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是哪个省市的啊?
太和县,古名鹿上、邢丘、廪丘,阜阳辖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化模范县、中国著名医药集散中心、中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桔梗生产加工基地。 太和县土地肥沃,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红芋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烟叶、薄荷、中药材等见长,尤其是薄荷,素有“亚洲薄荷在中国,中国薄荷在太和”的美誉。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15°25′―115°55′,北纬33°04′―33°35′。东临涡阳、利辛,南抵阜阳,西接界首,西南与临泉相接,北与亳州谯城区为邻,西北与河南郸城接壤。东南经凤台、淮南去合肥224公里,西北经淮阳、西华去郑州307公里。东去津浦路至蚌埠209公里,西去平汉路之漯河210公里。太和县境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60公里。
安徽太和县发展咋样?
安徽太和县发展很好。太和县搞了个经济开发区。开发区依托医药商贸、农产品资源、人力资源等优势,规划布局了医药、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及食品生产、林产加工、机械设备、新型材料、高科技术等主导产业园。
太和县在阜阳地区较为发达,以医药、服装行业为主。为劳动力大县,人均月收入在2900元左右。
谁知道安徽太和的历史啊?
沿 革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属宋,为鹿上。宋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39年),宋与齐楚为鹿上之盟。战国属魏,苏秦说魏襄王“南有新妻”,即指本地。后归楚,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753年),由陈迁都巨阳。
秦统一后,置新阳县,属颍川郡。
汉置细阳、乐昌、新妻宋,并属汝南郡。高祖二年(公元205年),益封汝阴侯夏侯婴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公元前182年),封赵王张敖子寿为乐昌侯。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东汉光武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封陈彭子陈遵为细阳侯。建武十七年(41年),以军功封郭亮为新妻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后宋公于新妻。
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年),隶属谯郡。
晋废细阳。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北魏太和间(477~499年),废宋县。梁置陈留县。
隋改陈留为颍阳县。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
宋开宝六年(973年)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各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绍兴末陷于金。金亡,复归宋。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颍州。大德八处(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明属凤阳府颍州。
清雍正二年,改属毫州。十三年,复改属颍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属安徽省。
民国3年,属淮泗道,后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64年,解放战争开始,县境北部属鹿毫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县。1949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59年1月与界首合为首太县。同年4月恢复太和县。
太和县属安徽省哪个地级市?
太和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下辖县。
太和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古名鹿上、邢丘、廪丘。位于阜阳市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市、亳州市之间,总面积1867平方千米。下辖30个镇、1个乡。
安徽太和县属于宿州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行政区划,安徽省下辖多个地级行政单位,其中宿州市是其中之一,而太和县则是宿州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因此可以确定安徽太和县属于宿州市。除了宿州市,安徽还下辖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等地级行政单位,每个地级行政单位下还分为不同的县市区,这些行政区划的设立,有助于管理和统一规划地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太和县属安徽省阜阳市下辖县。
阜[fù]汉语文字
阜(拼音:fù)是汉语二级通用字,此字初文始见于商代甲骨文。阜的古字形像阶梯或像阶梯那样有起伏的山,后来演变为“山丘”之意。阜也用来表示面积很大的、又高又平的土地,由此引申为厚、大、多之意。由多的意思引申,又特指物质的财富。
安徽太和县的风土人情?
安徽太和县算是古香古色的小县城啦!!!民风淳朴的啦!!!
安徽太和县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安徽太和县特产、安徽太和县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