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渠的修建历史和构造是怎样的?
展开全部
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它与都江堰、郑 国渠并称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是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军南征岭南。为了解决运输问 题,命史禄于公元前223 ~前214年修筑灵渠。灵渠长达34 公里,沟通了湘漓二水,联系着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后来 又经东汉的马援、唐代的李渤和鱼孟威的精心维修,灵渠的 工程体系得以完成。灵渠的分水工程坐落于兴安城东3里的分水塘(镁潭) 中,由铧嘴和大小天平石堤构成。铧嘴高约6米,长74米, 宽23.4米,形似犁铧,把湘江水一劈为二,其上有一座亭子, 称为分水亭。大小天平石堤紧接着铧嘴的尾端,其北侧是大 天平,长达380米,南为小天平,长120米,大小天平组成 了人字形,增加了水坝的抗压力。天平的斜坡部分以松木打 桩,用长条石直插砌坝,称作“鱼鳞石”。坝的顶部铺以巨 石,巨石间开凿有斧状的石穴,灌有铁锭卡牢。大小天平略 低于湘江的两岸,从而可以使洪水能漫越堤的顶部,排人湘 江的故道。它不仅是分水坝,能拦河蓄水人渠,亦是滚水埂,能自动排泄多余的河水,保证渠内的流量处于安全的界限, 不至于威胁到渠的安全。灵渠在渠道水浅流急处砌筑有半圆形的陡堤,用来提高 水位,使船只能够通行无阻。这是船闸的原始形态,也是世 界上最早的运河通航措施。灵渠沿用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 史,其设计之精巧,令人赞叹,至今仍是兴安重要的灌溉河 道,灵渠渠中流缓水清,水光激滟,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灵渠位于我国那个省区?其修建有何重要意义?
灵渠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境内。今天看来,灵渠水利枢纽工程虽然简单,但所有设计和施工的参与者忠诚守责,精细严谨地开好每一块石料,接好每一道石缝,才使枢纽的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长期风雨的侵袭、流水的冲击,才会屹立两千多年而不朽。 有人用“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说法来证明它的历史地位,但两者的气质是不同的。在长城的雄壮和险峻中,透露出拒敌千里的冷漠;在灵渠的宁静与从容里,洋溢着沟通心灵的温情。如果长城会令人想到金戈铁马的征战,想到烽火连天的岁月,灵渠则会使人更加向往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青山绿水间守持自己的天地,拥有自己的价值。 在这里我感觉到:岁月有情,灵渠无价。
灵渠是谁开凿的?
灵渠是史禄主持修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2018灵渠被入选什么遗址?
2018年8月13日,灵渠等4个项目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
在2018年8月13日,灵渠被入选为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而且在2021年1月,灵渠又入选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名单。
灵渠是在秦朝之前修建的一个水利工程,它之所以会有这么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就是因为它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它还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的一颗建筑明珠。
灵渠的出现打通了两条运河,两条运河之间的联系一旦建立,那么就证明着这两条运河周围的经济,政治等一系列都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融合。
灵渠的出现也在南北双方之间建立起了一个水上的桥梁,为秦始皇统一南部地区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在灵渠逐渐完成的一年之内,秦始皇就迅速的收服了岭南地区。
2018年8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的灵渠正式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广西灵渠入选什么遗产?
广西灵渠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69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于当地时间8月13日晚公布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国的都江堰、灵渠、姜席堰和长渠4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
被誉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灵渠始建于公元前214年,全长37.4公里,其工程主体包括铧嘴、南北渠、秦堤、陡门等,是当今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人工运河之一。它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历经两千多年,灵渠至今仍发挥着灌溉、排洪、漓江补水、旅游等作用,功能价值还在延续。基于此,灵渠也被专家们称为“活态的遗产”。
灵渠简介的介绍就到这里,更多关于灵渠简介和历史、灵渠简介的信息请搜索本站进行查找。