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区分为哪几个区?
扬州沿河地区包括1个县级市和1个县,分别是高邮市、宝应县。
扬州沿江地区包括3个市辖区和1个县级市,分别是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和仪征市。
相关行政区划有高邮市行政区划、仪征市行政区划、江苏省行政区划。
扬州市现辖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3个市辖区和宝应县1个县,代管高邮市、仪征市2个县级市,多个功能区(非民政部注册在案的行政区)。
扬州市共有62个镇、4个乡、17个街道和5个标准 开发园区、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其中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是江苏省较早 的少数民族乡。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2310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有江苏省陆域地理几何中心(扬州高邮市)之称,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被誉为扬一益二、月亮城 。
扬州市区划调整最新消息?
扬州市区划调整主要内容
1、撤销县级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以原江都市行政区域为江都区行政区域;
2、将扬州市邗江区的李典、头桥、沙头、杭集、泰安5个镇并入扬州市广陵区;
3、撤销扬州市维扬区,将原维扬区的行政区域与划出5个镇的邗江区合并
唐朝扬州行政区划?
杜牧有一首诗:青山影影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指的就是扬州,扬州作为九州之一,自然也是包括江南的,而且在隋唐之前大部分时间,作为实际行政区划的扬州区域中心在长江南面,较多时间在江苏南京和安徽宣城之间变来变去。
但到了隋唐时期,作为州一级政区扬州的行政中心,已完成了北迁。到了唐初,除了极短时间,再也没有涵盖过长江以南地区。隋唐之时,江南得到深度开发,已经成为重要的税赋来源地、重要的粮食产区和人口聚集地。
按《初学记·卷八》所描述,唐代的扬州范围如下。
岭南道全境、淮南道部分 《初学记·卷八·州郡部·岭南道》:“岭南道者,《禹贡》扬州之南境,其地皆粤之分。自岭而南至海,尽其地。淮南道
淮南道:唐贞观元年(627)初置。领扬、楚、滁、和、庐、寿、光、蕲、申、黄、安、舒、沔,共计13州、57县。相当于江苏省中部、安徽省中部、湖北省东北部和河南省东南角,即淮河以南,长江以北,湖北应山、汉阳以东的江淮地区门,治所在扬州
江南道部分
唐朝扬州行政区是,东,东关古渡,南,南门街,西,秦淮河,北,二道桥。
扬州有几个县市区?
扬州沿河地区包括1个县级市和1个县,分别是高邮市、宝应县。
扬州沿江地区包括3个市辖区和1个县级市,分别是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和仪征市。
相关行政区划有高邮市行政区划、仪征市行政区划、江苏省行政区划。
扬州市现辖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3个市辖区和宝应县1个县,代管高邮市、仪征市2个县级市,多个功能区(非民政部注册在案的行政区)。
扬州市共有62个镇、4个乡、17个街道和5个标准 开发园区、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其中高邮市菱塘回族乡是江苏省较早 的少数民族乡。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2310平方公里。
扬州市行政区划?
扬州市的行政区划:
下辖邗江区、广陵区、江都区3个市辖区和宝应县1个县,代管高邮市、仪征市2个县级市,
扬州是联合国人居奖获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温泉名城。
扬州现辖邗江、广陵、江都3个区,高邮、仪征2个县级市和宝应县。辖区总面积6591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458.83万人;市区面积2306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230.10万人。
扬州行政区划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扬州行政区划编码、扬州行政区划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