗庚公园,段玉裁纪念馆。金坛的主要游览景点有:
茅山东方盐湖城,
金坛茅山金牛洞
茅山森林世界
长荡湖水街
钱资湖湿地公园
当时,金坛城墙完好,有东南西北门和丹阳门、小南门这六个城门,四周还有护城河,易守难攻。
什么是金坛风俗?
在江苏金坛县城内县直街,当时太平天国戴王府内。
建筑梁枋上的彩画,除藻井花卉外,还有山水、风俗(捕鱼、木作)、故事画西游记等,以及戏文画6幅,共计15幅。
其山水、风俗、花卉画风格内容与宜兴太平天国建筑装饰画相同;而6幅戏文画,具有清代后期戏曲特色和太平天国时代思想特征。
戏文画有三国戏《连环计》、《空城计》、《尉迟访贤》、《太白醉写》、《失印救火》等。
《失印救火》一幅内容,独见于清代戏曲。
《太白醉写》中有仕女出场,是清代中期以后徽剧舞台表演的特点。
大部分是带有昆曲情调的徽剧。
为了解太平天国戏曲内容,提供了宝贵资料。
金坛当时为什么划给了常州?
金坛区隶属于江苏省常州市,在1993年之前属于镇江地区,1983年划归常州市管辖。因此,金坛在1993年之前属于镇江地区,之后划归常州市管辖。
金坛在历史上曾属于南京府、苏州府等地,直到明末清初才划归常州。这主要是因为明朝灭亡后,金坛成为了正德朝的抗倭重镇,时任镇守该地的黄道周在战争中表现英勇,而且还参与了许多政治运动,获得了朝廷的嘉奖。
清朝建立后,为了表彰黄道周的功绩,朝廷将金坛划归给和黄道周同出一个籍贯的常州管辖,从而也为金坛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金坛区的历史沿革?
金坛设县可溯至隋末,时为乡民自立的金山县,唐武后垂拱四年正式设立金坛县,县名和城址从此固定。
金坛历来归属镇江(润州),建国后改属常州,2015年5月31日改设为常州市金坛区。
县境南卧长荡,西枕茅山,“金坛”便得名自茅山华阳洞内的土坛,而非曾立于县城环岛的大型金色酒坛雕塑。
县城地势平坦,城南有愚池相映顾龙山;丹金溧漕河北接丹阳南引溧阳,直穿县城,为沟通三县之命脉。
金坛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即有先民栖息、生存。春秋时期,金坛属吴地。战国时期为越、楚所割。秦汉归曲阿县。晋系延陵县金山乡。隋末农民起义中乡人自立金山县。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年)改为金坛县。县名一直未变,但境域和隶属关系多有变动。1949年4月24日,金坛解放,属苏南行政公署武进行政分区,不久改属常中国常州金坛州专区。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金坛县属常州市。 1993年11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金坛县,设立金坛市(县级),以原县行政区域为市行政区域。金坛市由江苏省直辖,实行计划单列,仍暂由常州市管辖。2015年4月,国务院同意撤销县级金坛市,设立常州市金坛区。2015年5月31日,常州市金坛区正式挂牌成立。
金坛城事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金坛区网站、金坛城事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